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交響組曲《天方夜譚》(《舍赫拉查德》(Scheherazade)),這一組曲取材於著名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譚》)。
作曲家裡姆斯基·柯薩科夫曾經在沙皇海軍中擔任軍官,因此漂泊四海,在中年之時已有豐富的遊歷。而交響組曲《舍赫拉查德》又名《天方夜譚》的靈感,即是來自於他心中對於東方神話般的印象。
作者在初版總譜上介紹了原作的梗概:古代阿拉伯的蘇丹王沙赫里亞爾專橫而殘酷,他認為女人皆居心叵測而不貞,於是他每天娶一位新娘,次日便處死。機智的少女山魯佐德(又譯“舍赫拉查達”)嫁給這位蘇丹王之後,在當夜給蘇丹王講了一個離奇生動的故事。第二天,這個故事正講到關鍵之處,被山魯佐德的故事所深深吸引的蘇丹王,為了繼續聽下去,破例沒有處死山魯佐德這位新娘。之後,山魯佐德又以同樣的方式給蘇丹王講了一連串的動聽故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個夜晚……最後,蘇丹王被山魯佐德的故事所感化,終於徹底放棄了殘酷的念頭,決心與山魯佐德白頭偕老。
這部音樂作品由一些阿拉伯東方的畫面和形象交替組成,其中有的是風俗性的趣聞,有的是幻想性的大自然景色或愛情的場面;有時充滿熾熱的激情,有時則是細膩、溫柔和靜觀的抒情詩。所有這些都以詩意為其基調,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敏銳感情,散發出東方神話故事的芳香……
在這首作品初版時,作者給全曲四個樂章寫下了四個標題:第一樂章:《大海與辛巴達的船》,第二樂章:《卡藍德王子的神聖故事》,第三樂章:《青年王子與公主》,第四樂章:《巴格達的節日:辛巴達的船撞上立有青銅騎士的峭壁》。但後來作者為了不讓太具體的標題束縛欣賞者的想像,便在以後的幾次再版中,把四個樂章的標題刪去了。
作品賞析
第一樂章《大海和辛巴德的船》
辛巴德是一個有各種奇異經歷的勇敢航海家,他多次出海遠航,觸礁沉沒,但卻死裡逃生。
第一樂章中,作曲家著力表現無邊大海的各種變化奇幻的景象。通過大海主題和配器、織體的各種音響,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樂曲採用了無展開部的奏鳴曲式,在序奏中首先呈現的是威嚴而冷酷的蘇丹王主題。此曲由三支長號和一支大號主奏,雄渾陰沉,帶有宣敘調特點,接著由獨奏小提琴奏出了舍赫拉查德的第二主題,帶有阿拉伯音樂風格的東方音樂特有的嫵媚色彩的鏇律,表現了舍赫拉查德聰慧柔美、委婉迷人的性格,與蘇丹王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兩個主題在全曲中多次變化再現,在不同場合表現了不同內容和不同音樂形象。中提琴、大提琴不斷反覆的伴奏音型,帶有較強的波動感,描繪了起伏動盪的海浪。
在這背景下,蘇丹王的主題演變成大海主題,成為奏鳴曲主部主題:這是個寧靜、平和的主題,仿佛可見到辛巴德的船在粼粼波光的海面上飄然滑行。接著長笛奏出柔和的辛巴德主題:接著,小提琴獨奏再現舍赫拉查德主題,通過變奏使原來寧靜的主題逐漸變得激動不安,預示著大海在騷動,暴風雨將來臨,以及辛巴德與海浪搏鬥的驚險場面。進入再現部後,大海主題呈現出劇烈、不安和動盪,描寫了狂風巨浪的肆虐。最後樂曲再現,重現大海主題和副部主題,在漸趨平靜的氣氛中,辛巴德的小船平穩地漸漸遠去。
第二樂章《卡倫德王子的故事》
“卡倫德”意思是靠施捨為生的遊方僧。這一樂章又名《僧人的故事》。樂章開始,獨奏小提琴奏出舍赫拉查德主題,仿佛她又開始講述一個王子扮成乞丐的奇異故事。大管悠閒地奏出卡倫德王子的主題:這個主題經過多次不同樂器、不同色彩的配器,表現了王子遭遇各種不同經歷,中間部是富有戲劇性的充滿刀光劍影的格鬥場景。長號奏出飽滿、有力的號角性音調:隨後幾個主題交錯,在發展中多次出現主題動機,展現了激烈的戰鬥情景。最後再現卡倫德王子主題的四次變奏,在雄壯有力聲中結束第二樂章,低音部蘇丹王主題隱約出現,似乎在讚嘆。
