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名片
竹林村地處大堰鎮西南,橫山水庫上游20公里處,西與新昌交界。全村有341戶、904人,有耕地1120畝、山林3140畝,80%的農戶以種植西瓜和花生為主。竹林村交通落後,信息閉塞,村民年人均收入2100元。村里主要勞力多數選擇外出打工,全村常住人口一般在400人左右。村里沒有一家企業,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依靠300畝竹山和225畝茶山,集體經濟十分薄弱。基本概況
竹林村位於奉化市西南部,緊鄰新昌縣,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農村,區域面積3.5平方公里。全村現有農戶201戶,村民492人,黨員28人,有耕地530畝,山林1700畝,其中白茶30畝。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村黨支部、村委會積極落實科學發展觀,上下團結一心,腳踏實地、開拓創新、真抓實幹,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斷推進竹林新農村建設。
鄉村聚焦
6月9日一大早,記者一行奔赴大堰鎮竹林村。從市區出發,經奉化市尚田鎮向西進入董李峽谷,汽車緩緩地盤鏇上了雄偉的橫山水庫大壩,繞過幾十個彎,終於到達目的地。一路上雖然九曲十八彎,但路面還算好走,車子沿山路盤鏇,滿眼儘是鬱鬱蔥蔥的山巒,松濤竹浪,煞是好看。
陪同記者前往的大堰鎮宣傳報導員毛節常介紹說,竹林原名祝靈,又名賦祝靈,表達了當地百姓良好的祝願。全村以周.毛兩姓為主,後來村民將這裡改名為竹林,以方便記憶。
村支書毛利章告訴我們,我們很幸運,一些路面不好的路段一周前全部修好通車了。想致富,先修路,不僅如此,村民們家中基本通上了電話。不過,等記者拿出手機準備撥打電話時,卻發現一點信號都沒有。在寧波,手機信號不通的地方恐怕已經是少之又少,毛利章有些尷尬地解釋說,山里住著的年輕人少,手機也少,好在多數村民都裝上了電話,互相聯繫還是很方便的。過去,村里訊息閉塞,加上交通也不是很便利,年輕人要找個對象那可是件非常難的事情,三四十歲沒有找到對象,在村里也不算什麼新鮮事。正是因為這樣,年輕人都喜歡往外面去發展,村里常住的不過400人左右。
農業動態
轉遍整個竹林村,未見一個菜市場,村民們要到新昌或者到大堰鎮上去買菜,所以自給自足是這裡的一大特色。
村里基本上沒有工業,村民們的主要收入是種植花生和高山西瓜。每年七八月份,是西瓜、花生收穫的季節,大批新昌的收購商在這時候就忙著往竹林跑。都說金華火腿東陽出,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新昌小京生花生不少是竹林村的村民種的。
小京生花生,相傳在明清時被選為貢品,因此得名,俗稱“小紅毛花生”。1984年,新昌小京生參加全省農副產品展銷會,在花生品種中被評為質量最優,而後,又獲全國花生炒吃第一名,被列為“中華名特品種”。小京生花生為新昌的傳統特產,聞名遐邇,可是小京生的種植卻給新昌人出了個難題。同一塊地上如果年年重複種植,花生根莖容易染上疾病,產量和質量都有影響。於是新昌人想到了與自己交界的竹林村。竹林村地處山區,空氣品質優良,土壤也適合種植小京生。小京生在竹林種植對兩地而言是“雙贏”,竹林村的村民因此多了一條致富的路子,山區也因為小京生而變得熱鬧起來。還沒有到收穫的時候,村里一些種植大戶都早早被新昌收購商盯牢了,村民們從不用為銷路發愁。
致富訣竅39歲的毛漢君是留守在竹林村不多的主要勞力之一,在村里堪稱種植大戶。他和妻子一起,靠兩雙手種植了近20畝土地。和竹林村其他村民一樣,他們的種植沒有一點機械化操作。同樣是靠天吃飯,但是兩口子憑藉自己的勤快發家致富,在村里小有名氣。毛漢君自豪地說,每年兩萬多元的純收入是一定少不了的,這個收入是他外出打工也無法積攢下來的。
