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弘文中學

大連弘文中學

大連弘文中學始建於1958年(上個稱呼為大連市第八十七中學,早稱稱大連水泥子弟中學),迄今有五十二年的歷史。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地處大連市著名的安居小區——泡崖小區,是一所城市型公立中學。(414,612,陸港物流,BRT均到)整個校園面積占地面積達到33 000多平方米,教學班級36個,學生總數達到2000餘人;教職員工百餘人。現任校長佟莉女士。

學校共有微機200台左右(學生能用到的),學校現有圖書量已達人均15冊。學校辦學條件已經超過遼寧省一類學校辦學標準,各科教學儀器設備、微機占有量、建築面積、操場面積、綠化、塑膠操場等均居區內上游。

開設的課程有: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國家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日語、物理、化學、思想品德、歷史、生物、地理、音樂、美術、體育、微機。地方課程有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遼寧自然與地理、消防安全等。

另外,該校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在七、八年級開設的《國學精講》課程,由該校有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擔任;九年級開設的《蝸行不息——另類思維訓練》也很受學生歡迎。

辦學有特色。弘文學校的教科研工作一直開展得有聲有色,制定了建“研究型學校”的目標,力爭使全校師生“人人都在研究之中”工作和學習。“十五”期間,國家級課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榮獲國家級二等獎;省級課題《德育方法科學化》獲省級優秀科研成果。近3年以來,教師論文獲國家級獎16篇,省級63篇,市級139篇,區級243篇;共有50餘人次榮獲國家、省、市、區級優質課獎;74人次榮獲省、市、區級優秀教師稱號。2006年1月學校擬訂的課題“中學基本課型教學行為設計與實施的研究”獲遼寧省“十一五”省級立項,並於2010年10月完成中期驗收。並且獲得《區級課題管理先進學校》的稱號。

全校師生精神面貌好,校風正,有一支敬業精神強、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有一支團結向上、積極進取、有較強戰鬥力的領導班子。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連年的初升高考試獲得佳績又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連年榮獲最佳教學成績獎。

學校以人為本,立足於素質教育,著眼於打好基礎,著眼於培養人才,通過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來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潛能,增強凝聚力。學生在各級各類的比賽中都有較好的成績。近兩年該校共有23名學生的科技發明分獲國家級、省級專利。該校2009年9月才剛組建的學校健美操隊初次比賽就小有成就,去年又獲銀獎。

二、大連弘文學校雙外語教學特色情況

該校自2005年3月起提出申請擬建設雙外語教學特色學校,並立即著手做了可行性分析報告、五年發展規劃等。並於2005年9月起步入具體實施階段,開設日語課,經過近四年半的運作,該校已經形成了較鮮明的辦學特色。

辦學思路

作為甘井子區一所普通的城市中學,尤其是坐落在我市安居工程——泡崖子小區,因此學校的定位是:用三到五年時間建成一所具有地區特色的,而且是特色鮮明的雙外語實驗學校。該校“建地區特色的雙外語學校”的內涵闡述為:“雙外語”,指的是同時開設英語和日語學科;“地區特色”,指的是泡崖子小區五所國小一所中學聯手同時開設日、英雙外語,形成泡崖地區外語教學特色。

具體措施

1、學校組建雙外語班,逐年穩步擴大辦學規模,並積極倡導個別國小以校本課程或特長班的形式吸收部分學生開設日語課。在此基礎上,該校牽頭擴大泡崖地區各國小開設日語課的規模,啟動小升初直通車,解決中國小特色銜接問題。

2、加強開設日語教學學校的校際間的聯繫。與中山區16中學,西崗區34、37中學,本區30中學組成大教研體系,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探討日語教學中的問題。

3、與日本相關學校建“友好學校”。建立中日學校互訪制度。加強與日本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聯繫,爭取保證每兩年聘請一名日本外教到校任教。同時安排日語外教到各學校教授日語口語。

4、目標措施:日語教學形成地區特色,成為市級示範校;學生在市級“佳能杯”日語競賽中獲金獎。

5、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日語學科納入到教學常規管理之中,間周一次教研活動;每周一次集體備課;對日語教師的常規工作和參加各類活動情況都將納入月考核和年終考核之中。要求: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級日語教研活動、日語競賽、日語國際交流及校際交流等活動,並爭取獲得一定的名次或好評,根據獲獎情況進行考核。

(2)經費保障: 學校將設立日語特色專項資金,保障日語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對於日語教師使用的教具資料(如:磁帶、光碟、掛圖教輔資料)等學校予以保障。定期安排日語教師進行培訓、考察等活動,以提高日語教師的業務水平。

辦學規模

2005年9月,學校以校本課程的形式招收四個雙外語班,共有208人。同時開設了30人的興趣班,60人的興趣小組,合計298人。2006年9月,繼續招收雙外語生4個班,使在校學習雙外語的學生達8個班405人;同時仍保持興趣班與興趣小組的人數。2007年9月,該校在七年級四個班繼續開設雙外語,並在八年級開設一個以日語作為一外的班級,這樣全校共有9個班級學習日語,學生人數為405人,共有525名學生涉足日語。同時該校與泡崖地區五所國小達成初步意向,每所國小均成立日語特長班,以學校校本課程的形式開課。2008年9月,繼續招收四個班進行雙外語教學;去年9月,該校新設五個班進行雙外語教學。目前前全校有9個班是雙外。該校的雙外語教學形成地區(泡崖子地區)特色。通過抽調有學習日語興趣的學生臨時組建興趣班,通過舉辦多類型、多層次的興趣小組活動,力爭達到學雙外語的學生占學生總數的60%。

