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槓

太平槓

太平槓,齊眉短棍,底端有一脛之長為紅色,其他為黑色,是喪儀當中的防水火災害的設施。發生險情,可用太平槓將靈柩抬走。

介紹

太平槓太平槓

太平槓。亦稱水火槓,是喪儀當中的防水火災害的設施。形如短棍,長約齊眉,棍的一半塗紅色,一半塗黑色。紅為火之色,黑為水之色(類似官府的水火無情棍)。

按清律,焚棺毀屍者為大不孝,要受到法律制裁。故治喪期間,特別注意安全。除院內外,棚上棚下,晝夜有專人打更外,還要從亡人入殮設上靈堂時起,就要從槓房賃一份太平槓。並雇槓夫三十二名(要精悍可靠的,有時喪家要審查),晝夜輪流值班。同時,將停靈正房後牆臨時拆開一門。一旦發生險情,就可以利用太平槓從此往外搶抬靈櫬。

權利的象徵

但是太平槓只是王府、官宦宅門辦理特大喪事時才用。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排場、形式。主要是用它來烘托喪禮的隆重、莊嚴氣氛。

衙門裡邊的水火棍衙門裡邊的水火棍

太平槓向來是以大亮盤(不扣棺罩)的形式,擺在垂花門或二門外邊。按男左女右位置擺放。全體槓夫每天要在早、午、晚,本家上祭供飯時,列隊排班,在靈堂前兩旁肅立,表示為護靈而待命。因為他們都肩負著搶險的重大責任,所以儘管終日無具體事情可做,但也要拿雙份工錢。

太平槓一直要擺到發引(出殯)才能撤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