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波1~3(套裝共3冊)》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大波1》
第一部
第一章 在蜀通輪船上
第二章 保路同志會成立了
第三章 事情是怎么搞出來的
第四章 茶話
第五章 歡送會
第六章 流風
第七章 有了一點訊息
第八章 短兵相接
第九章 這才叫作風潮
第十章 第一個浪頭
第十一章 激盪
第十二章 軒然大波
《大波2》
第二部
第一章 流血前後
第二章 同志軍——學生軍
第三章 又是一盤棋
第四章 像鴟鴞一樣的人
第五章 城鄉之間
第六章 新的衝突面
第七章 變
第八章 “悲歡離合一杯酒
《大波》第二部書後
《大波3》
第三部
第一章 意外
第二章 端方來、了
第三章 如此英雄,如此好漢
第四章 在匯為洪流的道路上
第五章 重慶在反正前後
第六章 舉棋不定
第七章 垂死時候的勾心鬥角
第八章 奇離的獨立條件
第九章 成都也獨立了
第十章 端方的下梢頭
《大波》第三部書後
第四部
第一章 不平靜的日子
第二章 山雨欲來時候
第三章 難忘的一天——十月十八日
第四章 “啟發”以後
後記
文摘
“我在宜昌聽見你們李總理說,路基打了不到一百里,錢已用了幾百萬兩。若是打到夔府,現在籌集的一千幾百萬兩便光了。將來鋪鐵路,買火車,用錢的地方尚多,這錢又從哪裡來呢?”
尹委員官職太小,他怎配答應這種問題。好在葛太尊並不一定要他回答,他已經向他的老朋友周宏道說開了。
“我在北京時,幾位同鄉京官要遞公呈,特特來找我出個名字。我當時頗費躊躇:若是為我個人名譽計,倒樂得出個名字。因為領銜反對盛杏蓀鐵路國有政策的,恰就是前年奏參慶親王的四海傳名御史榮縣翰林趙堯生。這人,又是我的老上司周孝懷的老師,要講淵源,認他做太老師也該的。然而從國家的體統上著想:盛杏蓀是郵傳部大臣,也就是舊官制的各部尚書中的一位。外面各省的總督、巡撫,轉到京官,便是尚書、侍郎,也就是新官制的大臣、副大臣。趙堯生以御史資格,揭參他,反對他,都可以。為什麼呢?因為御史就是言官,品級雖然不高,外放出來大也不過道台,尋常只是知府。可是我這個出錢捐的過班候補知府,既無言責,而竟出名反對部大臣,那成什麼體統呢?這是一。那時,我已想到:川漢鐵路自從光緒二十九年錫清弼制軍奏準劃歸商辦,光緒三十年又奏準隨糧附加畝捐作為路款以來,好容易才籌集了一千四五百萬兩,距離七千萬兩的額子,還很遠很遠。路程哩,三千里,從宜昌直到成都。現在開工兩年,路基尚未打到一百里,離夔府尚有五百多里。若只打到夔府,豈不還得五年多?再加上打隧道,架過山橋,直至鋪鐵路,走火車,有人說,起碼也要九年。九年是從前估計修通全路三千里的時間,而今只這六百里的險工,便要九年。國家現正奮起圖存之際,列強也正鷹瞵虎視之時,九年之久,不知要起多少變化。三年已經嫌多,何況九年!……”
後記
《大波》第四部未竟稿和讀者見面了。它反映了辛亥年(一九一一年)四川假獨立後,立憲派對反動派的妥協投降,對混亂局面的束手無策;封建政客大肆活動,渾水摸魚;趙爾豐復辟陰謀開始暴露,激起了人民民眾的不滿;尹昌衡乘機攫取政權,改組軍政府,自任都督等等。
《大波》舊版,曾於一九三七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凡三部。解放後,在黨的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在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和文藝政策的鼓舞下,劫人先生在擔任成都市副市長之餘,有更多的時間重新整理有關《大波》的資料,旁搜博採,在舊版的基礎上,再次醞釀,發展為四部。第四部原決定寫四十多萬字,還將涉及的史實是:同志軍開進成都維持秩序,鎮壓了叛軍;趙爾豐復辟陰謀繼續暴露,在同志軍和民眾的壓力下,尹昌衡殺了趙爾豐;同時期,重慶蜀軍政府在吳玉章同志主持下,鎮壓了極其危險的復辟活動,成渝兩軍政府合流;反動政客胡景伊篡奪了四川的軍政大權,給竊國大盜袁世凱造成復辟聲勢等等。不幸的是:劼人先生僅寫了四章,約十二萬字,就在這色彩斑斕、緊鑼密鼓的歷史場景面前輟筆了,永遠輟筆了!
這第四部,動人先生計畫在一九六三年底完成。他對待寫作勤奮而嚴肅,以古稀之年,在病倒的前一天,還堅持寫了三十一行,每行約四十八字;就是躺在病床上的那些日子裡,也一再叨念著這部未寫完的三十萬字。他曾說,只有解放以後,他的創作才達到新的青春時期,他有信心活到共產主義社會的到來,他要寫到八十五歲才封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