每天早上4點多,毛漢君和妻子就要起床勞作了。妻子是江西人,兩口子是在奉化城區打工時自由戀愛的。妻子還在村里開了一家小小理髮店,一年下來,還要飼養30多頭膘肥的肉豬。這30多頭豬的收入,幾乎是竹林村一些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
毛漢君算了算,今年種植了5畝西瓜、5畝花生,還有一些糧食等其他農作物,就目前情況看,今年收入應該不會比去年少。去年毛漢君收成了1000多公斤花生、5000多公斤西瓜。毛漢君指著家中閣樓上堆著的一大堆土豆說,這兒有幾千公斤呢!都留在家裡自己吃,農村也沒有什麼地方好賣的。稻穀、菜油等都得自己種植、加工,“農村人要想富足點,天天都得在田地里忙碌”,毛漢君淳樸地說道。
他還向記者介紹說,竹林村的西瓜屬於高山西瓜,銷路一直不錯,一來因為高山西瓜綠色無污染,二來因為當地村民種植時打了個時間差,五月份開始種植,現在西瓜才長出不長的瓜蔓,七月底八月初開始收穫,那時候市場上的西瓜也相對少些。
同樣是靠天種植莊稼,相比之下,毛漢君的種植儘量做到向技術要收益。他向鎮裡派下來的瓜果種植技術指導員學習了西瓜人工授粉,這樣可以提高產量。西瓜和花生一樣,同一塊地里不能連續種植,否則瓜蔓容易染上疾病,他就嘗試著給自己家瓜地里的西瓜做嫁接,希望以此提高抗病能力和提高西瓜產量,而且即使年年重複種植也影響不大,可惜嫁接沒有成功。專家告訴他,天氣太熱了,嫁接後無法成活。毛漢君說,他看到山外面一些專業種植戶比山里人輕鬆多了,如果山里種植也能像山外一樣以技術開路,而不是完全靠天吃飯,那該多好。
鄉村見聞
說起這些變在距離村委會不遠的地方,有一塊破舊的牌子:竹林國小。低矮破舊的教室里鴉雀無聲,操場上的籃球架早已長滿了鐵鏽,耷拉著“腦袋”。在校門口的菜地里,記者碰到了77歲的退休教師毛宗赳,據說他是村里少數幾個“居民”身份者之一。毛老師告訴記者:“我是1991年從竹林國小退休的,當時國小裡面還設有一個國中部。去年,竹林國小因為學生人數太少,被上級教育部門撤消了,現在竹林村的孩子讀書,都要到七八公里外的三溪國小去住宿就讀。”化,毛老師的臉上流露出一種無奈,“這也是沒辦法的,小山村實在太閉塞了,年輕人讀了書都往外跑,只剩下我們這些老頭老太婆。”不過,一說起在村里生活的狀況,毛老師還是頗為自豪,“我們這裡民風淳樸,別的不敢說,你上午在路上丟了東西,下午就會有人送到你家裡來!”
毛老師還熱情地介紹說:“住在這裡,山好、水好、人好,平常下地種點東西,在奉化和新昌工作的兒子、女兒周末來看看我,享享天倫之樂,山裡的日子也挺好……”在跟毛老師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很多外出打工的家長都把孩子帶到外面讀書去了,而留在大山裡的孩子,在求學路上無疑有很多絆腳石,例如家庭困難、學費昂貴、學校條件差等。記者隨後在村民家走訪時了解到,村里住宿就讀的小學生一個星期的生活費最多的不到20元,最少的不過5元左右。
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一副風風火火的急性子,這就是譚亞亞,竹林村婦女主任,也是村裡有史以來當選上婦女主任的第一個外來婦女。譚亞亞今年33歲,湖南懷化人,13年前嫁到竹林村當媳婦,一口正宗的奉化話讓記者很是詫異。“我來到竹林第三天就拜堂成親了,一點都沒有磨合期!”譚亞亞心直口快地跟記者聊起了她的過去。
據不完全了解,竹林村全村有50多個外地媳婦。為什麼會有這么多外來媳婦呢?大山阻隔了山里人前進的腳步,上世紀80年代末,山里人的生活未見根本好轉,奉化山區青年人的婚姻越來越成為問題,竹林村也不例外。1991年,竹林村有人花500元錢請人介紹了個貴州姑娘,雙方經過簡單見面,沒特別差的印象,便結婚了,此後村里青年紛紛仿效,沒幾年,村里講國語的外來媳婦就多了起來。竹林村的老會計描述道,媳婦娶進門,山裡的青年們臉上也泛起了紅光,原本在村里遊蕩的都上山勞動了,脾氣暴躁的也變得溫和了。
外來媳婦們大都來自貴州、四川、安徽、湖南等省份,屬白族、土家族、侗族、苗族、回族等七八個少數民族。淳樸的民風、安靜的環境,讓大多數外來媳婦習慣了這裡的生活。譚亞亞告訴記者,她的姐妹們大多數都能勤儉持家、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很多人還成了致富能手。鄉村呼聲
