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3/928/nBnauM3XzMjNxQzN2IDNyADN0MTM1gDN4IDMwADMwAjMxAzLyQ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淨居寺人文資源豐富,素有“詩城樂地”之美稱。大蘇山是蘇東坡的靈魂家園。北宋元豐3年(公元1080年),大文豪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赴任途中慕名來到大蘇山淨居寺,留下了千古名篇《游淨居寺詩並敘》。宋後,亦多名人雅士追慕慧思、智 及東坡詩文而游賞淨居寺,如黃庭堅、梅堯臣、蔡毅中等。淨居寺景觀豐富,歷史上曾有“九龍捧聖”之稱。自然景觀有24處,人文景觀有20多處,主要有慧思結庵摩崖石刻、梵天宮(寺院)、紫雲塔遺址、蘇東坡讀書堂等。
淨居寺生態環境優良,集山光、水色、森林、茶園於一體。寺周有蓄水近300萬立方米的淨居寺水庫、蘇山口水庫等4口。山上以馬尾松、杉木為主的天然生態林6000畝,高等動植物2500餘種。尤其是淨居寺種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慧思結庵後,辟山種茶。現在仍保存著清代道光八年(1828年)淨居寺竺鼎和尚種植的茶樹60餘叢,宣統年間種植的茶樹300餘叢。除淨居寺茶場自身的近1000畝茶園外,在寺周邊擁有近兩年新辟的萬畝生態茶園。一叢叢茶樹,青翠欲滴。茶樹得雲護霧守,茶芽與山花同發,受花所熏襲,茶香馥郁,清口沁心。唐陸羽《茶經》中載:“淮南茶,光州上……”大文豪蘇東坡對該茶有“淮南茶,信陽第一”的讚譽。淨居寺茶場生產的“蘇山春”茶屢獲大獎,在全國首屆“覺農杯”名優茶評比中獲銅獎,在第1—13屆中國信陽茶文化節上屢獲金獎。
淨居寺交通便利,距京廣鐵路信陽站90公里,距京九和寧西鐵路潢川站10公里(京九鐵路在光山境內設有2站),距京珠高速公路入口處40公里,距正在修建的阿深高速公路入口處10公里。南距武漢160公里,東距合肥180公里,北距鄭州400公里,312、106國道穿境而過。
光山縣委、縣政府對淨居寺的開發建設極為重視,為加強對保護和建設工作的領導,已發文成立“光山縣淨居寺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籌建組”,並組建了辦公室,配備精幹的辦公人員,負責招商、開發、管理工作。
大蘇山是文化高山,淨居寺乃天台宗第一祖庭。開放的大蘇山淨居寺誠邀四海賓朋前來觀光遊覽,投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