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天涯鎮300年前,鎮區駐地是一片荒地,只在村北通往文門路口,有三家茅草房開設飯店,供應來往客人住宿,故稱三間村。
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年五月至辛丑年冬始編篡的崖州志中記載:下馬陵(鎮區駐地)下有二十餘戶。近山近海,環境優美,被人們發現後,附近漁民遷來在沿岸一帶住居,形成漁村。
1949年為崖縣信孚鄉。
1958年馬嶺公社。
1966年更名天涯公社。
1984年建天涯鎮。
2001年8月,天涯鎮、育才鄉合併,設立天涯鎮。
鳳凰鎮
羊欄鎮位於三亞市南部,1950年置羊欄鄉。
1961年改公社。
1987年建鎮。
2001年8月由羊欄鎮和高峰鎮合併而成。設立鳳凰鎮。
天涯區
2014年2月11日,國務院批覆三亞市撤六鎮新設四區 ,撤銷河西區、鳳凰鎮、天涯鎮,設立天涯區。
2014年9月22日,成立三亞市天涯區籌備組,進入“撤鎮設區”實質階段。
2014年10月23日,三亞市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決定:分別成立三亞市吉陽區、海棠區、天涯區、崖州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籌備組,負責籌備各本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相關事宜。
2015年1月2日,三亞市天涯區舉行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天涯區黨委、政府、人大正式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天涯區管轄原河西區和原天涯鎮、原鳳凰鎮行政區域,總計22個社區20個行政村。政府駐地:三亞市天涯區鳳凰路319號儋州村社區 | 民眾街社區 | 建設街社區 | 紅旗街社區 | 朝陽路社區 | 友誼路社區 | 機場路社區 |
金雞嶺社區 | 西島社區 | 榆港社區 | 南海社區 | 新建社區 | 和平社區 | 光明社區 |
春園社區 | 場站社區 | 鴨仔塘社區 | 嶺北社區 | 馬嶺社區 | 回新社區 | 回輝社區 |
羊新社區 | 以上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
檳榔村 | 海坡村 | 妙林村 | 新聯村 | 羊欄村 | 水蛟村 |
梅村村 | 桶井村 | 台樓村 | 抱前村 | 抱龍村 | 立新村 |
扎南村 | 黑土村 | 布甫村 | 紅塘村 | 塔嶺村 | 文門村 |
過嶺村 | 華麗村 | 以上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
地理環境
位置天涯區位於三亞市中西部,占地面積944平方公里,轄區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09°26′,北緯18°18′。東鄰吉陽區,西與崖州區接壤,南臨大海,北靠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天涯區
氣候
天涯區屬於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1-6月為東北季風期,6-12月為西南季風期。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長夏無冬,秋春相連,陽光充足,蒸發量大,乾濕各半、雨驟旱酷,颱風頻繁,雨急風狂的特點。
年平均氣溫25.4℃,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21.0℃,最熱的六月份平均氣溫28.5℃,沒有嚴重低溫,對農作物生長極為有利。
北部山區年平均降雨量1625.0mm,南部沿海年平均降雨是1279.3mm。降雨季節分布也不均勻,乾濕季節明顯。4-10月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90%,11月至次年3月為旱季。熱帶風暴或颱風平均每年1-2次,年平均蒸發量2266mm,屬於半濕潤半乾旱地區。
全年日照時數多年平均為2518.2小時。常風年平均風速2.7米/秒左右,東風為多。颱風季節為每年6-10月,平均每年影響次數為4.3個。
地形地貌
全鎮範圍內土壤類型主要有山地黃壤、赤紅壤、磚紅壤、燥紅壤、潮砂泥土、濱海砂土、瀦育型田洋土壤等。
天涯鎮(現天涯區),屬丘陵地貌。鎮域地勢呈東高西低狀。東部自北部的何得嶺到南端臨海邊的馬嶺,連續10多座海拔高度300米以上的山嶺,其中中段的雄高嶺海拔高749米,相鄰的幾座山也在600米以上。
西部近臨寧遠河的下游,海拔高度多在100—250米,屬緩坡丘陵地。寧遠河下游的5條小支流發源於本鎮域,形成了幾個寬度不等的溪谷地。
南部地區較平緩,海拔高多在50—100米,幾座200—400多米高(馬嶺)的孤丘低嶺之間,有寬度1—3公里不等的小片平原,開墾為農田。沿海則是海成沙堤和瀉湖。
