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堂村

村落南北長450米,東西闊600餘米,面積達270000平方米。 1947年本村建立了第一屆黨支部,全村在黨組織領導下,進行了土地改革,打破了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生產力得到了初步解放。 1958年在全國人民公社化後,本村村民在大隊黨支部的帶領下,積極抵制了社會上的“浮誇風”和“共產風”。

天王堂村位於濱州市市區東北部, 距市府機關2公里。北靠黃河八路接市東街道辦事處聯中, 南達黃河六路緊靠市造紙廠,東與濱州化工廠為鄰,西至龍鳳市場與205國道相望。 村落南北長450米,東西闊600餘米,面積達270000平方米。現有住戶325戶,總人口為1050人,其中男性480人,女性570人,全系漢族,非農業人口,姓氏有:張、姜、韓、賈、劉、尹、耿共七姓。 天王堂村建於明初。張本、張道兄弟二人,由河北棗強遷此,張本在元代建成的天王寺旁立村(寺內供有四大天王),因稱天王堂(張道另到今小營張道家村立村)。 解放前,該村生產屬小農經濟,村民都以種田為本,其他經營較少,大多數人過著糧菜摻半的貧苦生活。1945年古歷5月初1該村解放。1947年本村建立了第一屆黨支部,全村在黨組織領導下,進行了土地改革,打破了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生產力得到了初步解放。全村當時有人口435人,擁有土地1087.5畝,人均土地2.5畝,每畝年產糧可達275公斤, 村民生活有了進一步提高,達到了吃飽穿暖的標準。1954年本村建初級農業社一個,有13戶人家參加,1955年又建初級農業社1個,參加戶數35戶,全村基本實現農業合作化, 人均收入已達180元。1958年在全國人民公社化後,本村村民在大隊黨支部的帶領下,積極抵制了社會上的“浮誇風”和“共產風”。在搞好農業生產的同時,大力開展副業生產,增加收入,辦起了粉條加工和袼褙加工業,並根據北鎮城區內非農業人口的不斷增加,蔬菜需求量的增加,將部分糧田轉產蔬菜種植,使村民收入由180元提高到200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在這10年苦難中,天王堂黨支部團結廣大民眾,積極排除“左”的干擾,堅持了“抓革命,促生產”的方針,在原有副業生產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金屬加工、棉絮加工、糧食加工、塑膠製品、縫紉、印刷和運輸等生產項目,壯大了集體經濟,增加了村民收入,人均年收入提高了50%,達到3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