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由太陽輻射所決定的氣候,也就是太陽氣候。因它沒有考慮大氣層的作用和海陸分布、地形起伏的影響,故與地面氣候有很大差異。但是天文輻射的空間分布和時間變化,是地面氣候區域分異和時間變化的主要原因,故太陽氣候不僅具有因緯度而異的地帶性分布,能反映世界氣候分布的基本輪廓,而且還有以一年為周期的季節變化和以因季節而異的日變化。
形成原因
假定太陽輻射經過大氣時不被削弱,地球表面又是完全均勻的,那么,在一年之內到達地球表面上各地的太陽輻射總量,就主要由該地的太陽高度、日地距離、日照時間所決定。
特點和分布
圖1就是根據該地的太陽高度、日地距離、日照時間從理論上所計算出來的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陽輻射總量在各緯度的分布曲線。從圖上可以看到有如下的幾個基本特點:
1.全年獲得太陽輻射最多的是赤道,隨著緯度的增高,輻射量便漸次減少,極小值出現在極點,僅及赤道的40%。
2.夏半年獲得太陽輻射最多的是在20°一25°的緯帶上,由此向極點和赤道逐漸地減少,最小值在極點。因緯度愈高,太陽高度角雖趨於減小,但一天之中的日照時間卻愈增長,所以輻射量隨緯度的增高而遞減的程度也愈來愈趨於和緩。
3.冬半年獲得太陽輻射最多的是赤道。隨著緯度的增高,太陽高度和每天的日照時間都迅速地遞減,故輻射量也迅速遞減下去,到極點為零。
4.夏半年與冬半年的輻射量的差值,是隨著緯度的增高而增大的。
另外,從圖2上可以看出:赤道在大氣上界太陽日輻射總量全年有兩個最高點(在春分和秋分)。自赤道向兩極的輻射日總量由一年兩個最高點逐漸合為一個。輻射年變化的振幅是隨著維度的增高而變大。從季節上來講南北半球則完全相反。
太陽氣候帶
歷史由來
公元前4世紀,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以回歸線和極圈把世界氣候分為五帶: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根據緯度即根據太陽光線的斜射程度來進行氣候分類,沒有考慮影響氣候的其他因素,劃分的氣候帶平行緯圈環繞全球呈東西向帶狀分布,與實際氣候帶的情況不同,故稱為數理氣候帶,或稱為天文氣候帶和太陽氣候帶。
具體劃分
1.赤道帶
在南北緯10°之間,占地球總面積17.36%。在此帶內全年正午太陽高度角皆甚大,一年中有兩次受到太陽直射,在一年內晝夜長短几乎均等。因此全年受到太陽輻射最強,年變化極小,日變化大。
2.熱帶
在緯度10°—25°,在南北半球各占地球總面積的12.45%,夏半年受熱最多,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正午有兩次連續受到太陽直射機會(回歸線以外地帶除外),天文輻射日變化大,年變化仍較小(比赤道帶稍大)。
3.副熱帶
位於緯度25°—35°間,在南北半球各占地球面積的7.55%,是熱帶與溫帶間的過渡地帶。這裡水平面上已無受太陽直射機會,但夏半年受到太陽天文輻射量僅次於熱帶,而大於赤道帶,冬半年則較少。天文輻射的季節變化比赤道帶和熱帶顯著。
4.溫帶
位於緯度35°—55°間,在南北半球各占地球面積的12.28%,全年天文輻射的季節變化最顯著,有四季分明的特點。
5.副寒帶
位於緯度55°—60°間,在南北半球各占地球面積2.34%,是溫帶與寒帶的過渡地帶,此帶晝夜長短差別大,但無極晝、極夜現象。
6.寒帶
位於緯度60°—75°間,在南北半球各占地球面積的5.00%,此帶一年中晝夜長短差別更大,在極圈以內有極晝、極夜現象。全年天文輻射總量顯著減少。
7.極地
位於緯度75°—90°之間,在南北半球各占地球面積1.70‰。此帶晝夜長短差別最大,在極點半年為晝,半年為夜。即使在晝半年正午太陽高度角亦甚小,是天文輻射最小、年變化最大的地區。
評價
上述由天文輻射所決定的氣候稱為天文氣候,它雖反映了世界氣候分布的基本輪廓,但實際上,地面溫度或氣溫的分布情況並不如此簡單。這是因為地面溫度在極大程度上是由其輻射收支的差額值所決定的,而地面的輻射收支差額值除隨緯度有差別外,還與海陸分布、地形起伏、地表乾濕、大氣透明度,以及雲量多少等因素有關。所以,在太陽輻射影響下,地面溫度不僅有隨緯度的差異,即使在同一緯度,也不可能是均勻一致的。地面溫度既然如此,氣溫的分布情況也相類似,這是因為近地面氣溫和地面溫度有密切聯繫,它是隨地溫的’變化而相應地變化著的。
各地氣溫的差異,必然會影響氣壓、風以及其他氣候要素的分布,因而產生各地氣候上的差別。所以說,不同地區氣候的差異及季節變化,歸根結底是太陽輻射作用的結果,太陽輻射在氣候形成中起著主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