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因溝通太湖和黃浦江,而故名。1958~1991年在天然湖盪的基礎上人工開挖連線而成。西起江蘇省吳江市廟港鎮太湖東岸,東至青浦縣金澤鎮池家港村入上海市境,在練塘鎮南大港處與西泖河相接。,其中江蘇吳江市境內長40.5公里,浙江嘉善縣境內1.46公里均是湖盪水面,上海市內15.24公里。太浦河沿線地形平坦。其西部地面高程多數在4.5~5.5米之間,局部沿河的湖盪地區地面高程為3.5~4.5米;東部地面高程在3.5米左右,現已大部人工取直。太浦河中段,河湖眾多,大小湖盪共205個,自西往東穿越螞蟻漾、雪落漾、大龍盪、楊家盪、汾湖、東姑盪、邗上盪、馬斜湖、長白盪、錢盛盪、葉厙盪等20多個湖泊蕩漾。底寬110~150米,面寬200米,底高最深處在南大港-4.9米。承泄太湖流域的2/5洪澇水量,可通航60~80噸級船隻。
兩岸污染源調查與分析
太浦河東經泖河斜塘與黃浦江相接,排洪期是太湖最主要的泄洪道,枯水期亦可通過太浦河引太湖水補充黃浦江。因此太浦河水質與黃浦江水質密切相關。太浦河兩岸包括一市(吳江)一區(青浦)一縣(嘉善)共15個鄉鎮,其中吳江市7個鄉鎮CODCr和NH3-N等標污染負荷比占15個鄉鎮的70%左右,而青浦區3個鄉鎮僅占10%左右。因此,從保護太浦河水質來講,吳江市肩負的任務比嘉善、青浦重得多。從工業、生活、農田、禽畜四源比較來看,仍以工業為首,其CODCr和NH3-N等標負荷比分別占48.5%和40.8%,說明保護太浦河的重點地區是吳江的7個鄉鎮,尤其是平望和黎里鎮。從負荷量比較,NH3-N遠較CODCr為高
。
治理工程
太浦河工程自建設運用以來,在抗禦1995、1996、1998年三次常遇洪水及1999年流域特大洪水中,在抵禦2003、2004年流域嚴重旱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1999年太湖流域發生超標準洪水,通過太浦河工程共排泄太湖流域洪澇水28.73億立方米,發揮了顯著的減災效益,有效地減輕了洪澇災害。2002年以來,太湖流域實施了“引江濟太”,結合雨洪資源利用,通過太浦河工程向下游和黃浦江增加供水,至2005年底,累計增加供水56億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受水區的水質和水環境。
2006年4月4日,水利部會同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人民政府在蘇州主持召開了太浦河工程竣工驗收會議。水利部胡四一副部長、江蘇省黃莉新副省長、水利部劉寧總工程師、浙江省人民政府俞仲達副秘書長、上海市人民政府洪浩副秘書長,水利部建管司孫繼昌司長、水利部太湖局葉建春局長,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等國家有關部委,水利部太湖局,蘇、浙、滬兩省一市水利(水務)廳(局)和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工程建設、設計、監理以及施工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成立太浦河工程竣工驗收委員會,胡四一副部長任主任委員。驗收委員會查勘了工程現場,觀看了工程建設錄像,聽取了太湖局代表參建各方關於工程建設管理情況的匯報,聽取了太浦河工程竣工技術預驗收報告。竣工驗收委員會經認真討論認為,太浦河工程已按照批准的建設項目、標準和規模全部建成,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程、規範,工程質量合格;工程運行以來,顯著地發揮了工程的綜合效益,並在“引江濟太”運用中,為改善流域下游地區水質、水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意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核定江蘇段、浙江段、上海段太浦河工程質量等級為優良的意見;並通過了《太浦河工程竣工驗收鑑定書》
。
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面積36900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包括江蘇省蘇南地區,浙江省的嘉興、湖州二市及杭州市的一部分,上海市的大部分。提示:參考資料少的詞條可用一兩句話進行描述,可不添加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