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鎮[山東省濟南市太平鎮]

太平鎮[山東省濟南市太平鎮]

太平街道辦事處有很悠久的歷史,始建於1129年(金太宗天會七年),1947年以前,歸屬德州地區齊臨縣管轄。解放初屬濟陽區新市(三區)、孫耿(四區)管轄。1950年設區,因區公所設在二太平村,故稱二太平區,區轄63個自然村。1956年,撤區建鄉,二太平區改稱二太平鄉,下設21個高級先鋒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濟陽與臨邑合併為臨邑縣,二太平公社與孫耿公社合併為一個公社。1960年,濟陽與臨邑兩縣分開,二太平、孫耿兩社同時分開,重設二太平公社,歸屬濟陽縣。1965年劃分為二太平、廟廊兩個公社,轄41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1984年改為二太平鄉。2001年3月與廟廊鄉合併,撤鄉建太平鎮。2017年5月,濟南市政府發布通知,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太平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太平鎮政府駐地。

概況

地理環境

太平街道辦事處位於濟南市濟陽區西部,與濟南市齊河縣、德州市臨邑縣交界,南距省城23公里,東距濟南市濟陽區城區17公里,104國道縱穿南北,濟太路橫貫東西,即將建設的濟樂高速從鎮中心通過,並在濟太路留有出口,交通十分便利。太平鎮地處平原地帶,地勢西南略高,東北稍低。東西最大距離16.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7.8公里,版圖面積112平方公里。鎮轄6個經濟管理區,91個行政村,83個自然村,總人口5.82萬,全鎮耕地面積11萬畝。鎮人民政府駐地在二太平村。主要河流有徒駭河、牧馬河、齊濟河、六六河,境內流長28公里,流域面積53平方公里。土壤以紅壤土為主,深厚肥沃,地下水資源充沛,水質淳良,光照充足,特別適宜瓜菜生長,是黃河以北最大的拱棚西瓜生產基地。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棉花、豆類等。境內交通便利,鎮村公路縱橫交錯,總通車裡程128公里,電力、通訊設施完善。

文化教育

太平街道辦事處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全鎮有初級中學1處,完全國小2處,在校生30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小畢業升國中率99.7%。全鎮教職員工395人。1978年以來,全鎮有2853人考入中、高等院校。成人脫盲率達99%。

經濟特徵

太平街道辦事處是遠近聞名的“中國優質西瓜第一鎮”。近年來,太平街道辦事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鎮黨委政府提出的“財政增長和農民增收”的目標,紮實做好“項目引建、新農村建設、鎮村建管、基層組織建設和民生民本”五篇文章,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先後引進了山東遠達彩印有限公司、山東華爾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濟南華龍金屬有限公司、周村燒餅、華傲漆業等20家多家大中型企業,全鎮規模以上企業達24家。其中,落戶濟北開發區的山東遠達彩印包裝有限公司、山東華爾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都是投資過億元企業,現均已建成投產。為破解項目用地難題,鎮黨委政府規劃建設了太平工業園,園區占地1700畝,其中一期占地150畝。目前,正在進行一期基礎設施建設,現已有2家企業落戶該園區。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西擴、東進、中促”戰略,目前,全鎮 “太平寶”大拱棚西瓜、秋延遲蔬菜和高溫大棚蔬菜面積達到5萬畝,占總耕地的43%。年產西瓜和秋延遲蔬菜近70萬噸。進行“城鎮建設行動”,實施“211“工程 ,提升濟太路、104國道,高標準打造如意湖水景休閒廣場,提升鎮駐地一個商業片區,構建起“三縱四橫”的城鎮框架。目前,鎮駐地街道寬闊整潔,樓房鱗次櫛比,客商雲集,商貿發達,承載能力日益增強,發展規模不斷擴大;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城鎮面貌煥然一新。2010年,全鎮社會生產總值完成15.29億 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20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735萬元,其中,地稅完成1451萬元,國稅完成179萬元,財政收入完成1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336元,國、地稅提前一個季度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先後獲得了山東省“文明鄉鎮”、“全國科普惠農先進集體”、省“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集體”、省“農機建設平安鄉鎮”等榮譽稱號。

特色產業

作為“中國優質西瓜第一鎮”,瓜菜種植是太平鎮的產業特色。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得天獨厚的水土資源優勢,堅持以富民強鎮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動力、服務為依託、大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通過建立品牌示範基地、培植專業村,大力發展大拱棚西瓜、高溫大棚蔬菜生產,全鎮瓜菜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年產值近2億元,成為濟南市最大的優質瓜菜生產基地。“太平寶”商標是“山東省著名商標”;2009年“太平寶”西瓜及菜椒、茄子、西紅柿、豆角、黃瓜五種蔬菜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2010年“太平寶”瓜菜包裝箱設計獲得國家專利。自2008年以來,連續三年成功舉辦了 “太平寶”西瓜文化節和秋延遲蔬菜採摘節,觀光旅遊農業有了新發展,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沿革

1950年劃為二太平區。1956年改稱二太平鄉。1958年為二太平公社。1984年改稱二太平鄉。2001年3月廟廊鄉併入,稱太平鄉。5月建立太平鎮。由濟南市政府發文2017年5月9日改稱太平街道辦事處。

遺址

鄺家遺址。遺址南北長138米,東西寬122米,面積16836平方米,部分呈台狀。出土的文物有灰陶三足盤、淺褐陶鑿型足、石鏟、石刀、穿空石鏟等,屬龍山文化遺址,為濟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鎮文化底蘊豐厚,在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中,以西太平村舞獅隊最受歡迎。其動作簡潔明快、套路奇險、鏗鏘有力,多次參加濟南市、濟陽縣春節民間藝術匯演。井家村的“八仙過海”、後馮村的“馬釵”、來佛寺的高蹺表演等也獨樹一幟,別具特色。

特色

“馬釵術”為太平街道辦事處後馮村祖傳絕技,遠近聞名。清朝末期,戰亂頻仍,馮氏族人生活難以為繼,無奈之下,只好外出闖蕩,賣藝謀生。來到直隸棗強縣時,參加了義和團。在義和團里,他們學到了一種武藝“馬釵術”。馬釵為一種兵器,長約1.7米,重約2公斤,形如槍戟,木柄鋼頭,頭有三釵,鋒利異常,木柄與釵頭連線處穿有兩片鐵環,舞起來虎虎生風。義和團失敗後,作為競技武術的馬釵術被馮氏後人帶回家鄉,逐漸演變成為表演藝術流傳下來。村里男女老少,只要能拿得動馬釵的,都能耍兩招。每當農閒或節日,演出團就會接受邀請,到外地獻藝,近則十里,遠則幾百里。個人表演花樣繁多,基本套路有十幾種,如蘇秦背劍,太公垂釣,懷中抱月,黑狗鑽襠,鯉魚翻身等。團體表演一般要求16人以上,講究步法陣型。表演時,馬釵被塗成銀白色,繫上紅綢,鮮艷奪目。表演者身著武僧服飾。通常為紅褲、白褂、綠腰帶、紅頭巾。在鼓樂聲中登場,伴隨音樂節奏起舞。因表演者技藝高超,隊形整齊及招式驚險刺激,受到熱烈歡迎。每年元霄節,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們聚集到後馮村村北的夏口大橋,觀看“馬釵”表演。後馮村人與來自臨邑、齊河的外地藝友們同台演出,切磋技藝,載歌載舞,共度元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