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89戶飲用井水,有4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4.56%)。有136戶通電,有5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 %、43.38%和58.08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戶(分別占總數的39.70%和13.97%)。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 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2輛,機車28輛。全村有40戶農戶建有沼氣池;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8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70.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90.51萬元,占總收入的61%;畜牧業收入207.73萬元,占總收入的2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20 頭,肉牛105頭,肉羊382頭);漁業收入1.73萬元,占總收入的0.18%;第二、三產業收入60.86萬元,占總收入的6.3%;工資性收入109萬元,占總收入的 11.2%。農民人均純收入2209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25人(占勞動力的19.3%),在省內務工510人,到省外務工1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產品主要銷往省內。2009年種植業主產業銷售總收入50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2.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生豬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該村擁有企業1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28 戶,共有鄉村人口2716人,其中男性1351人,女性1365人。其中農業人口2716人,勞動力1610人。居住該村村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27人,苗族8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5人,占人口總數的1.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77 人,參合率91.2%;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1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54戶,占農戶總數的7.6%。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0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78.4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899個(勞均7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28萬元,有固定資產144.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田道路不通,缺乏生產用水,產業結構難以調整。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解決人畜飲水、生產用水、村容整治、電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人口教育水平和改善醫療條件。培育以烤菸、玉米、洋芋為主的特色產業。發展勞務經濟。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竹園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龍海二中。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4.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57人,中學生9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