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宗旨
為促進與繁榮少年兒童文化藝術事業蓬勃發展,以“一切為了孩子”為宗旨,用文化藝術形式陶冶少年兒童情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高雅藝術,構建功能齊全的校外教育基地,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帶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兒童公益事業,致力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努力把青少年培養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同時,面向21世紀,通過與各國兒童的交往,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歷史沿革
(一)籌備創建(1992-1993)1992年,天津市一群從事民眾文化的工作者們,面對天津市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工作的現狀,策劃了“華夏未來”天津市少年兒童文化藝術節,成為第一次出現民間發起,社會聯合,企業支持,政府牽頭的大型少兒藝術活動。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反響,多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德藝雙馨的專業文藝工作者呼籲將這次盛宴變成一種新型的社會組織——天津市華夏未來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應運而生。
(二)正式落成(1993-1994)
1993年4月26日,在市幹部俱樂部南樓小劇場,天津市華夏未來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在這裡誕生了。方放同志被推舉為首任會長。從這一刻起,華夏未來人克服重重困難,從四平東道的地下室,踏上了偉大的“華夏未來”征途。1994年,睦南道兩間平房成為華夏未來的指揮陣地。
(三)飛速發展(1995-2001)
1995年,在黨和政府的關心與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一場解決華夏未來發展瓶頸的攻堅戰打響,華夏未來擁有了自己的場館,體院北那棟三層小樓。這是“華夏未來”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的第一個奇蹟,也是“華夏未來”人建造的第一個屬於自己的“少兒藝術基地”。
(四)融合擴大(2001-2005)
隨著華夏未來的培訓、演出和各項活動的不斷擴大,市委、市政府領導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實際需要出發,批准興建華夏未來少兒藝術中心。2001年7月20日舉行了華夏未來少兒藝術中心新廈的開工奠基儀式。經過多方努力,2002年6月1日,“華夏未來”迎來了她的第二次輝煌時刻——一期工程落成,總建築面積15048平方米,成為孩子們學習藝術、展現才華、提高素質、對外交流的示範基地。
(五)穩步前進(2005-至今)
2005年10月29日,二期工程開工奠基儀式舉行。2006年6月1日兩萬平方米的二期工程竣工,9月5.32萬平方米的兒童主題公園對外開放,華夏未來一步步建設成為少年兒童素質教育和國際意識教育的重要基地。
組織架構
華夏未來文化藝術基金會是整個華夏未來團隊的領導機關,華夏未來少兒藝術中心是在基金會領導下的統攬全局的辦事機構,服務少年兒童,適應少年兒童多種需求及未來發展變化趨勢的,融國際性、教育性、知識性、技能性、藝術性、趣味性、體驗性、拓展性為一體,是現代化青少年文化藝術的活動陣地。下設華夏未來教育集團、文化發展集團,形成了完整的少兒公益活動、品牌教育、文化產業全面發展的鏈條。特色公益活動
1、殘疾兒童藝術節
關愛殘疾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2003年華夏未來發起舉辦了首屆華夏未來殘疾兒童藝術節,每年舉辦一屆,至今已成功舉辦8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並得到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天津市殘疾人聯合會、市教育委員會、市文化局、市慈善協會、天津信託投資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本市20餘所特教學校及殘疾兒童福利機構以及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台地區40餘所特教學校的積極回響,幾萬人次殘疾兒童參與。