水文
地下水:天涯區域範圍岩組厚度小於100米,有2~5個含水層,單層厚度一般小於12米,岩組含水層厚度小於40米,單層單位含水量一般1~2升/秒米。
地表水:天涯區域範圍內有主要河流三條。一條為寧遠河的上游;另外兩條分別為六羅水、水蛟溪發源於福萬嶺、大嶺,流經檳榔村、妙林村,最後流入南海。六羅水上游建有福萬水庫和水源池水庫,水蛟溪上游建有湯他水庫。
自然資源
鐵礦
羊欄新村鐵礦,為境鐵礦體,屬貧礦,地質儲量668萬噸,截至2010年尚未開發利用。
位於高峰區的紅石鐵礦,以探明鐵礦石C+D級儲量148.6萬噸,微小型礦床,礦體長216~355米寬為5.65~34米延伸60~120米礦石主要為磁鐵礦,含鐵品味31~46%,該礦規模小,截至2010年尚未開發利用。
大理石礦
大理石分布於高峰鄉的六羅和雅亮、抱坡、羅蓬等地,截至2010年六羅礦區地質部門已經鑽探,C+D級儲量105萬噸。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4年設立天涯區時,擁有人口22萬(不含育才鎮現“三亞市育才生態區”)。 包括原天涯鎮3萬多人,鳳凰鎮6萬多人,河西區13萬多人。[10]
民族
天涯區的主體民族是漢族,有少數民族黎族、回族。
經濟
綜述
鳳凰鎮(現天涯區),2012年底,全鎮地區生產總值49.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產值5.7億元,第二產業產值6.8億元,第三產業產值37.2億元,三大產業產值比為11.4:13.6:75。轄區全口徑地方稅收達17.35億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31.4%,其中旅遊收入達3000萬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37.42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22.25億元;農民年均純收入達8780元,比2011年增長了15.5%。
天涯鎮(現天涯區),2012年,全鎮財政總收入4143萬元。一般預算支出完成3858萬元,同比增支301萬元,增長8%,完成年度預算的110%。其中,基本支出完成1466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3%;項目支出完成2391.6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14%。全鎮組織稅費收入1.5億元,其中稅收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10638萬元,增長51%,超額完成全年稅收任務。全鎮全年完成省市重點項目(含)投資額共132443.8萬元,完成年度投資計畫的167.65%。全年政府投資項目完成投資額2350萬元,其中三間水庫排洪工程及臘田水庫防洪路工程已按計畫完成,完成投資額約900萬元。截至2012年12月底,全鎮人均純收入8640元,較2011年增加1101元,增長率14.6%。
河西區(現天涯區),2012年,全區經濟主要由漁業經濟、旅遊經濟、街道經濟三部分構成,漁業經濟總量占全市漁業經濟總量的80%以上,全區國民生產總值估算為63.29億元,漁業總產量56294.6噸,同比增長9.4%,漁業總產值47806萬元,居民人均收入23000元、勞均收入32000元,分別增加10480元和11132元。
第一產業
鳳凰鎮(現天涯區)2012年,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160萬元;繼續推廣和深化“企業十合作社十農戶”模式。截至12月底,完成冬季瓜菜種植26800多畝;設施農業種植哈密瓜2200多畝;早、晚造水稻生產31000多畝,南繁制種5000多畝,測土配方施肥推廣2000畝,綠色防控10000畝,薄膜覆蓋滴灌種植5000畝,現代機械化插秧3000畝。第一產業產值5.7億元。
天涯鎮(現天涯區),2012年,全鎮早晚造水稻種植面積24000多畝,畝產達600斤,基本滿足農民的需求。全年動員民眾擴種反季節瓜菜13000畝,其中豆角7000畝、苦瓜4800畝。為做好上市瓜菜的質量檢測工作,組織工作人員每周檢測2次,每次檢測樣品30個,每周上報市農業局和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一次,確保瓜菜順利、安全上市。
河西區(現天涯區),2012年,漁業經濟總量占全市漁業經濟總量的80%以上。建立臨時防風碼頭,開闢西、中沙新漁場,組織大噸位漁船追趕漁汛漁情,赴清蘭、七洲、三亞、鶯歌海、呂化等外海漁場作業。
第二產業
鳳凰鎮(現天涯區),2012年全鎮以開展科技下鄉服務為契機,共組織舉辦各種實用科技培訓班35期,培訓農民4800人次。其中,瓜菜生產培訓9期,熱作管理技術培訓8期,畜牧飼養技術培訓3期,瓜菜病蟲害防治培訓15期,“菜籃子”工程基地建設1900畝。第二產業產值6.8億元。
