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發神讖碑

天發神讖碑

《天發神讖碑》又稱《吳天璽記功頌》,三國吳天璽元年(267)刻。吳的最後一位君主孫皓,因天降符瑞而立碑記功。石舊在江蘇江寧天禧寺,後移籌思亭,又移尊經閣、縣學。石呈圓幢形.環而刻之。世傳為皇象書,但無依據。宋時原石斷為三段。上段21行,中段17行,下段10行,共存213字,故又稱《三段碑》、《三擊碑》。後有宋胡宗師、石豫亨、明耿定向題跋三則。清嘉慶十八年(1813)八月毀於火。

基本信息

簡介

天發神讖碑天發神讖碑

宋 拓三國吳刻《天發神讖碑》

拓本半開縱32.zcm,橫20.6cm

1956年家屬捐贈故宮博物院藏

《天發神讖碑》又名《天璽紀功碑》。因文字分刻三石,故又稱《三段碑》。它的書寫者是大名鼎鼎的皇象。三國吳天璽元年(276)七月立。原碑為幢形。刻於江寧(今南京)天禧寺。後移置尊經閣下,清嘉慶十年(1805)三月不慎失火,此碑盡毀。有宋、明拓本,藏故宮博物院。

天發神讖碑天發神讖碑

關於此碑有這樣一個記載:公元264年,三國吳孫皓繼帝位,由於他殘暴昏庸,政局日益不穩。276年,改元天璽。為了穩定人心,佯稱天降神讖文的輿論,以為吳國祥瑞。刻碑於一巨大的矮圓幢形石上,立於江寧(今南京)天禧寺。後碑石斷為三截,故名《三截碑》。

也有說此碑乃三石壘成,非是斷裂。清嘉慶十年(1805年)三月此碑毀於火災。

鑑賞

天發神讖碑天發神讖碑

此碑的建立與迷信有關,而碑文的書寫也很奇異。它雖是篆書,但不同於任何篆書面目,康有為曾驚嘆為“奇書驚世”。張叔未則雲“吳《天璽紀功碑》雄奇變化,

沉著痛快,如折古刀,如斷古釵,為兩漢來不可無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跡”。

其書起筆方重,有隸書筆意,轉折處則外方內圓,下垂處呈懸針狀,森森然如武庫戈戟,凌然不可侵犯。後世篆刻家對此碑很受啟發,多取此碑筆意入印。趙之謙“丁文蔚”一印便有此意味,後世認為趙之謙這方印還啟發了齊白石,從而形成了大刀闊斧、斬釘截鐵的齊派篆刻風格。

《天發神讖碑》又名《天璽紀功碑》、《紀功頌》,因斷為三段,俗名《三段碑》、《三擊碑》。清嘉慶毀於火,原拓本稀少,存世者多為翻刻本。故宮博物院藏有宋拓本。篆書,傳為皇象所書,但不能確證。碑字橫畫與直畫交接處多用折法,有隸書筆意。於《石鼓》秦篆之外,書風沉著奇偉,獨樹一幟,臨寫此碑要謹防滲入楷書筆調。----《古代碑帖鑑賞》 費聲騫

天發神讖碑天發神讖碑

此碑書法若篆若隸,在節史上最為奇特。

方朔《枕經堂金石書畫題跋》曰:“予觀其書,方折盤鏇以隸筆而行篆體,戈長劍利中實乃弓燥手柔。張懷靂以沉著痛快目之,良下虛也。”

近人馬宗霍《書林藻鑒》中評:“以秦隸之方,參周籀之圓,勢險而局寬,鋒廉而韻厚,將陷復出.若郁還伸。此則東都諸石,猶當遜其瑰偉。即此竺瘍,是以陵轢上國。徒以壁壘太峻,攀者卻步。故嗣音少耳。”

不管從用筆上還是從書風上,在書史上確實獨一無二的。其書體無疑屬篆書,但它的用筆卻不是篆法.也不同於隸法。所謂橫用豎起法,豎用橫起法,橫則);起方收,如主橫,則起筆先用撇起法,然後提筆,回到近發筆處,下按後右行。而豎多作懸針法,左右二豎,圓縱之筆,收筆也均如懸針,故張廷濟喻為“如折古刀.如斷古釵”,鋒芒銳利,氣勢崢嶸。轉折均用方折法,但此折法與隸不同,是另起一筆,以豎接橫而成。行筆(除橫之外)往往先按折,然而稍稍輕提,至行筆的一分之二不到的地方,漸按漸行,然後鋒芒縱出。與楷書的撇法相類。只是曲直不同。取勢上既用篆書的向法,又參入隸書的背法,但總體上卻十分協調,這是書者的高明之處。結體方正,既有隸書的寬博奇偉之氣,又有篆書上下飛動之韻,峻利昂健,極有膽力,但怪誕離奇,是以驚諸凡夫。但熟視細察之後,總覺得其用筆的方式和結構雖面目顯然,但頗多單一,並有著很重的模式化傾向,一旦進入,則往往不能自拔。張延濟以為“兩漢來不可無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跡”,其意味是頗深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