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糙蘇

大葉糙蘇

大葉糙蘇,多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莖直立,上部具分枝,四棱形,疏被向下的短硬毛。大葉糙蘇的根和葉皆可入藥,採摘應該在初夏及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果可榨油,含油量20―34%:根為民間草藥,能清熱消腫,治療瘡癤。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大葉糙蘇
【種拉丁名】:Phlomis maximowiczii Regel
【種別名】:山蘇子、丁黃草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屬中文名】:糙蘇屬
【屬拉丁名】:Phlomis
【中國植物志】:65(2):445
【英文植物志】:17:149
【系中文名】:尖齒系
【系拉丁名】:Set.Dentosae
【亞組中文名】:異裂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Anisostyleae
【組中文名】:糙蘇組
【組拉丁名】:Sect.Phlomoides

【亞族中文名】:野芝麻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 Lamiinae
【族中文名】:野芝麻族
【族拉丁名】:Lamieae
【亞科中文名】:野芝麻亞科
【亞科拉丁名】:Lam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大葉糙蘇大葉糙蘇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莖直立,上部具分枝,四棱形,疏被向下的短硬毛。基生葉闊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淺心形,邊緣鋸齒狀或牙齒狀,下部的莖生葉同形,變小,長9―15厘米,寬8―10厘米,上部的莖葉更小,下部的苞葉卵狀披針形,邊緣銳鋸齒狀,最上部的苞葉長2―3厘米,寬1―2厘米,全緣或為向上的牙齒狀,全部均超過輪傘花序,僅最上部的與之相等,葉片均薄紙質,上面橄欖綠色,被極疏的短硬毛,下面較淡,疏被中枝較長的星狀疏柔毛,下部的莖生葉葉柄長7―9厘米,上部的2―3厘米,苞葉近無柄。輪傘花序多花,具長1―2毫米的總梗,彼此分離;苞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9―10毫米,與花萼等長或超過之,邊緣被具節緣毛。花萼管狀,上部略擴展,長8―10毫米,外面脈上被平展具節剛毛,齒截狀,先端具極短的小刺尖,內面被微柔毛及毛束。花冠粉紅色,長約2厘米,冠筒外面在上部背面被白色疏柔毛,餘部無毛,內面具斜向間斷的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長約9毫米,外面密被具節長綿毛及中枝特長的星狀短絨毛,邊緣為不整齊的小齒狀,自內面密被髯毛,下唇外面被疏柔毛,長約5毫米,寬約7毫米,3圓裂,中裂片較大,闊卵形,側裂片較小,卵形。雄蕊內藏,花絲上部具長毛,後對基部在毛環上具斜展的短距狀附屬器。花柱先端不等的2裂。子房裂片先端被短柔毛。花期7―8月。

主要用途

果可榨油,含油量20―34%:根為民間草藥,能清熱消腫,治療瘡癤。

產地分布

產吉林,遼寧及河北;生於林緣或河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