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杖則走
大杖則走,出自於漢·劉向《說苑·建本》,作謂語、定語;指舜的父親用大棍子打他時,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親於不義。
基本信息
- 名稱:大杖則走
- 拼音:dà zhàng zé zǒu
- 出處:漢·劉向《說苑·建本》
- 釋義: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親用大棍子打他時,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親於不義。舊時宣揚的封建孝道。
- 用法:褒義 謂語
- 結構:聯合式
- 例句:“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則待,大??則走,以逃暴怒也。”
釋義
大杖則走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親用大棍子打他時,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親於不義。舊時宣揚的封建孝道。
出處
漢·劉向《說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則待,大??則走,以逃暴怒也。”詞語辨析
舉例
舜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妻帝二女,不待瞽瞍之命。 宋·陸九淵《經德堂記》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不挨打
相反詞
小杖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