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七號院

大益七號院

2014年8月,“雲南省普洱茶發酵工程研究中心”在大益七號院正式掛牌成立。 定位31、普洱茶微生物核心套用技術研究基地; 2、挖掘普洱茶微生物資源,開發高附加值普洱茶生物產品;

成立

22
2010年8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全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管理協調委員會批准大益集團設立“雲南大益茶業集團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2013年10月,以大益博士後項目為基礎,“大益集團微生物研發中心—大益七號院”在昆明正式成立。大益七號院立足於普洱茶微生物資源的挖掘、保護、開發與利用,開發系列健康普洱茶產品,為未來大益集團服務億級消費者的目標打下堅實的科技基礎。
2014年8月,“雲南省普洱茶發酵工程研究中心”在大益七號院正式掛牌成立。
2015年12月,“雲南中檢大益集團茶葉檢測中心”在大益七號院正式掛牌成立。
2016年10月,大益七號院代表雲南大益茶業集團成為“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酵素分會會員單位”。

組織架構及團隊

11

大益七號院設有微生物研究室、天然產物研究室、檢測中心、中試工程化驗證研究室、科技情報信息室、項目管理部、綜合管理部等。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雲南省普洱茶發酵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籌建中)等科研平台。
目前,大益七號院共有41人,其中專職研發人員34人,占團隊人數的82.9%,年齡基本處於35歲以下;碩士及以上學歷者達23人。涉及微生物學、茶學、化學、食品營養學、計算機及機械製造等專業。

使命

引領普洱茶產業技術革新與產品創新趨勢,通過創新創造價值。

定位

33
1、普洱茶微生物核心套用技術研究基地;
2、普洱茶技術成果產業化孵化基地;
3、專業及複合型技術人才成長的搖籃;
4、產學研合作及項目申報的平台。

主要目標及任務

55
1、創立微生物制茶法,創立第三代普洱茶發酵技術體系;
2、挖掘普洱茶微生物資源,開發高附加值普洱茶生物產品;
3、建立微生物茶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檢驗檢測標準體系;
4、建立普洱茶微生物安全性評估及預防體系;
5、建立茶微生物資源庫;
6、建立雲南特色發酵食品微生物資源庫;
7、建立普洱茶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

研發

66
大益七號院占地面積3000多平米,研發大樓占地約1000平米,中試車間占地600平米,辦公樓占地約400平米,專家樓占地約300平米,10KV配電站占地約300平米,總建築面積6000多平米,總造價近2000萬元。
每年公司按銷售收入的3%-8%作為大益七號院的研發經費,公司近三年,每年研發投入不低於1500萬元。
大益七號院目前已購置設備原值約3000萬元。配置了大量的高精密儀器,如LC-MS(AB)、GC-MS(Agilent)、HPLC(Waters)等。並建立了中試工程驗證車間,為產品產業化運用提供平台。

科研成果

1、大益七號院採用高通量測序、大數據分析技術、純培養技術、色譜層析技術、波譜檢測分析技術等手段,對40餘年“大益酵池”微生物進行研究,歷經5年,揭示了普洱茶渥堆過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組成及其消長規律;掌握了適宜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因子,如溫度、濕度、溶氧等參數;並實現了優勢、共性、有益微生物的可培養,並於2016年5月創製成功“微生物制茶法”。
2、經大益七號院的研究,現已證實,茶多酚經微生物發酵,茶多酚甲基化、乙醯基化、氧化轉化、糖基化等形成獨特的多酚類衍生物,此類多酚衍生物連同未被轉化的多酚物質統稱為“發酵茶多酚”。其極性降低,脂溶性增加,更易滲透雙脂層結構的細胞膜,在胃腸液中的溶解性增加,生物利用度可能提高;且結構類型更豐富,可能具有更多的生物活性,效果更顯著。目前已分離得到單體化合物100多個,並確定了部分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
3、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目前大益七號院已申報獲得受理專利35個,其中微生物發明專利22個,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