奉天官銀號

奉天官銀號,是東三省官銀號的前身,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十一月一日,盛京將軍趙爾巽整頓奉天金融,為收回官帖及限制私帖流通,向清廷奏準創建奉天官銀號。

奉天官銀號,是東三省官銀號的前身。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十一月一日,盛京將軍趙爾巽整頓奉天金融,為收回官帖及限制私帖流通,向清廷奏準創建奉天官銀號。財政總局撥沈平銀30萬兩,另招商股數萬兩,為官商合營的地方金融機構。地址在奉天省城內鐘樓南路東。選任候補知縣馬恩桂為總辦,魏景春為總經理。官方委任總經理主持銀號業務,總稽查監督檢查營業情況,書記官辦理文書檔案事務。並從商股選任總商、副商、司賬(會計)、副司賬管理日常業務。官銀號業務主要辦理存款、信用放款、抵押放款、匯兌、貨幣發行等,並設官銀爐熔鑄生金銀,附設公估局檢驗寶銀及銀成色等業務。
奉天官銀號下設分號,先後在營口、遼陽、安東(丹東)、新民、彰武、長春設立分號。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財政總局增撥資金,退還商股,改為官辦,資本增為60萬兩。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二十日,東北實行行省制。五月十九日,新任欽差大臣陸軍部尚書銜都察院都御史東三省總督兼管三省將軍事務徐世昌與親命副都統銜兼軍部侍郎銜都察院副都御史奉天巡撫部院唐紹儀給奉天官銀號批:“呈悉該號(奉天官銀號)現經發行東三省大銀圓自應將奉天官銀號字樣改為東三省官銀號以符名實,應俟隨後奏咨立案。至該號資本金先後發銀六十萬兩暫仍其舊,俟將來再行擴充,仰即遵照繳。”後於九月奏準,把奉天官銀號推向吉、黑兩省。宣統元年(1909年)四月二十一日正是更名為東三省官銀號,同時發還商股,改為官營,兼理東三省金庫事宜。總辦為周克昌。徐世昌十分重視財政金融狀況,他認為:三省財政空虛,金融秩序混亂;需統一幣制,集中金庫。徐的觀點符合當時金融形勢,當時奉省設有奉天官銀號,吉林設有吉林永衡官帖局(1898年吉林將軍延茂創辦),黑龍江設有黑龍江廣信公司(1904年黑龍江將軍程德全創辦)。這些金融機構雖暫時緩解財政壓力,穩定金融幣制,但東三省金融制度政策不統一,幣制紊亂,匯兌繁瑣,流通不便。此外,三省的省銀行資本金有限,各自為政。難有作為。日俄兩國對東三省的金融滲透日甚,沙俄發行盧布及羌帖沿東清鐵路沿線流通,幾乎占據北滿,中國地方政府發行的官幣竟不如盧布及羌貼受民間歡迎;日本之軍用票、日洋及正金票等在日俄戰爭後也“暢通”於奉天省。“日本軍用手票強制在南滿行使。流通額數最多曾達一億九千萬元。怡戰事終結。當1906年七月時,其流通數目,尚有150000000元”;日本的正金銀行通過發行正金票意欲控制南滿金融。東三省金融財政狀況窘迫,幣制紊亂,金融形勢危急,若再不整理恐為外人所脅縶。
東三省總督徐世昌根據客觀金融形勢,於1908年向朝廷奏請將奉天官銀號推至吉黑兩省,以利於統一三省幣制,協調三省匯兌,集中三省金融力量。徐氏認為奉天官銀號乃“財政之後援,不當僅隸於奉省,乃定名曰東三省官銀號”。宣統元年(1909)四月二十一日,奉天官銀號正式改名為東三省官銀號。從此時到民國建立為止,東三省官銀號成為東北三省區域的中央銀行。
官銀號正式成立後,堅持先擴大經營然後增加資本的經營理念,即保持原有奉天官銀號資本金60萬兩不變,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擴大業務經營範圍上。奉天官銀號當時業務僅為代理省庫,發行貨幣、存放款及匯兌業務,更名後增加了:短期折息;買賣生金銀及各種貨幣;經理公私各項款項;發行本省所鑄銀元、銅元。官銀號還在省內外增加了許多分號,使經營範圍從東三省擴大到了關內地區,加強了東三省官銀號同關內金融業的聯繫。擴展了經營對象。官銀號的組織管理也隨著經營擴大而日趨完善。官銀號設總辦、會辦各一人,總經理、副經理各一人。總辦主持全面工作,會辦協助總辦處理工作。總、會辦皆有總督委任,總經理、副經理通過總會辦提名薦舉由總督任命,薦舉條件為“品行端方,家道殷實,熟悉經濟之人”。總會辦任期五年,總副經理任期三年。總會辦期滿由總督考核其業績是否連任,總、副經理任滿由總會辦考核,如辦事妥慎可連任,一般的普通職員則根據業務狀況由官銀號自定。東三省官銀號第一任總辦周光昌,會辦張允褻、經理張寶雲。
東三省官銀號雖然暫時穩定了東北金融幣制,但並未從根本上統一東北金融力量。“公家紙幣通行於三省”,但各省仍“各自為政”。發行的省幣如:吉林的永衡官帖、黑龍江的廣信公司官帖,都很有勢力;即使是奉省本省的幣制也十分混亂,私帖泛濫;各地商會、錢莊、店鋪等更是隨意發行私帖。錢法之亂雖是清末民初的普遍現象,但奉省尤甚,因此東北幣制實質上未得統一。1912年7月,行省撤銷。奉天都督只掌管奉天一省,撤銷了對吉江兩省的監管權。東三省官銀號也隨之變為奉省一省的省銀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