天涯鎮(現天涯區),2012年共完成4條田洋灌溉渠道改造工程,分別為六一水庫渠道上吉令支渠改造工程、文門龍海田洋渠道建設工程、文門田洋加業攔水壩支渠建設工程、華麗田洋超盆支渠建設工程。4項工程全長總計改善灌溉面積800畝,增加灌溉面積120畝。農戶按程式購買農機、農具共219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機39台,小型拖拉機277台。完成“一池三改”46戶。
河西區(現天涯區),2012年實現海洋捕撈從近海捕撈向遠海捕撈,進一步提高漁民捕撈產量,增加效益;加大“科技興漁”的宣傳力度,提高科技水平;幫助養殖戶疏通銷售渠道,拓寬產品銷售市場;認真抓好紅沙漁排的轉產轉業工作。
第三產業
鳳凰鎮(現天涯區),2012年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水蛟小魚溫泉等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檳榔河5A級鄉村旅遊區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面旗幟,不斷發展和壯大的旅遊景點、特色餐飲、手工藝品生產加工等第三產業是全鎮城鎮化的中堅力量。第三產業產值37.2億元。
天涯鎮(現天涯區),2012年第三產業發展迅速,鎮區內有著名的“天涯海角風景旅遊區”,還有南天生態觀光園、蘭花大世界、日出觀光高爾夫球場、紅塘灣高爾夫球場、力村水庫度假區等風景區和休閒旅遊度假勝地。
河西區(現天涯區),2012年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現轄區有家庭旅館268家,比2011年同比增加23家。改造最佳化轄區各社區背街小巷,創辦個體企業,形成服裝、批發、餐飲、工藝品一條街等一批具有旅遊購物特色的街道。
政治
截至2014年12月,天涯區現任領導如下:
區委書記:張可
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向奮
人大常委會主任:莫壯麗
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樹清
副區長:馮霖川、蔡永書、張守讓、海斌、鍾祥濤
交通
天涯區中心至三亞市10公里,至海口市283公里。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在天涯區域內。海榆西線(G225)、環島西線高速公路、海南西環鐵路從轄區北部東西向通過,環島西線高鐵規劃從轄區北部穿過,南北向縣道X827從鎮區中間穿過。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原河西區(現天涯區)2009年,全區有中學、國小、幼稚園共57所,其中普通中學4所,國小10所,幼稚園42所,職業中學1所。屬區管的國小7所,中學1所,在校學生6378人,教職員工289人。國小入學率100%,國小升國中率100%,國小、國中生在校鞏固率100%。
原天涯鎮(現天涯區)2012年,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青少年入學率為99.5%,普九教育各項指標全部達標。全年鎮財政共撥付了27萬元扶助鎮區178名高校入學特困生,幫助他們進入高等學校就讀。
原鳳凰鎮(現天涯區)2012年,全鎮轄區內共有學校21所,其中民辦學校1所,初級中學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國小16所,教學點3個。加快校舍改造,消除危房和缺舍問題,投資興建教室校舍等一批學校教育基礎設施,購置教育教學設備一批。落實“三免一補”政策,從制度上進一步規範學校收費行為。2012年,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青少年入學率為99.5%,普九教育各項指標全部達標。全年鎮財政共撥付了27萬元扶助鎮區178名高校入學特困生,幫助他們進入高等學校就讀。
社會保障
2012年,原河西區(現天涯區)全年共轉移739名城鎮居民到市區的各個賓館酒店、小手工業等行業就業,推薦2817名新增勞動力和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安置社區公益性崗位540名。對下崗職工、大中專畢業生、社會青年、婦女等群體,提供創業培訓指導、小額擔保貸款、開業指導和創業後跟蹤幫扶等服務,帶動了3000多人實現再就業。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4萬多人、徵收醫保費267.626萬元、參保率61.73%。完成城鎮居民養老申報1.15萬多人。全年共有6.2萬人領取財政補貼,發放金額3740多萬元。重大節日走訪慰問優撫對象、低保戶、困難戶、空巢老人等民眾。全年共發放低保金752萬元;為西島困難居民發放危房改造補貼306萬元;為72戶困難民眾辦理臨時困難救助和醫療救助;全年共發放補貼124萬元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為社區聘請法律顧問18名,定期到社區坐班,免費為居民提供各類法律諮詢和法律意見。截至10月底,開展法制宣傳活動87場、法制講座50場,解答諮詢1276件(次),出具法律意見書107份,受理矛盾糾紛161起,調解率為95%。截止11月8日,信訪總量為87件,辦結78件,正在辦理9件。
