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來源
開篇
北宋崇寧某年的陽春三月,天師府內百花吐艷,千樹競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三十代天師虛靖公起了個大早,按照日常慣例,每天必在 “三省堂”打坐運氣,然後漱洗用膳。這天他剛運氣結束,突然聽到一聲巨雷掠過天空,接著電光閃閃,雷聲陣陣,頓時升起一片烏雲,頗有雷雨來臨之勢。虛靖天師步出“三省堂”,仰望天空,覺得今天有點異常,便掐指一算:唔,必有妖魔出現。正在思忖時,忽見一身穿黃衫的青年美女氣喘吁吁地跪在天師面前,叩頭跪拜說:“天師真人,請救救我”,邊說邊流著眼淚。
“你是什麼人?老老實實交代”!虛靖天師板著臉問。
黃衫美女哆哆嗦嗦地向天師稟告:“我,我是狐狸精,已修煉兩千年,即將修成正果,所以歷此大劫。天庭命雷公,雷婆要劈死我,請天師慈悲為懷,救我一命”。狐狸精一邊說一邊叩頭。
“凡是妖魔,一律要斬除,我救你不是養癰遺患嗎”?虛靖天師嚴詞斥責。
“天師真人,我死不足惜,但我有孕在身,很快就要分娩。天庭劈死我,可我胎內的嬰兒是無辜的啊”……狐狸精泣不成聲地哭訴。
聽完狐狸精的哭訴,虛靖天師頗有憐憫之意。心想:“天生萬物,都有生靈。儘管狐狸精令人厭惡,但她腹中狐嬰不能受到株連。如果狐狸精能改惡從善,不也是一件義舉嗎”?於是,指著狐狸精說道:“你要本天師搭救可以,但要依從三件事”。狐狸精叩頭問道:“請問哪三件事?”虛靖天師答道:“第一要持齋,不許殘害其他動物;第二要擇地隱居,不得騷擾百姓;第三要受戒人道,早晚誦經,改惡從善,為民做好事”。狐狸精拱手立誓說:“一定做到,決不違犯。如有違抗,甘願受死”。
虛靖天師見她有悔改之心,便叫起立受戒。然後帶領幾名道徒前往祖天師殿焚香點燭,向天庭發文申奏,奏明赦免狐狸精的原委。玉皇大帝接到天師的《稟告文書》便命令雷公、雷婆收兵回府,不必尋找狐狸精了。
不一會,天空又恢復晴朗。呈現出一派碧空萬里,春意盎然的景象。
狐狸精幹恩萬謝地辭別天師,從此隱居在耳口的雲台山中,以山果為食,潛心修道。不久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女孩,取名:“小白仙”。
獻 “吊蘭”狐狸一報恩
轉眼一百多年過去了,虛靖天師救狐狸精的事已被世人淡忘。南宋紹定年間,江西發大水,水患之後又起瘟疫。資溪、黎川、安仁(今餘江)三縣很多人得瘟疫死去,鬧得人心惶惶。有很多老百姓便成群結隊來到天師府,請張天師“辟邪”。當時,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在位。這位天師道行高深。曾以雷霆劈大蛇。他帶著幾位法師四處查看。發現並非妖魔作怪,而是“山疹之氣”(又名瘴氣)擴散引起的。如不及時治療,很快會蔓延開來,更不知要死多少人。張可大天師深諳醫道,知道治療此病最佳妙藥就是“吊蘭”。然而“吊蘭”生長在懸崖絕壁洞穴,很難攀登採摘。儘管派了很多人去摘“吊蘭”,一天也摘不了幾斤,遠遠撲滅不了瘟疫。張可大天師也無計可施。
第二天,當眾人還在繼續摘“吊蘭”時,忽見一大群狐狸縱跳如飛,口懸“吊蘭”送到天師腳下,不一會兒就送來了幾麻袋“吊蘭”。當地的老百姓都以為是天師顯靈。其實,張可大天師也感到很困惑。後來仔細一想:聽祖上說過,虛靖天師曾救過一個狐狸精,猜想可能是狐仙報恩吧。他立即派人將“吊蘭”煎成藥水送給病人服用,果然藥到病除。後來有人題詩讚曰:“天師顯靈有奇功,一劑丹方病疴除,賑濟災民發銀錢,真人功德永世存”。其實,狐狸報恩的事只有張可大天師及少數幾位法師知道。據說後來張可大天師還親自到雲台山尋找狐仙表示感謝,也不知是否找到。
指迷津狐仙二報恩
