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口組

大龍口組是岩石地層名稱,由黃懿於1940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雲南易門縣三元宮至大龍口,參考剖面為峨山縣小假足-咱拉黑。

沿革

黃懿(1940)最初命名為大龍泉石灰岩,1956年冶金部昆明地質勘探公司303隊將黃氏的界線擴大,包括三元宮灰岩改稱大龍口灰岩,1962年全國地層委員會改稱大龍口組,雲南省地質局區測二隊(1962)及張遠志等(1996)進一步確定了其層位和對比關係。

特徵

該組隸屬昆陽群,其下部以灰黑、深灰色灰岩為主,夾絹雲板岩、粉砂質絹雲板岩和泥質灰岩,局部含燧石團塊;上部為淺灰色中厚層狀藻屑灰岩夾厚層一塊狀藻灰岩及疊層石礁灰岩,其頂部為黃色薄層泥灰岩。灰岩產疊層石、花紋石。板岩含微古植物。主要分布於易門峨山及石屏、元江一帶和東川湯丹地區。其厚度在峨山咱拉黑厚2183m;石屏西南至元江,厚度大於1695m;東川湯丹為650m以上。與上覆美黨組及下伏富良棚組均為整合接觸,局部地區富良棚組缺失,該組直接覆於黑山頭組之上。上部所產疊層石主要為Baicalia baicalica, Conophyton cylindricum , C.baculum ,Jurusania Alicia, Oshania yunnanensis, Minjaria f.等;上部產微古植物,主要有Asperatopsophosphaera, Leiominuscula, Microconcentrica, Nucellosphaeridium等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