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來源
金湯橋原為浮梁舟橋,由13條木船聯綴而成,橋面鋪設活動木板。初名鹽關浮橋,俗稱東浮橋。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青州分司孟周衍詳請鹽院鄭禪寶營造,故又稱孟公橋。到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10月,因鋪設從東浮橋至東站有軌電車路軌,由津海關道和奧、意租界領事署及比商天津電車電燈公司合資改建為永久性的鋼樑鐵橋,存留至今。原來也是用電力啟動的開合橋,1970年第二次大修時,開啟設備才被拆除。
2005年金湯橋再次重修,恢復了開啟功能。
歷史
天津金湯橋位於海河之上,始建於1906年,是天津最早、也是目前國內僅存的三跨平轉式開啟的鋼結構橋樑。在著名的平津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集中5個軍組成東西兩個突擊集團對天津守敵發起總攻,於1949年1月15日凌晨5時,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因此金湯橋成為象徵天津解放的標誌性建築。為保護具有文物和歷史紀念雙重價值的這座橋,近年來天津市按照海河綜合開發的整體要求,在恢復設計原貌的基礎上對橋樑進行了加固整修,恢復了開啟功能。同時在橋兩頭新建了鋼結構的玻璃引橋,在兩岸建設了主題性公園——會師公園。
在著名的平津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集中5個軍、22個師約34萬人組成東西兩個突擊集團對天津守敵發起總攻。西突擊集團由38軍、39軍、43軍128師組成,自西營門突破;東突擊集團由44軍、45軍組成,自民族門、民權門突破,兩集團同時向金湯橋挺進。1949年1月15日凌晨5時,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因此金湯橋又成為象徵天津市解放的標誌性建築。
具有文物和歷史紀念雙重價值的金湯橋,經過百年的使用,橋樑局部構件嚴重鏽蝕損壞。按照海河綜合開發的整體要求對金湯橋在恢復設計原貌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固整容,並恢復了開啟功能。同時,橋兩側新建了鋼結構的玻璃引橋。
1949年1月2日,東北野戰軍天津前線指揮部召開了作戰會議,根據天津的地形和守敵布防特點,前線總指揮劉亞樓部署了“東西對進,攔腰切斷,先南後北,先割後圍,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東西對進的會師地點就是以金湯橋為中心的海河上下游地區。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時,人民解放軍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向國民黨守軍發起總攻擊,打響了解放天津的戰役。經過一番激戰,在突破外圍城防後,於15日凌晨5時30分,東西對進的人民解放軍在金湯橋會師,鮮艷的紅旗插上了橋頭,完成了“攔腰斬斷”作戰目標,切斷了國民黨守軍的南北聯繫,打亂了其作戰部署,徹底動搖了國民黨守軍的信心。人民解放軍勝利會師於金湯橋成為全殲守敵的關鍵,金湯橋就此成為了天津獲得新生的起點。
所獲榮譽
2018年1月,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