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賽大鼓

大溪賽大鼓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大溪鄉,大溪大鼓久負盛名。從前大溪有個造鼓名師叫游品才,祖孫三代造鼓,有百餘年歷史。其鼓除銷往閩西各縣和漳州、廈門外,還銷往廣東梅州、潮州、汕頭等地。今大溪鄉存留的大鼓,大多出自游品才或其子孫之手。

簡介

大溪大鼓久負盛名。從前大溪有個造鼓名師叫游品才,祖孫三代造鼓,有百餘年歷史。其鼓除銷往閩西各縣和漳州、廈門外,還銷往廣東梅州、潮州、汕頭等地。今大溪鄉存留的大鼓,大多出自游品才或其子孫之手。

目.前,大溪鄉尚有千餘面大鼓,其中游氏家族占了極大部分。大溪大鼓形式多樣,有橄欖鼓、缸子鼓、雙頭鼓等十幾個種類,每個種類又有大、中、小三種規格。大鼓(一般指雙面鼓)鼓面直徑0.6米到0.9米,特大的有1.1米。大鼓鼓面一般兩頭一樣大,鼓身中間則按比例加工成橢圓形。鼓身用20多塊上等杉木板做成,杉木板不用膠水貼上,一塊一塊全用竹釘箍成橢圓形狀,然後塗上紅漆或綠漆。為減輕鼓的重量,現.在鼓身多用質地較輕的“鴨腳木”製作。鼓身中間,均勻地裝上4至8隻小鐵環,作為拉手或作背帶扣用。鼓內安裝螺旋鋼絲2至4條,對串在鐵環內,叫做鼓膽,使鼓的聲音更加渾厚。

鼓面用生牛皮特製加工而成。用母水牛皮做的音質最佳,不管天晴下雨,打起來都很響。熟牛皮製成的鼓,陰雨天會回潮,打不響且不耐用。大鼓鼓面單面要用泡釘五六百枚(舊時用竹釘),按品字形排成三行,把牛皮牢牢地釘在鼓身上,既拉緊鼓面,箍緊鼓身,又有裝飾作用。

大溪眾多的大鼓中,最大的要數太聯村下窠堯天樓的“雷公鼓”。此鼓鼓面直徑三尺二寸,高三尺余,重80餘斤,上大下小,像一口大水缸,擂起來聲若雷鳴,被稱為“雷公鼓”。有一年過年時將“雷公鼓”從樓上搬下來,因失手摔碎而無法修復,殊為可惜。

大溪之所以有這么多大鼓,據說是因為早年大溪游氏祖先在馬齊崬的南山腳下興建游氏家廟時,“明師”先生囑咐,此宗祠其形如獅,獅子生性貪睡,游氏子孫每年大年初一要到宗祠敲鑼打鼓熱鬧一番,一為祭拜祖先,二為吵醒睡獅,才會出人才。游氏族人遵從“明師”先生的囑咐,從那時起,大溪游氏宗族便樓樓有大鼓,戶戶有銅鑼,年年上南山老屋拜祖。此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過程

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五(入年假)開始,到次年正月十六,是大溪人打鼓鬧新春的時間。每家每戶的鑼鼓都要從樓上搬下來,放在門廳或大廳上。打鼓的時候,敲鑼、敲銅鐘與合鈸的人圍在鼓旁,打鼓的人為指揮,一般一面大鼓配五面鑼、一面銅鐘、一對鈸。鑼、銅鐘、鈸跟著打鼓者的鼓板(節奏),節奏時緊時慢、有板有眼,動人心弦。大溪鼓板與別處有些不同,有“長鑼”、“太平天”、“轉花心”、“雙轉花”、“舞獅鼓”等。列隊行進時的鼓板是打三下或五下,再敲一下鼓邊,腳步踩著鼓點,整齊有力。

入年假後,大溪人一年一度的鑼鼓比賽就開始了。一夥人打完一陣鑼鼓之後,另一夥人馬上接著敲起來,如果其中一夥人不回應算服輸。這時候誰肯服輸?於是,鼓聲一陣接一陣,賽了一天又一天。白天,小孩子整天圍著鑼鼓敲打,還學作鼓板;晚上,大人圍著篝火賽鼓,經常通宵達旦。前方“打仗”鼓點急,後方點心“支援”忙。直賽到兩伙人馬筋疲力盡,難分伯仲,才肯罷休。

大年初一早上,各村的頭面人物組織各樓的青年敲鑼打鼓上南山宗祠拜祖。鑼鼓隊邊走邊打,大鼓一般一人背一隻,特大的鼓則由兩人扛。舊時,打鼓者著白唐裝,穿藍褲子,打綁腿,系紅腰帶,扎紅頭巾,走在前頭;每面鼓後邊有一人擎涼傘蓋跟隨。敲鑼合鈸者緊隨其後。過鬧市時,鼓隊還要表演一番,和著鼓板前進三步倒退兩步,敲鑼合鈸的和著鼓板同進退。一隊鑼鼓進進退退,步法整齊,別有風采。將近宗祠,各路鑼鼓匯集,隊伍排成一字長蛇陣,鑼鼓齊鳴,震天價響,場面十分熱鬧。

傳說有一年,游氏上南山拜祖,匯集大鼓200餘面,銅鑼、銅鐘數百面,鈸數百副,一時間金鼓齊鳴,鑼鈸齊響,真的是地動山搖,震耳欲聾,連老屋門前池塘里的魚都受不住,成群飛出水面。這個故事一經傳揚開去,大溪賽大鼓的盛事就更出名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