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斑海豹保護區)位於大連市渤海沿岸,距市區較近。屬於野生動物型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斑海豹及其生態環境。保護區屬典型的濱海濕地,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2。1992年經大連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地理環境
大連斑海豹保護區8月份沿岸月平均溫度在24.0~26.4℃之間,1月份沿岸月平均氣溫-8.1~1.5℃之間。春季風速較大。沿岸降水量在60mm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斑海豹保護區沿岸海底地勢陡峻,坡度較大,均為基岩岸段。水深多在5~40m,有70多個島礁,島岸線147.5km。保護區的底質均為陸源碎屑物質。
動植物資源
大連斑海豹保護區內有魚類100餘種,經濟甲殼類5種,頭足類3種,貝類10餘種。另外還有虎頭海雕、白尾海雕、白肩雕、黑尾鷗等珍稀鳥類以及維管束植物426種。植被包括沿海岸灘涂植物、淺海植物及北溫帶海島植物。尤其有斑海豹、小鯨、虎鯨、偽虎鯨、寬吻海豚、真海豚、江豚等7種海獸。據統計,目前保護區斑海豹資源數量僅剩千餘頭,屬瀕危物種,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連斑海豹保護區為斑海豹最南端的一個繁殖區。每年秋季隨著氣溫轉換,水溫下降,由日本海進入中國海區的斑海豹,於11月後自南向北洄游,12月份穿越渤海海峽陸續進入保護區。斑海豹進入保護區後即分散選擇配偶,成對棲居於浮冰上開始繁殖期生活。隨著水溫的上升,斑海豹隨流南下,到5月中旬以後全部離去。斑海豹是唯一能在中國海域進行繁殖的海獸,冬季生殖、冰上產仔。斑海豹的分布範圍較小,渤海遼東灣結冰區是斑海豹在中國海域唯一的繁殖區。
綜合價值
科研價值
渤海是斑海豹的主要分布區之一,保護區處於斑海豹全球八個繁殖區的最南端。可以保護區為依託,進行斑海豹生活習性、生長繁育規律、人工馴養等方面研究,加強斑海豹保護,促進種群數量的恢復。
經濟價值
斑海豹脂肪層厚、含脂量高,可用作油脂化學工業或藥物原料,肉及內臟可供食用,毛皮可製革,斑海豹也是很好的觀賞動物;魚、蝦、貝類等海產品資源可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
環境價值
以保護瀕危動物斑海豹物種資源為主,建成綜合性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
保護區位置調整
雙島灣、長興島和西中島的項目都涉及國家級的斑海豹自然保護區。2006年,大連市遞交申請並於2007年獲得批覆,將斑海豹保護區的面積由90萬公頃調整到67萬公頃。大連市市人大代表、旅順口區鐵山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軍指出,2012年3月發布的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劃圖中的部分劃設還不盡合理,影響了部分地區漁業正常生產和項目的開發建設,如何妥善解決斑海豹和漁民之間的關係,值得相關部門慎重思考。王軍建議,大連市能夠調整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位置——將旅順口區內保護區近岸邊線向北移15公里、西移25公里,讓人與自然能夠和諧相處。
2013年9月,大連市斑海豹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一位官員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以前在劃定保護區的時候,那些地方都是荒地,“沒有考慮到以後的發展。”自然保護區可能還要進一步調整。根據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官方網站的訊息,為了“滿足大連市未來十年社會經濟發展的用海需求”,大連市啟動了斑海豹保護區調整工作的相關部署,將加快推進調整工作,“全力爭取條件,實現調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