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科學技術]

太空探索[科學技術]
太空探索[科學技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空探索是指以物理手段探索地球以外物體以及探索太空,涉及到的連續演化和成長的民用航天技術。雖然太空研究主要是由天文學家用望遠鏡實施的,但是太空的物理勘探是由無人駕駛的機器人探測器和載人航天兩者實施的。 太空探索經常被用作地緣政治對抗,例如冷戰時期的代理競爭。太空探索的早期時代主要是被蘇聯和美國之間的“太空競賽”驅動的。在1957年10月4日發射進入地球軌道的第一個人造物體,蘇聯的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和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通常被作為是這個初始階段的里程碑。 在前20年的探索之後,重點從一次性的飛行轉移到可重新使用的硬體,例如太空梭計畫,並從競爭走向合作,建立了國際空間站(ISS)。 在2000年代,中國啟動了成功的載人航天計畫,而歐盟,日本和印度也計畫未來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在21世紀,中國,俄羅斯,日本和印度都倡導到月球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而歐盟在20/21世紀倡導到月球和火星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從1990年代起,私人集團開始推動太空旅遊和月球私人空間探索(參見Google月球X大獎)。

相關新聞

美國東部時間2010年4月15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佛羅里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就美國21世紀太空探索戰略發表演講。他首先肯定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作對社會進步的貢獻,然後再次強調對美國航空航天局未來使命的支持,並提出在21世紀30年代中期實現環繞火星的載人航天飛行。

簡史

1957年-1975年

日期第一次成功國家任務名稱
1946年動物進入太空(果蠅)USA-ABMAV2
1957年8月21日ICBM蘇聯R-7/SS-6 Sapwood
1957年10月4日人造衛星蘇聯史潑尼克一號
1957年11月3日動物進入軌道(狗)蘇聯斯普特尼克2號
1958年1月31日探測范艾倫帶USA-ABMA探險者一號
1958年12月18日通信衛星USA-ABMAProject SCORE
1959年9月15日月球探測器蘇聯月球2號
1959年2月17日氣象衛星USA-NASA(NRL)Vanguard 2
1959年8月7日第一張地球的照片USA-NASA探險者六號
1960年8月18日偵查衛星USA-Air ForceKH-1 9009
1961年4月12日人類進入軌道蘇聯東方一號
1965年3月18日太空飛行器外活動蘇聯上升2號
1965年12月15日軌道集合USA-NASA雙子星6A號/雙子星7號
1966年3月1日另一行星探測器蘇聯金星3號
1969年7月21日人類登月USA-NASA阿波羅11號
1971年4月23日太空站蘇聯禮炮1號
1975年7月15日第一次美蘇聯合任務蘇聯USA-NASA阿波羅-聯盟測試計畫

1975年至今

日期第一次成功國家任務名稱
1981年4月12日太空梭USA-NASASTS-1
1983年6月13日外太陽系飛船USA-NASA先驅者10號
1985年9月11日彗星探測器USA-NASA夸父計畫
2001年4月28日太空旅遊者俄羅斯USASoyuz TM-32
2004年6月21日私人開發載人太空飛行器USA-MAV太空飛行器一號

可回收太空飛行器

參見

•太空競賽

•太空站

上過太空動物

•太空中的動物

•蘇聯太空犬

•太空中的猴子和類人猿

太空人

主條目:太空人

主條目:載人航天

•水星計畫

•雙子星座計畫

•阿波羅工程

•太空實驗室

•太空梭

•和平號太空站

•國際空間站

•神舟號飛船

將來的發展

•火星探測

•未來能源開發

•太空旅遊

•私人太空飛行器

•宇宙殖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