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過程
精心策劃,張藝謀送點子
大型歷史文化片《天府的記憶》由成都市市委宣傳部、市廣電局與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聯合製作。據該紀錄片製片人錢濱介紹,關於成都文化與歷史的紀錄片不少,但大都是點到為止,缺乏對成都3000多年歷史的總體梳理與歸納。此時,宣傳片《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的導演張藝謀的這句話打開了思路。很快,紀錄片主線被確定為系列地梳理成都歷史文化,在過去的歷史中挖掘新意,尤其關注歷史對現實的積極意義與啟示。片名定為《天府的記憶》,取意“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七易其稿,精益求精
考慮到該片的品質與市場,成都電視人決定與中央電視台海外交流中心聯合打造《天府的記憶》。2004年6月,由總編導、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副主任尹力帶隊的30多人的拍攝隊伍進入成都。當年5月,有成都活字典之稱的袁庭棟開始動筆撰稿。兩個月後,袁庭棟先生拿出9集的初稿,7月下旬完成第二稿,劇組審定後決定讓原山東作協副主席李延國加入撰稿。與袁庭棟討論了7天之後,李延國開始了第三稿的創作。據悉,《天府的記憶》共創作了7稿才最終完工。結束了兩個月的拍攝後,專題片在北京開始長達5個月的後期製作。最後,影片由歷史資料、拍攝素材和三維動畫組成,其中三維動畫是片中最大的亮點。央視海外中心著名編導尹力透露,像這樣大規模地宣傳成都,在中央電視台史上還是第一次,足見這部專題片的價值。
影片反響
看片會掌聲雷動好評如潮
《天府的記憶》的看片會,中央、省、市及兄弟省市的媒體記者成為了第一批觀眾。儘管只播放了兩集,精彩的畫面和深刻的解說卻征服了所有觀眾。兩集結束後,觀眾紛紛熱烈鼓掌。
成都市有關領導及部分專家學者審看該片以後,對其藝術水準和製作質量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部專題片的創作者以非常嚴謹的創作態度,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大框架內尋找到了一些成都獨特的精神文化特質,有一定的高度、新意和感染力,特別是為認識成都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維角度和視點。他們認為,《天府的記憶》此次在中央電視台連續播出,無疑將成為繼張藝謀拍攝城市形象宣傳片、三寶執導大型音樂劇《金沙》之後的又一張城市新名片,對進一步提升成都對外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
忠於歷史,關照現實
天府的記憶》在央視四套播出後,引起了全國的極大關注。談到《天府的記憶》的影響和意義,全程撰稿的袁庭棟先生感嘆不已。他認為,從成品來看,除了畫面優美外,文字達到了震撼、準確、優美的要求。不過,最令袁庭棟滿意的還是該紀錄片對現實的關照。“當時,導演組定下3條要求:要有哲學思考;要提出新問題;要大氣震撼。”袁庭棟認為,“這3條要求讓我們特別尋找新的視角,比如開篇的北緯30度,從全球同緯度的城市入手,引人入勝,還有就是新的論點,我們的論點不一定準確,但可以引發大家的思考。”
目前,《天府的記憶》在成都電視台各頻道播出多次,很多觀眾還在詢問重播時間,已經推出的碟片正好可以滿足大家的願望。對整個項目和創作人員來講,更大意願在於表達對這個城市的熱愛和尊敬。正如片中那句鏗鏘有力的結束語:“不要忘記,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創造歷史記憶的人!”
分集介紹
第一集《天造天府》
兩千五百年前,中國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也就是今天成都的雙流縣,向北邊一片山水環抱的平原地帶動遷,並在那裡大興土木,構築城池。崇拜先王的執政者們,模仿前賢的用意,給這個新生的都府取名為——成都。從此,成都整整延續了2500年而未更其名,在中國古老的大、中城市中,既未更名、又從未遷徙的城市,僅此一座。
第二集《在水一方》
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坑,掩藏著一個與它千里之外的天府之都相關的歷史秘密;七十年代都江堰河道上的一個驚世的發現,將一串深埋的不朽話題傳給了今世今人。
第三集《花重錦官城》
一曲《鳳求凰》優雅浪漫的琴聲,流淌著哪一個千古動人的風流故事?一代代文豪兼官吏的長史遺風,給這座古老城市留下了怎樣的警世恆言?
第四集《茶道龍門陣》
全世界茶文化的源頭在哪裡?全國和全世界哪裡的茶館最多?你將登上雲霧瀰漫的蒙頂山峰,那峰頂七棵古老的茶樹,將帶你去體驗道法自然的歷史與今天。
第五集《川納百流》
一座原本是蜀國名將的墓室,打開後卻令考古學家們目瞪口呆;一次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百年移民浪潮,讓一座被毀滅的芙蓉老城復活出了驚人的五彩花容。
第六集《走出棧道》
你知道三千年前“五丁開山”的神奇故事嗎?你知道這一枚枚印度洋海貝怎樣來到崇山峻岭的古蜀國里嗎?觀奇絕之象,聽空谷足音,思古今之悠。
第七集《人造天府》
神奇巨大的船棺之王,古蜀神秘的開明王朝,反剪雙手的奴隸跪俑,輕舒廣袖的墨客文人,一方厚土,幾代天嬌,一種文化精神,連線起百世記憶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