2009年,原鳳凰鎮(現天涯區)全鎮完成四期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共培訓學員486人,完成年培訓任務的123%,就業率達85%,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達2016人。投入資金234萬元,實現民房改造扶貧攻堅任務117戶,完成全市下達任務的100%,完成防震建房120戶。為重點優撫對象解決生活困難分期分批發放3萬元補貼,為高峰敬老院解決生活困難支出3萬元。全鎮享受農村低保人員共635戶2431人,發放低保金774.7萬元。發放失地生活保障金650.75萬元,受益人口達595戶3173人。發放優待金10.56萬元,撫恤金6.85萬元。
2012年,原天涯鎮(現天涯區)全鎮做好農村救助、養老工作,提升各項社會事務服務水平。全年全鎮有454戶1977人被確定為低保戶;五保戶54人,發放供養金30.8萬元;復員軍人16人,發放撫恤金8.6萬元;長壽老人(80歲以上)305人,共發放資金51.24萬元;發放救濟糧(大米)181噸,救濟糧款36萬元;發放救濟物質1000件;特困醫療救助5人,發放2.2萬元,特困臨時救助及大病救助等131人,發放救濟金33.4萬元。
醫療衛生
2012年,原河西區(現天涯區)全區18個社區設立計生服務室5個,區計生專乾94人,聘用446名計畫生育信息員,成立14個流動人口計畫生育協會,935個誠信計生小組,共有9926戶已婚育齡家庭簽訂了《誠信計生協定書》。發放物質獎勵9660份,總計179.676萬元。流動人口登記、已婚育齡婦女登記、出生人口登記、證件辦理登記等實行電腦管理制度,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步入規範化、科學化管理軌道。全區18個社區不斷完善綜合管理,倡導均等服務,深入推進流動人口“一盤棋”格局建設,進一步提升服務輻射力,提高計生家庭幸福指數。最佳化機制保障,投入計生工作經費703萬元,落實各種手術1061例,其中結紮84例,上環887例,人流82例。符合法定生育率91.13%,人口出生率為16.61‰,出生人口性別比114.01,徵收社會撫養費139.1306萬元。
2012年,原鳳凰鎮(現天涯區)全鎮轄區內共有中心衛生院2間,醫療衛生村村通得到進一步普及。全年完成防疫“八苗”接種率並達到國家標準,組織開展滅“四害”活動5次,發放瘧疾蚊帳39個自然村。在傳染病管理工作中,出版健康教育專欄12期,發放宣傳圖2000張,宣傳冊530本,網路疫情上報6例。
2012年,原天涯鎮(現天涯區)全鎮轄區加強孕情跟蹤管理服務,按照國家《計畫生育服務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建設鎮計生服務,服務所現全面開展計畫生育基本項目的免費服務,為全鎮6000餘名廣大育齡婦實行優質技術服務創造了良好環境,全年共免費為1865人/次婦女查環查孕查病;共組織下村開展“三查”四次,重點檢查對象625人參加;堅持以人為本,依託婚育新風進萬家、關愛女孩等宣傳載體,豐富宣傳內容,促進宣傳工作再上新台階。全鎮總人口35728人,其中已婚育齡婦女6372人,占總人口的17.83%;落實各項避孕節育措施5058人,長效避孕節育措施落實率為83.72%;2012年性別比128.4,出生率15.47‰,符合法定生育率94.5%。
風景名勝
天涯海角風景區
天涯海角風景區位於天涯區的馬嶺山腳下,距三亞市區約26公里。其前海後山,風景獨特。步入遊覽區,沙灘上那一對拔地而起的高10多米,長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赫然入目。兩石分別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樣,意為天之邊緣,海之盡頭。“天涯海角”就是由此得名的。
西島
西島又名玳瑁島,西瑁島,位於三亞灣國家自然保護區內,全島面積2.8平方公里,居民3千多人口,世代打漁為生,是海南省沿海僅次於大洲島的第二大島嶼。
椰夢長廊
三亞灣濱海大道——“椰夢長廊“與三亞市區連線,交通便利。其沙灘坡度平緩,海水清澈見底。冬可避寒、夏能消暑,是以熱帶海洋風光,中國傳統文化、南國民族風情為特點的國際一流避寒和休閒度假勝地。
三亞灣
三亞灣,位於三亞風景群的核心,銀色海灘伴著蔚藍海岸伸展,與三亞城區完美相融。三亞灣度假區東起三亞港,是三亞最大的海灣,二十里長的濱海大道依灣綿延,椰樹成林西行延伸至天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