竹林村的村委會辦公樓是一幢殘破的二層小樓,舉目全村,最顯眼的當屬通往村莊的一條嶄新公路,這讓村民們生活便利了不少。村支書毛利章介紹說,村委會辦公樓是上世紀70年代建造的,由於村級經濟基礎薄弱,一直無力重建。幸虧寧波海上安全監督局鎮海航標區和村里結了扶貧對子,村里用扶貧的資金建了一條公路,為了銘記鎮海航標區,路名就定為航標路。
“村民中,年輕力壯的都跑出去打工了,留下來的多是家庭條件困難或年老體弱的人,村幹部就幾個人,大家對辦公條件並不十分在乎。現在村里最缺的就是一個老年活動中心,全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將近200個,還有幾個非農業戶口的老人退休後回到山區老家居住,老人們都盼望著有個可以活動的地方!”毛支書向記者吐露了心聲。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竹林村一年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只有3萬元左右,因為地處山區,村里建設所需要的建築材料都要從奉化運輸過去,所以建造一個簡易的老年活動中心至少需要10萬元。
旅遊資源
該戲台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戲台頂部的藻井層層堆疊,龍鳳盤繞,非常華麗。戲台橫樑周圍彩繪有多幅三國故事。與眾不同的是,戲台建在一座橋上,台柱由整塊花崗石雕刻而成,十分精美。由於年久失修,藻井行將塌陷。為了保護好這一文化遺產,村集體和村民共同集資12萬元,請來民間工匠,用了3個月時間將其修復,村民們終於又可以在家門口看大戲了。寧波最大的桂花樹
奉化市大堰鎮竹林村是一個以花木為主的村莊,種著很多觀賞樹。筆者日前經過竹林村時看到,在村道旁,有大片的桂花樹,但卻沒有了一片綠葉,而且還有絮狀物將桂花樹包圍,遠遠望去,一片白茫茫的,用手摸了摸,就像蠶絲,還略有黏性。筆者還發現,就在桂花樹旁的絲瓜葉也未能倖免,不過受損程度比桂花樹小得多。
大堰鎮的一位工作人員對此情況也有耳聞,“竹林村有一棵寧波最大的桂花樹,樹幹有兩人合抱這么粗,也年年遭受蟲害。就是不知道是什麼蟲,怎么對付。”往年,遇有蟲害,村民會用自製的殺蟲劑噴灑,效果不明顯。“這棵老桂花樹每年都是靠著打吊瓶輸送營養液搶救過來的。”
毛利章是竹林村黨支部書記,他說,桂花樹是村民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全村有二三十戶農戶種植。受到蟲害的樹村里沒有統計過,據估算有超過10戶村民種植的桂花樹受了蟲害,“今年蟲害特別嚴重,而且這蟲子繁殖特別快,沒幾天,整棵桂花樹的葉子就被啃完,樹也會逐步死去。今年至少有幾十棵桂花樹死掉吧。”毛利章說,有些桂花樹村民已經種了幾年,本來今年可以出售,直徑大的售價可以達到幾千元,小的也能賣幾百元,“這樣算下來,全村的經濟損失至少幾萬元。”
村民周丁旺家種的桂花樹死了10多棵,“以前的蟲子都沒有今年多,而且它只吃桂花樹。我也殺過蟲,沒啥用處。”他家的損失大概在3萬元。“這些樹種了3年,現在只有等明年再補種了。”
海曙綠化中心專家胡老師對此也很驚訝,他說,桂花樹上有這么多蟲還是第一次看到。“根據多張圖片結合來看,這蟲像是桂花葉蜂。”
胡老師說,桂花葉蜂主要為害桂花。幼蟲蠶食葉片,蟲子量大時,會食光葉片,僅殘留主脈。初孵幼蟲吐絲結網,幼蟲老熟後,在落葉下或土壤中結繭化蛹。
“可以用稀釋1000倍的敵百蟲進行消殺,直接噴灑在葉面上。”胡老師表示,蟲害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多噴幾次,一般每隔兩三天打一次,直至殺完。
“今年蟲害如此嚴重,這也和村民防治不及時有關,應該在蟲害剛出現時進行及時消殺。”胡老師說,苗圃里的預防措施也沒有做好,沒有對土地經常鬆土,枯葉、雜草未能清除乾淨。“村民可在成蟲越冬後對土壤進行翻土,把枯葉、雜草全都清除並燒毀掉,不能堆積在桂花苗圃,這能有效減少明年蟲害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