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介紹
古時為永城三大書院 太丘書院 澮濱書院 芒山書院之一。
太丘書院
東漢時陳寔任太丘長,太丘書院始為陳寔 講學處,公元一五六八年知縣左思明在太丘驛故址建院。
明隆慶二年(1568年),知縣左思明於太丘驛站故址建太丘書院,清乾隆三十一年(1765年)將書院遷簧學內。
澮濱書院
位於河南永城,元縣尹張思立建於城南鄪橋(pi橋)集澮河南岸。永城之有書院自此始(太丘書院正式是在明朝建立的)。至正末毀於兵,基址為民所占。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鄉耆王繼正兄弟捐資贖還舊址,會同義民劉陽等重建。旋又廢。清道光二十年(1840)耆紳劉乾箴等重建,並捐千金以為束修膏火之資。後又被人借用侵沒,遂廢。
芒山書院
清朝乾隆丁亥年(1767年)永城知縣周夢龍在均慶寺舊址東建立芒山書院,文風盛極一時。鹹豐年問,捻軍起義,書院被毀,光緒十六年(1890年)永城邑紳呂永輝又重修之,未幾又毀。原廟內碑刻甚多,但現在僅存清康熙時《聞機和尚重修均慶寺東院大殿落成序》碑一尊。芒山書院的遺物有大門石匾額一方,上鐫“芒山書院”四個大字。解放前在新興南街建有太丘書院。
新興太丘書院(書院實為陳氏宗祠,清代時期限制同族人建祠堂,逼於無奈稱書院,和廣州陳家祠牌匾為陳氏書院同類,當時為籌集資金,各方陳氏族人出資興建,就可以擺放先祖靈位供奉)現在為武裝部宿舍所在。
人物簡介
陳太丘是東漢時期人,陳姓的遠祖,名為陳寔(104–187),字仲弓(一作仲躬),源公之子,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人,陳軫後裔。自幼家貧,後成為潁川陳氏德高望重人物。初為縣吏,做事任勞任怨,有志好學,受到縣令賞識,讓他去太學讀書。後來陳寔先後任郡督郵、功曹,深明大義,屈身伸道,“善則稱君,過則稱己”,其高邁的德行為遠近所嘆服。
東漢桓帝元嘉元年(151年)被司空黃瓊選任為聞喜長,後又改任太丘(在今河南永城)長。在地方任上,陳寔以德施治,愛護百姓,鄰縣甚至有不少人因此要遷居到他屬下的地方。後來沛國相違法賦斂,加重百姓負擔,陳寔無法阻止,便辭官歸里。黨錮之禍起,被連,餘人皆逃亡,他說:“吾不就獄,眾無所恃。”自請囚禁。黨禁解,大將軍何進,司徒袁傀招辟,皆辭不就(見《後漢書·黨錮列傳》)。寔在鄉里平心率物,為人寬厚,道德高尚。其有爭訟,輒(zhe)求判正,譬喻曲折,退無怨者,皆嘆曰:“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曾有盜者伏樑上,窺見之,呼其子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盜者投地叩謝。寔與同郡鍾皓、荀淑、韓韶時人謂之“潁川四長”。漢桓帝年間,寔與荀淑常聚會,兩家子孫侍奉左右。已而,太史奏德星見,五百里內當有賢人聚。後,漢靈帝(167-188)於許州西湖敕造“聚星亭”,以紀其事。潁川陳氏“德星堂”、“聚星堂”,便由此演化來的。
靈帝中平四年丁卯(187)八月,年八十四,卒於家,赴吊者甚眾,刊石立碑,謚“文范先生”。葬河南臨潁縣太丘坪(今長葛),蔡邕撰寫碑文。
太建元年(569)陳宣帝追封“潁川郡公”,後世尊為“潁川始祖”。娶鍾氏,又李氏、甘氏,生子六:紀、夔、洽、諶、信、光。惟紀、諶最賢,與其父號為“三君”, 潁川陳氏成為中華望族,天下陳氏共宗潁川陳寔為祖,不僅在陳姓氏族史上,即使在中華各姓的歷史上,也是一奇觀。他之所以被尊奉為潁川陳氏之祖,並為後來天下大多數陳氏子孫共同尊崇,其主要原因是他品德高尚,“兼資九德(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總修百行。”諡號“文范先生”即“文為德表,范為士則”,堪為後世之表。這在中國古人“立功、立言、立德”之三不朽中,“立德”是最高境界。
所以太建元年(569),陳宣帝追封他為“潁川郡公”,尊為始祖。現在潁川陳氏人遍布海內外,極為罕見。但是,潁川世系從潁川侯陳軫到太丘長陳寔這一段中存在嚴重問題,由於秦焚楚炬,陳寔以前的世系不可得而考之。
高要、高明同新興接壤的一帶陳姓,及新興三挺村、都村,大穩,灞村,布凌等陳姓同屬此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