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別從成書過程、命論思想、房中觀念、生育禮俗、有關疾病的認識與治療、死後世界等角度,深入地演繹和分析了《太平經》所蘊涵的豐富見解。作者將《太平經》放入一個巨觀的歷史背景下討論,結合先秦、兩漢及魏晉時社會文化及道家道教的發展脈絡,力圖對該典籍加以深層解讀。書中論斷多以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為立論基礎,援引傳世文獻和地下出土實物材料的同時,亦配合運用語源學、統計學等方法,以期對《太平經》予以系統和全面的詮釋和把握。
目錄
序一
序二
凡例
導論
第一章 《太平經》成書的中間環節——“洞極之經”年代考論
一 “洞極之經”等詞語在今本《太平經》中出現頻率之統計與分析
二 “洞極之經”與《包元太平經》、《太平洞極經》、《太平清領書》之關係
(一)《太平洞極經》的若干線索及其與“洞極之經”的關係
(二)“洞極之經”與《包元太平經》、《太平清領書》之關係
(三)上述幾種經書(藍本)傳承關係之圖表顯示
三 “洞極之經”反映王莽時代背景
(一)王莽時代的文化運動
(二)王莽時代的邊境爭端
(三)“帝王有德,憂及十二州”——王莽時代的行政區劃
(四)“漏刻以百二十為度”——王莽時代的計時制度
附論
四 “洞極之經”對《太平經》性質之定位
(一)《包元太平經》一書的性質問題
(二)“洞極之經”的主旨與性質
五 結語
第二章 《太平經》的命論思想
一 生死之道
(一)積極的生命態度
(二)生命之各種歸宿
(三)誰來掌理人之生死?
(四)“死生異路”——生與死的明確界線
二 兩種命論觀並存
(一)“死生之命,不可自易”——《太平經》的宿命論
(二)“人命近在汝身”——生命的自我控制
三 “遷延及後”——“命”之承負與解謫
第三章 《太平經》的房中觀念
一 漢唐之季房中養生學述略
(一)房中源流及經典介紹
(二)房中術的性質、宗旨及功能
(三)中國古代性觀念之基本原理
二 《太平經》的房中思想
(一)理論篇
(二)方法篇
三 《太平經》房中觀念之影響及道教對房中術之態度
(一)“玉女”觀念對道教煉丹術之影響
(二)後世道教對房中術之態度
第四章 《太平經》的生育禮俗
一 漢代的生育觀念
(一)“生子不舉”現象在漢代的延續
(二)蠻夷之地“殺首子”風俗
(三)漢代的政治與生育
二 《太平經》對婚育之看法
(一)《太平經》禁殺女嬰及其社會意義
(二)《太平經》對婚姻模式的構想及其生育含義
三 《太平經》的“廣嗣”之術
(一)種子受胎
(二)樸素的優生理念
(三)對不育及“生子少”等現象的宗教性解釋
第五章 《太平經》的疾病觀與治療法
一 命題之詮釋
(一)《太平經》中“疾病”的三種含義
(二)《太平經》對疾病之態度
二 《太平經》對病因之分析
(一)病因論之一:人體臟腑與疾病之發生
(二)病因論之二:精神狀態與疾病之關係
(三)病因論之三:飲食不當而致病
(四)病因論之四:氣候對人體健康之影響
(五)病因論之五:蟲蝕人體
(六)病因論之六:天神降疾以懲罪罰惡
三 《太平經》的療疾手法
(一)“行神藥以治病”——《太平經》的藥物觀念
(二)針灸療法——《太平經》反映的脈學知識
(三)音樂療法——《太平經》關於韻律與生命健康之論述
(四)驅蟲除病——《太平經》的除蟲之法
(五)精思存神——《太平經》的存思療法
(六)祓除疾病——《太平經》禱祭以求祛病除災
(七)厭殺鬼物——《太平經》對鬼祟之驅除法
第六章 《太平經》的死後世界
第七章 結束語:《太平經》的生命學說
參考文獻
附錄 《太平經》研究文獻目錄(1990~2006)
一 中國學者部分
二 外國學者部分
三 博碩學位論文部分
專家審閱意見(摘要)
後記
作者介紹
姜守誠,男,1975年4月生,山東煙臺人。1995~1999年就讀于山東聊城師範學院政治系(現為聊城大學政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1999~2002年就讀於廈門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2002~2005年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06~2008年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後。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專業領域為中國哲學史、道家與道教文化研究。曾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中國哲學史》、《宗教學研究》、《台灣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