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源村[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大源村]

大源村[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大源村]

源村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北部,隸屬馬鞍鎮。南與安義村接壤,東隔運輸河與國慶村相望,北連齊馬公路與亭峰村為界,西與齊賢鎮八字橋村毗鄰。正在建設中的杭甬高速公路橫穿村境,是個水陸交通方便,工農業生產發展快,經濟收入高的新農村。1992年,全村289戶、970人。可耕土地503畝,其中水田480畝,地23畝。有7家企業,6個經營部。

村轄簡介

大源村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北部,隸屬馬鞍鎮。南與安義村接壤,東隔運輸河與國慶村相望,北連齊馬公路與亭峰村為界,西與齊賢鎮八字橋村毗鄰。正在建設中的杭甬高速公路橫穿村境,是個水陸交通方便,工農業生產發展快,經濟收入高的新農村。1992年,全村289戶、970人。可耕土地503畝,其中水田480畝,地23畝。有7家企業,6個經營部。

據文物部門考證,大源所在的馬鞍山文化,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大源村的祖祖輩輩就在這塊土地上辛勤勞作。本世紀70年代前,大源人起早摸黑,面朝泥土背朝天,辛勤耕耘,但還是集體空、農戶窮。後來為擺脫貧困,籌集了1萬元資金,擠出倉庫,創辦了大源五金汽車配件廠,但只能承接一些螺絲、螺帽、汽車配件等加工業務,全年利潤不過數千元。

村務政策

1978年後,路線的正確,政策的寬鬆,激發了村黨支部領導抓住機遇擴廠、轉產、打銷路的積極性。村廠領導摸準行情,調整產品結構,在人才引進、資金投放上實行了一系列的傾斜政策。1979年把大源五金機械廠更名為紹興恆溫調溫器廠,並在上海設立了經營部,拓寬了銷售渠道,使該廠的調溫器遠銷全國各地,當年就獲利1萬多元,比前一年翻了一番。

1984年,鄉鎮企業由普及向提高的階段過渡。大源村黨支部的主要領導意識到要使大源經濟騰飛,必須在村辦企業上下功夫,使企業上規模、上檔次。經過反覆思索,決定去上海尋找聯營夥伴。經協商,當年紹興恆溫調溫器廠與上海電熱電器廠、上海儀表電機廠這兩家大廠搞聯營,創辦了滬越聯合包裝機械廠,後又辦起了上海電熱電器廠紹興聯營廠。由王海潮師傅任兩廠的廠長。由於採取了借雞生蛋、借梯上樓的方針,抓準了機遇,大源村的村辦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年年翻番的速度遞增。

村莊企業

1992年自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敏捷的大源人迅速轉換腦筋,適應經濟建設的快節奏,制訂出一條與開發浦東接軌的新思路。大源村出資300萬元,在上海浦東創辦了滬越聯合包裝機械廠浦東包裝機械分廠;在本地又創辦了成都日用電器廠紹興電器分廠。

大源村廠領導充分認識到科技興廠、科技興村的重要意義。在與上海幾家廠聯營的同時,村辦廠與上海工業大學、上海輕工機械研究所、上海包裝科學研究所等取得緊密聯繫,共同合作,參與新產品的開發。1991年大源村成立了紹興縣包裝機械研究所。由於科研力量的加強,技術含量的提高,幾年來開發了新優產品12隻。其中部優2隻,省優2隻,省級新產品3隻,市級新產品4隻。有2隻新產品被評為1989年度博覽會金、銀獎。1991年獲國際歐洲質量獎和國家級新產品獎。

滬越聯合包裝機械廠生產的各類包裝封口機被國家機械委員會列為第一批替代進口和可供出口的產品。滬越聯合包裝機械廠被列為縣重點骨幹企業,1990年被列為市級企業,並被浙江省農業銀行評為特級信用企業。1992年全村工業產值達到1911.6萬元,銷售額達到3473.6萬元,上交稅金192.21萬元,利潤412萬元。職工人均創利1.87萬元。

工業興,農業穩。以工促農、以工補農是大源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領導興村的另一個決策。村裡的另一套班子專抓農業。1991年起建立和健全了農業指揮系統和社會化服務體系,成立了村級農業綜合服務站;增加農業資金投入,近3年來已投入30萬元,用於河道砌土勘、水泥石砌渠道、固定機房等,水利設施全部配套,農田設施進一步完善,確保了噸糧田工程建設的有效進行。1992年總產達到518.13噸,畝產達1.008噸。全村農業總產值97萬元。大源村被列為鎮級基點村和噸糧田工程實施村之一,已連續幾年被評為縣農業先進單位。

經濟發展

村級經濟的發展,使大源村走上了富裕之路。村容村貌大有改觀,出現了房新、路平、燈明、水清的新景象。

房新:村裡的廠房新、辦公樓新,新村建設也已具規模,村民新建樓房面積總計17083平方米,建房戶已占全村戶數的96.34%。

路平:村內除主要通道澆上8米寬的水泥馬路外,房前屋後全部澆上了平直的水泥路。燈明:全村範圍內裝上了明亮的路燈。

水清:村里耗資10萬元,為每家裝上了自來水。村里嚴格執行兩項基本國策,不亂占濫用耕地,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幾年來,計畫生育符合率達100%,晚婚率在95%以上。

文化教育

村領導十分重視抓好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實施,學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國小畢業率均達到100%,國中入學率達到98%以上;同時注重學前教育,新建兩間幼兒課堂,增添幼兒玩具和設備,全村幼兒入園率和鞏固率100%。全村農戶均參加初級衛生保健,村內健全合作醫療站,做到小病不出村。已對全村農戶的糞池統一搬遷,分小區集中,使環境衛生得到改善。村里對軍屬、困難戶落實優撫和照顧政策,對男65歲以上、女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勞保福利費。對全村家庭財產免費進行保險,使村民安居樂業。

村民榮譽

幾年來,全村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和創建文明村的宣傳活動,增強了幹部民眾的法制觀念和文明意識,村風、民風、社會風氣良好。1991年被中共紹興縣委、縣人民政府列為全縣14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之一,1992年被中共紹興縣委、縣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