又過了四十餘年,改朝換代,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了中國。有一年,北方大旱,顆粒無收,據說地處北方的“大都”還有熱死人的事發生,連皇太后,太子都因暑氣而得病。百官奏請皇上,都說是“妖孽”作怪,必須請張天師到來才能消滅妖邪。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接到聖旨,火速進京。但四處查看之後,除了炎熱難當,卻一點兒也聞不到妖氣。找不到“妖”,張天師就不能施“法”。而皇命又不能違拗,張宗演天師急得愁眉不展,心驚膽戰。
驛館內,夜已三更,月明星稀,萬里無雲,張天師無法入睡,一個人在小花園冥思苦想。忽然,見一中年婦女和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女雙雙來到天師面前向天師行禮。
“你們是何方人氏,不知有何見教”?張天師問。
“啟稟天師,我母女倆是專程來為你解難的。你是否因為找不妖氣而犯愁呢?”中年婦女問。
“正是,不知賢母女有何妙策?”
“這次大旱不是妖魔作怪,所以您無法可施。原因是文天祥兵敗退人海邊時,曾祭拜過東海龍王。元世祖殺了文天祥,龍王震怒,所以有此災難。天師可啟奏皇上御祭文天祥消除怨氣。我母女當潛入東海哀求龍王降雨,以報天師恩德”。母女說完,即刻變成一對狐狸飛速而去。
張宗演天師到這時才恍然大悟,忙拱手向狐仙飛去的方向拜謝。正因這樣,才有了元世祖三祭文天祥的故事。
不說張天師啟奏皇上御祭文天祥。卻說狐狸精來到東海,打扮成道士,手執張天師的懇求信,請求龍王發水。龍王說:“我們在興建龍宮,無暇顧及此事。你可向南海龍王求救。”狐仙無奈,只好萬里迢迢求見南海龍王,而南海龍王卻說:“京津一帶不是我管轄的範圍,不能發水,你還是去找東海龍王吧”。邊說邊揮手,表示拒絕。狐仙母女雖遭冷遇,仍不灰心,再次奔波踏進東海龍宮,情真意切地向龍王訴說乾旱之事,懇求龍王以天下眾生為念,不可因元世祖枉殺忠直的文天祥而株連到廣大百姓。龍王被感動了,也醒悟了,於是拔出一柄降雨牌並指示九太子協助天師降雨。由於張天師祈雨有功,元朝一百年都對天師道推崇禮遇,封張天師為“正一教主”主管三山(茅山、閣皂山、龍虎山)符籙。
由於張宗演天師的至誠邀請,狐仙母女便常到天師府做客,張天師還專門把女兒的繡花樓空出來給狐仙母女居住。從那時起,便有了“狐仙樓”。
滅鼠怪狐仙三報恩
朱元璋登基後,號稱明太祖。他對張天師很崇拜,曾撥給大量銀兩擴建天師府,並賜額“大真人府”。洪武年間,杭州太守飛奏朝廷,稱西湖內常鬧鬼怪,致使美景關閉,人不敢游。朱元璋立即下旨四十三代真人張宇初赴杭州為民除害。張宇初真人與隨行人員商議,決定先觀察,然後設法擒拿。第二天走到西湖一看,見湖水掀波逐浪,浪中有一怪物很像老鼠。天師斷定這是“老鼠精”作怪。隨即想到狐狸是老鼠的最好剋星,馬上焚香禱告,邀請狐仙速到錢塘降妖。狐仙接到天師符命,迅速來到杭州,縱身跳入湖中,僅用幾個回合便將老鼠精擒拿上岸。張天師命令攔腰一斬,然後懸掛湖畔示眾。自此,西湖鬧鬼鬧妖之事便平息了。前來西湖遊覽的人們,無不稱讚說:張天師真了不起,一舉斬除了妖魔,我們世代子孫都要銘記天師的功德。
張宇初天師從杭州回到龍虎山天師府後,隨即趕到雲台山答謝黃,白二位狐仙並同她們交流道法。狐仙畢竟修煉多年,道法猶在天師之上,張宇初天師也獲益匪淺。後來,朱元璋命張宇初編纂《道藏》,當時交通不便,收集經典十分困難,兩位狐仙還為此走遍全國的名山宮觀,協助蒐集到許多上古失傳的經典。據說四十三代天師羽化之時,曾留下法旨:“百餘年來,雲台山二狐對吾道貢獻良多,已成仙果。天師府內可為其塑金身以祀。”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遵從遺命,便把西客廳闢為“狐仙堂”並塑了神像。
這就是“狐仙堂”的來歷,也就是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狐仙堂”。