第三樂章《王子與公主》
這裡是無展開部的奏鳴曲形式,採用了具有阿拉伯風格的深情、溫柔、優美的鏇律。表現王子的主部主題,以及刻畫了王子溫柔、文雅的形象。表現公主形象的副部主題輕盈、委婉、柔美,具有東方舞曲風格,王子與公主主題(主部與副部)交織在一起,向人們展現了一副愛情畫面,王子主題曲由弦樂奏出。展現了公主婀娜、嫵媚、輕柔的舞姿。這兩個性格相近的主題,經過多次變奏,交替發展、纏繞,烘托出公主優美的舞姿和王子的熱烈深情,最後以王子主題再現木管樂器流暢、輕巧的下行,輕輕地結束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巴格達節慶等》
這個樂章描繪兩個情景:一是巴格達節日的歡樂場景,二是巨浪濤天的大海。第一部分以狂歡性的舞蹈、快速節奏型的主題,表現了五光十色巴格達歡樂的節日氣氛。
節日氣氛走向高潮時反覆出現了與卡倫德王子主題相關的樂句:把斑斕多彩的節日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接著又出現公主主題,經過充分展開,達到歡騰高潮,突然樂曲情緒變化,出現了大海主題,在起伏不停的海波節奏型襯托下,長號、大號用力再現蘇丹王主題:這兩個主題交織發展,又再現了巴格達節日歡樂的氣氛,達到狂熱的高潮時,音樂突然停止,發出一聲巨響,暗示著辛巴德的船撞到了岩石上,沉沒在茫茫大海中。樂曲氣勢漸弱,小提琴奏出嗚咽似的大海主題,辛巴德小船主題也再次浮現出來:仿佛是對辛巴德這位勇敢航海者的回憶。
最後由小提琴獨奏的舍赫拉查德主題出現,喻意故事講完了,而蘇丹王的主題也變得溫和,被舍赫拉查德感化了。大海平靜了,全曲在獨奏小提琴緩慢的餘音和木管樂器微弱的和弦中結束。
作者簡介
尼古拉·安德烈耶維奇·里姆斯基-柯薩科夫(Nikolai Andreivitch Rimsky-Korsakov,1844-1908),俄國作曲家。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受到家庭音樂氣氛的薰陶。
1856年,進入彼得堡海軍士官學校,並認識了巴拉基列夫,得到他的賞識,在他的指導下進行創作,以後成了“強力五人集團”的主要成員。在鮑羅丁、穆索爾斯基、達爾戈梅斯基死後,他為他們的作品續完未竟之稿,改稿、校訂或配器,為整理朋友們的作品做了大量的工作;1871年起,他被彼得堡音樂學院聘為教授,在培養學生、著書立說、社會活動等方面都成績卓著。
代表作有十五部歌劇。此外,交響樂作品也很有名,如音畫《薩德科》、組曲《安塔爾》、《天方夜譚》和《西班牙隨想曲》等。
經典錄音
1、RCA 弗里茨·萊納 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09026-60875-2)美國第一版
2、RCA LIVING STERE0弗里茨·萊納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09026-68168-2)美國第一版
3、PHILIPS 孔德拉申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PHCP24032)24/bit日本限量版
4、PHILIPS 孔德拉申指揮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400 021-2)德國第一版
5、EMI 羅斯特羅波維奇指揮巴黎管弦樂團( 5 65715 2 )
6、EMI 比徹姆指揮皇家愛樂樂團(5 66998 2)(比EMI老版音效要好很多)
7、DECCA 安塞美指揮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443 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