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漢語辭彙]

太史,官名,也指複姓。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朝廷大臣。後職位漸低,秦稱太史令,漢屬太常,掌天文曆法。魏晉以後太史僅掌管推算曆法。至明清兩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又稱翰林為太史。

詞義解釋

太史 太史

tài shǐ

(2) 指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參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3)太史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詳細解釋

1.官名。

太史 太史

三代(夏、商、周)為史官及歷官之長。西周、春秋時為地 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曆法、祭祀等事。

《漢書·光武紀》注:“史官之長也。”是政府中很重要的一名官員。後來職位漸低,秦朝稱太史令,漢朝屬太常,掌天文曆法。司馬遷的官職即為太史,在《史記》中的作者評述多以“太史公曰”的句子起始,所以太史一詞有時也指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張衡傳》:“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魏晉以後太史僅掌管推算曆法。至明清兩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因此又稱翰林為太史。

《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

2. 複姓

漢末有太史慈。見《三國志》本傳。 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有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多方面展現其才能,智勇雙全,可謂一代名將,領軍之才。然而早死,所以有“所志未從,奈何而死”的遺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