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子[天竺子]

天竺子[天竺子]
天竺子[天竺子]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天竺子,(Common Nandina Fruit)別名 天竹子、南竹子、白天竹、白天竹。 來源 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 的果實。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天竺子[天竺子] 天竺子[天竺子]

常綠灌木,高約2m。莖直立,幼枝黃色。葉互生,集生莖端,為三回羽狀複葉,小葉革質,橢圓狀披針形,長3~7cm,先端漸尖,全緣,深綠色,冬季常變紅色;小葉下方及葉柄基部有關節。圓錐花序頂生;花被片多輪,每輪3片,外輪小,內輪大;雄蕊6,花瓣狀;子房上位。漿果球形,熟時鮮紅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濕潤山谷、山坡雜林下;或栽培於庭園。

分布範圍

產於長江中下游各地。

主要價值

採制

果實於11~12月或2月採收,曬乾。

性狀

果實球形,直徑7~9mm。表面黃紅色或紅紫色,光滑,微具光澤,有時稍凹陷,頂端宿存微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細果柄或其斷痕。果皮質脆易碎,種子兩粒,略呈半球形,內面凹下,黃棕色。味酸澀。

性味

性平,味酸、甘。

功能主治

斂肺鎮咳。用於久咳氣喘、百日咳。

藥材

天竺子乾燥果實,近球形,直徑6~9毫米,外表棕紅色或暗紅色,光滑,微只光澤,頂端宿存微突出的柱基,基部留有果柄或其殘痕。果皮質脆易碎。種子扁圓形,中央略凹。昧酸澀。以乾燥、色紅、完整者佳。

產江蘇、浙江、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

含生物鹼,主為南天竹鹼甲醚。其他尚有原阿片鹼、異紫堇定、南丁寧鹼、南天竹鹼等。又含蹄紋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甙、翠菊甙。

藥理作用

①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南天竹鹼、南丁寧鹼對冷血動物(蛙)可引起嗎啡樣麻醉作用;對溫血動物(小鼠、犬)小量時引起輕度麻醉,大量時引起痙攣(陣攣型及強直性),犬有流涎、呃逆、大便失禁等;脊髓的反射性增高,最後則陷於麻痹。南丁寧鹼之作用較南天竹鹼為弱。

②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南天竹鹼、南丁寧鹼均有抑制心臟的作用。對離體蛙、兔心臟均有直接的麻痹作用,阿托品不能影響之。毒毛旋花子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腎上腺素次之。南天竹鹼對血管之作用,報導不一,有雲對離體蟾蜍下肢灌流有擴張作用,但也有報導,無論對離體蟾蜍或兔之血管灌流,影響不顯著,可能系提出之生物鹼皆屬不純物所致。南丁寧鹼對離體兔耳或蛙下肢血管皆無影響。對兔靜脈注射,皆可引起血壓下降,此乃由於心臟受抑制所致,最後死於心臟麻痹。

③對平滑肌的作用

南天竹鹼能使豚鼠在位腸管緊張度上升,但對離體腸管之作用則相反;對離體兔子宮小量興奮、大量麻痹。南丁寧鹼對離體的兔腸及子宮、犬腸管,皆為小量興奮、大量抑制;對在位兔腸及子宮,則僅見興奮作用,(開始時可見有短暫之抑制),強度隨劑量而增加;此作用點在植物神經末梢及肌肉兩方面。

④其他作用

南天竹鹼、南丁寧鹼對橫紋肌有直接麻痹作用,與箭毒不同。最初曾報告有局部麻醉作用,但被否定,二種生物鹼對呼吸中樞有抑制或麻痹作用。有人提出,南天竹鹼具有嗎啡樣的"菲類"結構,對神經系統的作用較強;南丁寧鹼具有"原小檗鹼"樣結構,屬於原漿毒,對心肌、骨胳肌作用較強,而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較弱。早年提出的生物鹼,皆為一種混合鹼,故作用較為複雜。

性味

酸甘,平,有毒。

①《現代實用中藥》:"酸甘。"

②《福建民間草藥》:"苦酸澀,先毒。"

③《廣西中藥志》:"味酸甘,性乾,有毒。"

④《上海常用中草藥》:"苦澀微甘,平。"

功用主治

斂肺,止咳,清肝,明目。治久咳,喘息,百日咳,瘧疾,下疳潰爛。

①《王聖俞手集》:"明目烏須,解肌熱,清肝火,活血散滯。"

②《科學的民間藥草》:"為鎮咳藥,用於氣喘症。"

③《福建民間草藥》:"能止泄提神,強筋益氣。"

④《藥材學》:"斂肺。治久咳自汗,並治陰萎。"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5錢;或燒存性研末。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塗。

宜忌

外感風寒咳嗽不宜。

選方

①治小兒天哮:經霜天燭子、蠟梅花各三錢,水蜒蚰一條。俱預收,臨用水煎服。(《三奇方》)

②治百日咳:南天竹乾果實三至五錢。水煎調冰糖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三陰瘧:南天竹隔年陳子,蒸熟。每歲一粒,每早晨白湯下。(《文堂集驗方》)

④治下疳久而潰爛,名蠟燭疳:紅把子燒存性一錢,梅花冰片五厘。麻油調搽。(王玷桂《不藥良方》)

⑤解砒毒,食砒垂死者:南天竹子四兩,擂水服之。如無鮮者,即用於子一、二兩煎湯服亦可。(《綱目拾遺》)

化學成分

含異紫堇啡鹼(isocorydine)、原阿片鹼(protopine)、0-甲基南天竹鹼(0-methyldomesticine)、 氫氰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