2010年,在第二十個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殘疾兒童藝術節擴展至全國,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天津市政府聯合主辦,天津市華夏未來文化藝術基金會和天津市殘疾人聯合會共同承辦的首屆中國殘疾兒童藝術節於5月16日至5月30日在華夏未來少兒藝術中心舉行。藝術節以“生命·陽光”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台地區56所特教學校及殘疾兒童福利機構的2000餘名殘疾兒童參與藝術節。藝術節期間舉行了大型開、閉幕式,殘疾兒童藝術作品比賽暨展覽,關愛農村殘疾兒童,殘疾兒童藝術作品展賣會等活動。五個藝術作品獲大獎的殘疾兒童還應邀在“六一”之際,將作品送往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館參展。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人民日報》、《天津日報》、《今晚報》、天津電視台、天津電台等各新聞媒體對活動進行了祥實的報導,藝術節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
藝術節的成功舉辦得益於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支持。市委書記張高麗,市委副書記、市長黃興國,中國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王新憲,市政協主席邢元敏,市委副書記何立峰,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肖懷遠,中國殘聯黨組副書記、常務副理事長王乃坤,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散襄軍,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書記苟利軍,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段春華,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潤蘭,副市長只升華、張俊芳,市政協副主席俞海潮、田惠光,市政府秘書長李泉山,老同志張再旺、吳振、劉晉峰、楊志華、石堅、肖元、何國模、錢其璈、李長興、陸煥生、王鴻江、黃其興、張好生、曹秀榮、韓恩甲,老同志、華夏未來基金會理事長方放等各級領導都先後來到孩子們身邊問寒問暖,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鼓勵他們自強不息、拼搏向上,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成長道路。
2、新農村 新文化 新兒童
2007年4月1日,“新農村、新文化、新兒童”工程啟動儀式在華夏未來少兒藝術中心舉行,這項活動由市文化局、華夏未來基金會和天津市農村合作銀行共同主辦。市委副書記、華夏未來基金會名譽主席邢元敏出席,啟動農村兒童“幸福快車”,向“幸福大使”授“歡樂金鑰匙”。副市長張俊芳,市政協副主席曹秀榮,老同志陸煥生出席啟動儀式。華夏未來基金會理事長方放致詞。
“新農村、新文化、新兒童”工程自2007年相繼在靜海縣團泊鎮團泊村、寶坻區新安鎮、西青區王穩莊鎮小泊村等郊區縣建立起12個“鄉村同樂園”,向當地少年兒童捐贈電視機、電腦、兒童圖書和多媒體出版物,將城市文化、藝術、教育方面的優勢資源傳遞給農村廣大青少年。“歡樂幸福快車”、“學前教育教學成果展”等活動使近萬名農村少年兒童受益,拉近了市區兒童與農村兒童的距離。
