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直塘歷史街區

太倉直塘歷史街區

太倉直塘歷史街區位於江蘇省太倉市歷史文化名鎮的沙溪鎮中,由普濟街、普濟寺、凌家祠堂故址、平弄巷等建築和街巷組成。 歷史街區的街面狹窄,多為碎石小街,兩側建築參差不齊,現為蘇州市級歷史文化街區。

景區亮點

太倉直塘歷史街區 太倉直塘歷史街區

太倉直塘歷史街區位於蘇州太倉市沙溪鎮,東靠204國道,南瀕七浦,交通方便。東西向一里長的古街與七浦塘南的南北向普濟街呈丁字形,另有平弄等古巷。街面保持原有狹窄的狀貌,兩旁保留眾多的古舊建築,高低參差不齊,多取門闥式門面,顯得古樸幽靜,為蘇州市級歷史文化街區。

直塘古街區的規模要比沙溪古鎮小,但是小而精緻、小而耐品。其東西向的古街和南北向的普濟街基本保持完好,尤其是臨河民居頗具特色,與沙溪古鎮的臨河吊腳樓式不同,基本上都是封閉式,並且落下一層,可作儲藏室,也可作廚房。而同沙溪古鎮頗為一致的是,臨河民居每隔一段距離都留有公共水橋弄,以方便上岸人家取水用水。沿街古舊建築保留眾多,其中不乏具有文史價值者。街面仍為碎石鋪築,踩在路面上“的篤”有聲。

西街底部現有凌家祠堂故址,面寬三間,普濟街畔有普濟寺,此為直塘古街區兩大亮點。

歷史傳說

直塘可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晉成帝成康三年(337年),當時建立了南沙郡,直塘在郡治偏南邊緣,因此史稱“南沙盡處”。然而根據直塘近旁雙鳳發現的維新遺址推測,直塘的歷史當更早。唐長安三年(公元年)武則天曾敕瞿像寶塔於武安寺(即今普濟寺之前身),人氣旺盛、香火不熄。到了宋景祐元年(1034年),蘇州知府范仲淹主持開浚七浦,經過直塘一段無復曲折,是以“直塘”為地名。至民國時期,整條街商鋪林立,初具商市規模。

相國女兒曇陽子羽化成仙。直塘古街區的繁榮當在明、清時期,相國王錫爵女兒曇陽子在直塘羽化成仙,名動朝野。而當地人凌雲翼當上了兵部尚書以後,直塘更是聲名遠揚,“江左三大詩人”之一的太倉人吳梅村在《直溪》一詩開首就寫道:“直溪(直塘之另名)雖在鄉村,故是尚書里”。清初“太倉四先生”之一的陳瑚寓居於此,設科授徒,影響很大。

保護開發

太倉直塘歷史街區 太倉直塘歷史街區

直塘原為獨立的行政區域。至2000年6月歸併沙溪,分屬沙溪鎮。在古鎮、古村落日漸稀少的今天,直塘古街區得以保持基本完好,本身就可以稱之為一個奇蹟。而且直塘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對於研究地方文史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古街區上錯落建起了一些新型建築,使其原貌有損,但是眾多完好的古舊建築又使其不可多得。街西凌家祠堂三間門面平房相當完整,而普濟街畔的普濟寺日趨完善,使直塘古街區更具古韻今風。直塘古街區已通過蘇州市歷史文化街區驗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