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房

太平山房

太平山房,又名“聚德堂”,為徽派祠堂式建築,初建於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據《陳氏宗譜》記載,太平山房的前身為官禮堂。唐玄宗時,當地災荒連年,民不聊生。所村富商陳什萬,義捐谷萬擔,賑濟災民。天寶五年(746年),朝廷賜陳氏官禮匾額。陳氏族人為紀念捐資義舉,特建官禮堂予以彰顯。元末時官禮堂毀於戰火。明洪武年間,族人陳孟賢在官禮堂舊址上興建積善堂,為合族公堂。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改建祠堂作學館。時秋浦縣令鍾學為族人深明大義之舉所感動,題“聚德堂”匾額贈之。鹹豐二年(1852),所村人丁興旺,學館人滿為患,族人又集資助學,將原先三進的聚德堂擴建為五進,遂成現在的規模。

太平山房:位於陵陽鄉所村。建築呈長方形,坐北朝南。通面闊五開間共16.5米,進深三大進,共71.6米,占地面積1173平方米。每進以走廊、廂房、天井相屬,嚴謹有致。正面是高大門坊,坊作四柱三樓式,正中匾額楷書陰刻“積善流芳”4個徑尺大字,枋額間磚塑浮雕的內容為古代戲劇情節,底座是大理石雕的單層須彌座。樓頂用磨磚斗拱出挑,翹角凌空,氣字軒昂。兩側砌立馬頭牆,高大牆體與鱗次屋面形成古趣盎然的外觀。內部為抬梁式結構,116根粗壯的圓柱,頂梁而立,碩大的月梁縱橫飛架,彩繪畫枋穿插其間,柱礎有鼓鏡式、素復盆式、青腳式。石牆上有精雕細刻的繁花異卉珍禽圖案,梁架間有製作雅秀的軒蓬頂。其後進是二層樓閣,樓前有石砌天井,樓基前沿置白色大理石雕欄和石階,東西兩廂置木梯上下樓,根據它的建築特點和後進兩廂嵌鑲的乾隆、鹹豐間3塊碑文記載,太平山房後進系明代建築,前二進建於明末清初。始為陳氏公堂,乾隆三十六年(1771),改作學館,以方便鄰近諸郡生童赴金陵鄉試途宿,兼作義學。時秋浦縣令鍾學題贈“聚德堂”額。1986年,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