2010年華夏未來與天津市農村合作銀行再攜手將“新農村、新文化、新兒童”工程引向深入,共建“漂流圖書角”,並先後走訪了津南區、北辰區、西青區、寶坻區以及靜海縣、寧河縣、薊縣等9個涉農區縣的30個幼稚園,行程2260公里,捐贈圖書12000冊,受益兒童5662人,為孩子送去種類豐富的圖書,將知識與歡樂帶給他們。“新農村、新文化、新兒童”工程讓農村兒童與“華夏未來”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農村、和諧文化,充分利用城市文化、教育、藝術資源做出了貢獻。旨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農村、和諧文化,促進城鄉教育文化事業協調發展。
3、尋找美麗的中華
“尋找美麗的中華”青少年社會教育主題系列活動圍繞中華風光、中華文化、中華人物、中華精神等舉辦主題徵文、書法、繪畫、攝影比賽,讀書等系列活動。
作為“尋找美麗的中華”天津市系列活動的“尋找美麗的天津”,圍繞繪畫、攝影、徵文、兒歌比賽,海河文化游,講述家鄉的故事,尋訪歷史文化名人、地方戲曲、泥人張彩塑、楊柳青年畫、地方小吃等主題,通過尋找美麗的天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每一個青少年的自覺追求,以實際行動努力學習踴躍投身於天津的發展建設。讓孩子們通過尋找,回歸自然,洞察社會,感悟人生,升華境界,明確方向,肩負使命。
4、農村藝術教師免費培訓班
為繁榮和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推進教育創新,農村藝術教師培訓班作為華夏未來基金會的傳統公益活動,每年舉辦一期,免費培訓來自天津市12個涉農區、縣的中國小和幼稚園的藝術教師。十餘年,已有600餘名農村中國小及幼稚園教師參加培訓,輻射農村近300所學校。華夏未來基金會還專門組織部分藝術教育工作者赴大港、漢沽、津南、武清、靜海等區縣進行現場授課和輔導,取得了明顯成效。
此外,西部校外藝術教師研修營的舉辦更是為西部校外教育事業的發展開闢了嶄新空間。農村教師免費培訓班由此擴展到全國,特別是西部欠發達地區,讓那裡的教師一樣能獲得藝術家和專家的親授,服務於每一個農村娃娃。
在培訓班中,來自西藏、新疆、青海、甘肅等地的學員在著名舞蹈家陳愛蓮等一大批藝術專家的精心指導下,接受了音樂教學法、合唱指揮、即興伴奏、聲樂示範教學、民族舞、拉丁舞、美術創作等藝術專業訓練。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員的藝術專業知識和表演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學員在感慨大開眼界、受益匪淺的同時,也表示要加強地域間藝術教育工作的交流溝通,使素質教育真正紮根於西部,紮根於邊遠地區,讓廣大農村少兒同樣享受高水平的藝術教育培養。
5、“雙百”免費音樂會
(藝術精品進百校、雙周免費音樂會)

1996年初,為開展天津公益文化活動,華夏未來基金會率先舉行“百場免費音樂會”活動。首場音樂會上,眾多藝術家同台為孩子們獻藝、講解,主辦者的良苦用心,讓家長深深為之感動。此後,“百場免費音樂會”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教師支持、家長高興、孩子喜歡,本市各專業、業餘藝術院團積極回響,先後有2000餘名演職人員在華夏未來少兒藝術中心露天舞台、劇場或深入中、國小為小觀眾義務奉獻高雅藝術。
(1)中、小學生雙周免費音樂會華夏未來基金會自1999年每年堅持舉辦26場免費音樂會,即每個雙周的周末都為全市中、小學生舉辦不同主題、不同形式的免費音樂會。相繼舉辦中國京劇經典片段交響音樂會、史特勞斯作品賞析會、小提琴中外名曲音樂會、“金蛇狂舞鼓樂歡”民樂金曲音樂會、“華麗低音家族”管弦樂金曲音樂會、美國鋼琴家馬克·戴米施獨奏音樂會等音樂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讚譽。
中、小學生雙周免費音樂會連續舉辦11年,300餘場高水平、高質量的音樂會累計觀眾達十萬人次,新華社、人民日報、天津日報、今晚報、天津電台、電視台等新聞單位都報導過音樂會的訊息和盛況。
(2)藝術精品進百校為弘揚民族文化,普及高雅藝術,促進素質教育,華夏未來基金會聯合市教委、市文化局推出“藝術精品進百校”百場免費演出活動。
藝術精品進校園活動,是華夏未來百場免費音樂會後,文化屆、教育界為全市大、中、小學生辦的又一件好事、實事。市文化局組織市屬所有院團藝術家們以及天津藝術學校、華夏未來少兒藝術團等千餘名演員演出百場,行程近萬公里,觀眾達百萬人次。參加演出活動和新聞報導的全體演職員、新聞記者和工作人員團結協作、艱苦奮鬥、盡職盡責、無私奉獻,以滿腔的熱情、精湛的技藝、優良的作風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並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6、中、小學生第二課堂
