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台灣的天主教會,最早是屬於台灣海峽對岸的福建代牧區(福州教區之前身)所管理,1883年改為新成立的廈門代牧區(今日之廈門教區)管轄,主要由西班牙籍道明會會士總理教務。台灣進入日治時期後,初期仍然屬於廈門代牧區,1913年才獨立成立台灣監牧區,範圍涵蓋全台灣,教務仍由道明會神父所主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才轉為日籍神職人員負責。進入中華民國時期後,台灣的日籍神職人員被全部遣返,台灣之教務改由本國籍神父主導,但監牧改為道明會士擔任。
1910年,彰化道明會羅厝天主堂本堂神父馬伯達(V. Rev. Manuel Prat,O.P.)固定去台中廳廳直隸台中區訪問。隨後於台中區購地(今台中耶穌救主總堂址),起初為小竹屋,隔年改建為兩層樓磚房,成為台中市的第一座天主教堂。
1916年2月,洪羅助神父(Rev. Angel Rodriquez O.P.)被派認為首任台中主任司鐸(本堂神父)。
1919年改建成現在的救主總堂。
1949年12月30日,教廷將台灣北部由原有的台灣監牧區劃出,台灣監牧區更名為高雄監牧區。
1950年8月10日,中台灣的台中市、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等4個縣市再獨立成立台中監牧區,由美籍瑪利諾會會士蔡文興出任監牧。此為台灣中部正式設定教會管區之始。
1951年1月26日教宗庇護十二世授權,任命42歲的蔡文興神父為首任台中監牧區監牧。
1962年4月16日,台中監牧區正式升格為台中教區,台中監牧蔡文興升任為首任主教,並於同日晉牧。
1986年11月12日王愈榮主教就任時,由耀漢小兄弟會提供在學士路上的老會院,作辦公使用。
1996年王主教與幾位神父和建築師商討公署新樓的設計,因經費籌措困難而未動工。
1999年因921大地震導致多處教區聖堂毀損,尤其是原住民地區,以至公署大樓建案延宕。
2004年楊明雄建築師重新設計新公署建築,2006年8月15日開工,2007年9月8日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