現存的天師府與狐仙堂
天師府
天師府是歷代天師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處。原稱“真仙觀”,建在龍虎山腳下,宋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始建於上清鎮關門口。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遷建至上清長慶坊,在今上清鎮西。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賜白金15鎰(360兩),在今址上清鎮中心重建,以“新其第”。後又經十多次修建,現存木構建築均為明清遺物。嗣漢天師府來源於元世祖忽必烈封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為“嗣漢天師”,其意表明自東漢始,代代相襲,道脈悠長。它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築群,依山傍水,規模宏大,氣勢非凡。府內豫樟成林,蔭翳蔽日,鳥栖樹頂,環境堪幽。因道教興起于山澤草莽之間,道士追求超凡脫俗、清靜無為境界,因此天師府內多植奇花名木,以增秀色,暗寓仙境,屬兼得山光水色型。
道教園林在我國為數不少,其中絕大多數屬宮觀園林,像天師府這種道教領袖私第園林在中國絕無僅有,它是我國道教建築中最大最古的一處,也是我國現存封建社會“兩大府第”之一。它還是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是寫了近2000年而且還在繼續寫的一部道教史書。
天師府建築工藝群,整個府弟由府門、大堂、後堂、私第、書屋、花園、萬法宗壇等組成,後堂還有狐仙堂可以朝拜不可以上香,在布局和風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鮮明特色,是我國私第園林和道教建築的藝術瑰寶。
嗣漢天師府
天師府是張盛以及他的歷代子孫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處,被稱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兩朝管理道教事務的辦公機構。始建於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後又經十多次修建,現存木構建築均為清乾隆、嘉慶和同治年間遺物。天師府位於貴溪上清鎮,臨清溪,原建於龍虎山腳下。北靠西華山,門臨滬溪河,面對琵琶山,依山帶水,氣勢雄偉。占地3萬多平方米,建築輝宏,尚存古建築6000餘平方米,全部雕花鏤刻,米紅細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氣。在虛靖天師殿後院有一座狐仙樓於2013年建成裡面供奉黃狐仙正神可上去朝拜上香。內蒙古的狐仙廟
歷朝歷代,各地都有狐仙堂的存在,例如在內蒙古的狐仙廟是位於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東南6公里處,現也更名為“新民村”,在60-70年代此地曾有一座廟宇,叫狐仙廟。此村因此得名,以前村民經常起廟裡祈福香火也很旺盛,在附近一帶也是家喻戶曉,在哪個動亂的年代,那座廟宇被毀,村子也因此而更名,到現在村中仍有人供奉著狐仙的靈位,因為是內蒙古和黑龍江、吉林三省交界處交通便利,此地的民風淳樸,熱情好客,雖然已經更名很久但是大家都知道狐仙堂,它是一處神秘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