為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達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華夏未來基金會發揮校外教育管理體系資源優勢,從2002年啟動以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第二課堂”,並被列入基金會為全市少年兒童承諾的八件實事。
幾年來,由天津市精神文明辦、南開大學、天津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以“八榮八恥永牢記”、“中華文明讓你明白做中國人的驕傲”、“民族精神代代相傳”、“艱苦奮鬥是我們的優良傳統”等不同內容為主題,向全市幾十所重點學校的萬餘名師生授課,為全市萬餘名中、小學生開辦了一個精神健康課堂。
7、少兒藝術大賽-藝海覽勝
天津市少兒藝術大賽暨華夏未來“藝海覽勝”系列少兒藝術展示是華夏未來基金會堅持每年舉辦的傳統公益項目。包括舞蹈、聲樂、西樂、民樂、鋼琴、小提琴、曲藝、戲曲、朗誦、書畫十大類比賽項目。
通過此項活動,一批批藝術小童星脫穎而出,一批批特長生被輸送到國家和本市的藝術院校讀書深造,一批批獲獎小選手代表天津在全國藝術比賽上屢獲佳績。同時,比賽對於小選手們豐富知識、增加修養、培養自信心都大有裨益。
8、溫暖獻愛嬰健康寶寶大賽
為呼籲社會、家長和所有的人都來關心、理解、熱愛孩子,為中華民族未來一代的健康成長而獻出愛心,1993年,由今晚報社、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所、華夏未來基金會和升揚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升揚’93天津健康寶寶評選活動舉行。活動內容以指導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為中心,邀請了我市著名專家為入圍寶寶進行義務查體,設立專家熱線,舉行嬰幼兒醫療、保健、心理、營養等方面的諮詢。與此同時,還舉辦了大型嬰兒系列用品展銷、在兒童醫院開闢“愛嬰病房”。
此後,連續17年的溫暖獻愛嬰活動共有幾萬人次寶寶參與,千名寶寶獲“健康”、“活力寶寶”稱號。全社會齊心協力共同創造了一個讓孩子們健康成長的環境,培育出了一代體魄健壯、智力發達、品德良好的接班人。17年的賽事,為童年增添了色彩、為孩子們提供了舞台,為天津的0至6周歲嬰幼兒健康成長做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
9、敬老節
自2003年重陽節開始,華夏未來基金會開始舉辦每年一屆的敬老節。祝賀戴愛蓮從藝80年舞蹈晚會、朝霞映風采“大型騎行活動”、“天之錦”笑口常開國慶相聲晚會、懷舊歌曲演唱會、“祝您長壽”慰問敬老院專場晚會、“老少同樂”筆會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
此後,華夏未來每年都堅持舉辦敬老節活動,為老年人提供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舞台,在全社會掀起“敬老、愛老、助老”的高潮。
10、夏日文化廣場
為豐富夏日民眾文化生活,創建和諧社區,作為基金會每年為天津市少年兒童辦的八件實事之一的“夏日文化廣場”活動旨在讓基層社區百姓參與到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濃郁的文化氛圍。
華夏未來夏日文化廣場不斷完善豐富,給市民帶來樂趣的同時,也使華夏未來成為一個絢麗繽紛的歡樂空間。歌舞廣場、文化廣場、戲曲廣場、競技廣場、知識廣場、民俗廣場、精品廣場等不同主題、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讓消夏納涼的市民在欣賞到了老少服裝展示,民族器樂演奏,武術和跆拳道表演,文明禮儀、科普安全知識競賽,民皮影戲、木偶劇表演。此外,夏日文化廣場每周末舉辦的“和諧社區行”,活躍了社區居民業餘文化生活。
2005第十三屆夏日文化廣場吸引了天塔地區8萬社區居民參加,2008夏日文化廣場又開展了以奧運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第十五屆夏日文化廣場,還榮獲政府最高獎——國家群星服務獎。
11、“老師,您好!”音樂會
1994年9月10日,第一屆“老師,您好!”音樂會誕生了。此後,華夏未來的師生年年將音樂會列入全年的重點排練計畫,精心安排。每年都將高質量的音樂會獻給老師們。
