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太原理工大學安全與應急管理工程學院的前身是太原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學院的安全科學與工程系。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歷經60年,肇始於1958年山西礦業學院採礦系的通風教研室 。
1989年正式設定本科專業 。
1984年開始招收礦井通風與安全碩士研究生 。
2003年獲安全技術及工程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
2011年獲批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 。
2012年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
2018年7月,經學校研究決定,依託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組建安全與應急管理工程學院 。
辦學條件
專業設定
截止2018年10月,學院有本科專業安全工程專業是教育部特色專業,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2018年申報新增應急技術及管理本科專業。目前已形成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組成的多層次的學科人才培養體系,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山西省重點學科,也是山西省唯一的安全學科一級博士點。本學科是中國公共安全科學學技術學會、中國煤炭工業安全科學技術學會、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中國煤炭工業礦井通風專業委員會理事或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本學科領域實驗室硬體設施完善、人才梯隊結構合理,擁有山西省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師資力量
截止2018年10月,學院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兼職),專任教師35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16人,正高級9人,副高級11人,35歲以下青年教師14人。擁有以金智新院士為學術帶頭人,以鄧存寶、吳世躍、鄔劍明等一批在安全領域的知名教授和一批年輕博士組成的高水平創新學術團隊 。
教學建設
學院形成了礦井火災機理與防治技術、煤層氣開採與礦井瓦斯防治、礦井智慧型通風與粉塵防治、防災減災與應急管理、安全管理與系統工程等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目前建成了山西省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煤礦工程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等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平台5個,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團隊2個,擁有山西省百人計畫學者1名,山西省拔尖創新人才1名,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2名。設備總資產達3800萬元,實驗室面積5950 m2。在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省內排名第1,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評估結果為B- 。
人才培養
截止2018年9月,已培養本科畢業生2200餘人,研究生300餘人。目前,在校本科生約600人,碩士研究生80人,博士研究生12人。學院以礦業安全為特色,以培養高水平創新型安全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以構建高層次安全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和高水平科研和社會服務平台為載體,形成人才培養、學科及基地建設、安全科技工作等方面的協調發展和全面提升,為我國安全工程領域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學院建立並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反饋、提高機制與體制 。
學術研究
截止2018年10月,學院獲批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30餘項和企業委託項目300餘項,出版專著教材15部,發表論文200餘篇,獲得省部級獎勵8項,國家專利30餘項。科研成果廣泛套用於以煤炭為代表的各大行業,為山西省區域經濟發展以及山西省安全生產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做出了突出的社會貢獻。學院與澳大利亞、美國、南非、英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有廣泛的學術聯繫和交流 。
學院領導
姓名 | 職位 |
鄧存寶 | 院長 |
楊艷國 | 副院長兼副書記 |
葛少成 | 副院長 |
李雨成 | 副院長 |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