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梅米特

【大衛·霍克尼】霍克尼最初是在倫敦觀賞法國古典主義繪畫大師安格爾(Ingres)的作品展覽時萌生這一想法 的。安格爾的作品(尤其是那些素描畫)令他陶醉,他前後去了三次,細心地揣摩那近乎神奇 的一筆一描;垂直的線條,伸出的拇指,人體各部分的相對比例都是那樣完美無缺。他將安 格爾的素描集帶回了洛杉磯的居所,不時細心鑽研。為了細細察看那些線條,他還將畫中某 些部分放大。一天早晨,霍克尼突然有了重要的發現:安格爾的線條竟然與當代畫家沃賀(A ndy Warhol)如出一轍;乾淨利落,充滿自信。眾所周知,沃賀在作畫時常藉助於幻燈機。 因此,霍克尼自然而然地猜想到安格爾是否也同樣藉助了某種光學儀器。而依照素描畫上肖 像本身顯現的光學特性,霍克尼確信安格爾使用了某種儀器才得以達到這種視覺上效果。

霍克尼以一個簡便的實驗向他的朋友證明他的猜想。在畫室的一角,他安了一個壁龕,屏風 和簾幕將它與四周分隔開來。在裡面的一張繪畫台上安放著他的投影器:一根可靈活加以調 節的金屬桿上懸著一片微小的稜鏡,看上去它可以自由浮動。如果你低頭注視稜鏡片,便可 瞧見桌面上的投影。這一投影有著幻覺般的效果,和幻燈機的情形一樣,影像並沒有投射上 去,但人們可以利用這一幻象來準確地捕捉人的肖像。

霍克尼讓他的朋友坐在一旁,花了一會時間調整他的姿勢。隨後他拿起一盒鉛筆,將一頁紙 放在稜鏡下面,埋頭工作起來。藉助於投影器,霍克尼在兩三分鐘內便以驚人的自信快速將 對方、腿、衣袖、頭部的輪廓大致地畫了下來。隨後他對瞳孔、眼角、嘴角等部位進行細緻 的加工。其間他曾朝稜鏡中凝視了一會,揣摩對方的臉部特徵。就這樣,他朋友的肖像素描 基本完成了。

霍克尼並沒有把目光局限於安格爾,他對幾百年來的歐洲繪畫史進行了重新解釋。從16世紀開始,這類光學技藝的影響在畫壇不斷增強,到了17、18世紀,它的力量幾乎無所不在,這 種情形一直延續到19世紀上半葉。隨後,照相的發明改變了這一切。照相能以化學方法使各 類透鏡投射的畫像定影,從而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人工干預,這從根本上動搖了藉助投影器 作畫在畫壇的霸主地位。 當用達蓋爾銀版法拍攝的照片剛問世時,與安格爾齊名的法國畫家德拉羅什(Paul Delaroch e)曾聳人聽聞地宣稱:“從今天起,繪畫將壽終正寢。”但在霍克尼看來,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以化學方法拍成的照片使繪畫創作與藉助透鏡進行觀察的方法產生了徹底的決裂。自1870 年之後,照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肖像畫的廉價替代品。藝術家紛紛退出這一領域。稚拙在幾個世紀之後重又回到了歐洲的繪畫作品中。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從那時起歐洲的藝術家突然轉向東方的日本和中國尋找靈感,在東方藉助於透鏡的繪畫方法從來沒有占據過統治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