身著節日盛裝的小演員們滿含深情地為辛苦耕耘、默默無聞地為教育事業做出積極貢獻的園丁們演出了大提琴齊奏《節日歡慶》、《同一首歌》,舞蹈《點燃明天》、《鼓韻》以及獨唱《姑娘的秋波》等在全國及本市少兒民樂、歌手大賽中的各類獲獎節目,孩子們用自己的藝術才華及表現形式表達對老師真摯的敬意。
“老師,您好!”音樂會是華夏未來文化藝術基金會多年來堅持舉辦的一項傳統活動,也是天津市慶祝教師節活動的一個亮點,倡導了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12、綠色網路工程
華夏未來基金會在全國率先啟動“綠色網路”工程,創辦華夏未來網、天津兒童網、U咪兒童城,完善青少年綠色網路工程。
2009年5月31日,中共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黃興國同志啟動了天津兒童網。至此,全國地域性專業兒童入口網站開通。網站涵蓋了10大板塊,近100餘個欄目,是專為0-12歲的少年兒童提供全方位線上教育、學習、休閒、娛樂和資訊服務的綠色健康網路平台。優咪童城是一個孩子與家長互動的社交網路,是專屬於兒童和家長的開心社區。通過它孩子可以與朋友、同學、老師保持更緊密地聯繫,及時了解他們的動態,與他們分享生活和快樂。
網站開通以來,優咪童城、天津兒童網為小會員們準備了150餘個好玩兒的線上、線下活動,“優咪好友節”、“IQ達人”、“金鏡頭”最上鏡寶寶網路評選、網路廟會、愛鳥日活動、爸媽公益講座等,讓家長與孩子、孩子與老師、老師與家長拉近了距離。
如今,優咪童城和天津兒童網會員近六萬人,覆蓋全市近百所國小和幼稚園。線上、線下活動參與人次超過20萬,網站點擊率突破1500萬!這對一個剛剛成立一年的網站來講,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13、“一起穿新衣”愛心助困手拉手行動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的指示精神,幫助未成年人用實際行動落實“八榮八恥”的基本要求,引導少年兒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由今晚傳媒集團、市慈善協會、華夏未來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一起穿新衣”愛心助困、助殘手拉手行動受到全社會廣泛關注。幾年來,“一起穿新衣”活動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社會各界踴躍捐物。孩子們熱心踴躍捐贈衣物、玩具、文具、書籍,將愛心傳遞給殘疾小夥伴。
2008年春節前,為了讓四川災區的孩子們像其他孩子一樣穿上溫暖漂亮的新衣服,華夏未來基金會聯合今晚報、渤海早報、電台音樂台及重慶市少年宮、四川省成都市青少年宮、四川省綿陽市少年宮、陝西省西安市青少年宮共同舉辦“過年了!和災區小夥伴一起穿新衣”主題活動。愛心傳遞活動行程5800公里,跨越陝西省、四川省和重慶市,將天津市民捐贈的1516件過冬新棉衣分別送往陝西省漢中市寧強一中、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都江堰市大觀九年制學校、重慶市梁平縣禮讓中心國小等7所國小、2所中學,讓災區的孩子們溫暖過年。
此外,華夏未來以多種形式推動全社會關注殘疾兒童和困難群體,先後向孤殘兒童捐款、為殘疾兒童及困難家庭子女發放助學金、學習用品,常年資助困難學生及我市特教學校學生進行免費藝術培訓,被社區評為“好鄰居單位”。每年都組織慰問團深入兒童福利院、特教學校,將愛心傳遞給每位孤殘兒童。
2000年至2010規劃綱要
一、少兒藝術教育工作
1、完成華夏未來少兒藝術教育系列教材,實現向全國出版發行。
2、籌建華夏未來文化教育產業集團。以幼稚園、國小、中學及大學為主體、開發品牌,促進發展。
3、鞏固充實華夏未來少兒藝術教育網路,實現華夏未來少兒藝術網路化,建設華夏未來遠程教育工程。
4、結合華夏未來少兒藝術教育的實踐,組織專家學者進行少兒藝術教育及美育教育的科研活動,確定2至3個課題,寫出帶有指導性的研究成果。
二、擴大對外交流、創建國際少兒文化交流中心。
1、舉辦華夏未來在國際、國內形成國際品牌效應的賽事和交流演出。逐步把華夏未來少兒藝術中心辦成國際少年兒童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2、打造精品少兒藝術團,以精品節目參加國際、國內交流演出和比賽,把華夏未來少兒藝術團辦成享譽海內外的名牌少兒藝術團體。
3、興建華夏未來國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