師資隊伍

1、挖掘內部潛力,多種形式的研修提高教師業務能力。

2、聘大外或遼師日語系學生兼課,招聘日語教師,解決師資隊伍匱乏的問題。

3、積極爭取通過市科技局、教育局、日本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部門多渠道聘請日本外教。迄今為止,該校已經聘任神山讓、川內浩一兩位日籍教師在該校擔任外教,執教時間均為兩年。2010年,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幫助下,該校又成功聘請了日本外教武田育惠來該校任日語口語教學工作。

4、積極爭取各級各部門專家蒞臨進行專業引領。

教材使用

日語課程為每周兩節,日語口語課程為每周一節,全校日語課每周總計36課時(自九月以來,七年級一個班日語每周4節)。具體內容由每學期任課教師結合人教版日語教材備課組內自主安排。

該校的日語一直使用人教版日語教材、中日合作的《好朋友》教材配合雙外班的教學及興趣班的教學進行循環使用。同時積極開發日語課程資源包括日語教材以及有利於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其他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特別是報刊雜誌,廣播、影視節目,錄音、錄像資料,直觀教具和實物、多媒體光碟、課件以及各種形式的網路資源等等。同時,教師結合了該校學生實際,自編整合教材,並配合上課的課件。使學生儘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日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日語和運用日語。

國際交流

該校的雙外語教學特色項目已初步形成。尤其是該校的日語教學,經過近四年的運轉,已經在全市範圍內處於領跑地位,“牆內開花牆外香”,學校的日語教學已經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並引來了日本相關教育機構多次組織到該校考察:日本文部科學省官員多次來該校考察;日本國際交流文化中心理事長渡邊幸治,亞洲事務局長中野佳代子等五人到該校考察;日本尚友集團、三菱銀行國際財團、共立株式會社等企業代表到該校考察;2006年5月16日與日本橫濱橘學苑簽約為友好學校,並在2006年8月16日到20日期間迎接該校8位教師到該校考察等等。2009年,日本富山高等專科學校的老師們來該校訪問,針對該校的理科教材進行系統的介紹,並與該校理科老師進行了交流。還有多所日本學校慕名而來參觀。

成果收穫

1、同地區點線面聯動,形成地區示範效應

幾年來的創建與發展使得泡崖子地區已經形成雙外語教學的地區特色,並有了較具規模的輻射效應,從而領先於全市,為教育均衡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該校的雙外語教學經驗在全市做過多次的經驗介紹。06年全市中國小雙外語教學現場會在該校召開。會上,日本外教精彩的日語公開課,現代教學理論的講座使全市日語教師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2、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各項活動盡顯才華

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開展,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日語交際的過程,同時達到磨礪學生意志、發展思維、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發展個性、提高人文素養的目的。通過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日語的興趣,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像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合作精神。

3、專項比賽檢驗本領,師生同心佳能獲獎

大連市十八屆、十九屆“佳能杯”日語演講比賽中,我們均取得優異成績。尤其在2008年5月30日舉辦的大連市第19屆“佳能杯”日語演講比賽中,該校八年九班邢璐瑤榮獲金獎;八年七班李昭昕獲銅獎;七年十一班趙陽、楊瀾、彭怡娜獲一等獎;梁文奕獲二等獎。獲獎學生榮幸地參加了盛大的頒獎儀式。並且受到了市長夏德仁、副市長李永金等領導的親切接見。在同年12月間舉辦的大連市首屆日語教學成果比賽中該校取得了優秀組織獎。該校的手抄報展板在圖文類比賽中榮獲一等獎;表演劇《桃太郎的故事》獲現場表演類一等獎;日語短片《我們的學校》獲聲像類一等獎。09年20屆佳能杯比賽,我們囊獲一金、一銀,一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參賽學生100%獲獎。同年12月,大連市第二屆日語教學成果比賽中該校仍取得了優秀組織獎。該校的配音類作品《機器貓之大雄的新娘》,表演劇《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聲像DVD作品《我們身邊的日語》均獲金獎。在2010年4月的《第二十一屆日語佳能杯演講比賽》中

該校8年12班的韓雪獲得優秀獎。可以說該校每年都在續寫著輝煌。

4、國際交流,增強國際理解教育

雙外語教學為學生打開一個直接認識和了解日本以及世界的視窗。幫助學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差異,拓展國際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健康的人生觀。逐漸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發展前景

2011年我們將努力使該校的雙外語教學地區特色更加彰顯,同時擴大各中國小雙外語教學的規模,爭創區、市兩級特色學校,學校學習外語氛圍濃厚,教師、學生的心理正態發展,以特色促進學校的發展;為國家、為大連地區培養優秀雙外語人才,培養合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弘文人將以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恆久的拼搏和堅強的毅力,躬耕於日光星月下,以心、智、行譜寫教育教學樂章,續寫雙外語教學特色辦學的輝煌,打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