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後方[重慶電視台紀錄片]

大後方[重慶電視台紀錄片]
大後方[重慶電視台紀錄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後方》為2015年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而作, 全片共12集,每集50分鐘。 《大後方》意在通過電視鏡頭再現與解讀戰時中國大後方的完整歷史,全力展示一個真實的立體的鮮活的抗戰中國。闡述大後方的存在與中國抗戰勝利的關係,表現大後方的億萬普通民眾在戰爭中受到的嚴峻考驗,讚美他們持久而智慧的應對與抗爭。它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掙扎、搏鬥、倍嘗艱難,經歷各種痛苦的蛻變,但絕不屈服而贏得最後的勝利。 《大後方》的拍攝製作,以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偉大轉折點為主題,從歷史的視角關照 “中國夢”;以“中國立場,國際視野,學術標準,服務全國大局”為基本要求;以重慶為中心的抗戰大後方為舞台和範圍;以戰時首都的國家功能為主軸;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主線;內容上注重學術性、權威性、觀賞性。

劇情簡介

本片以國家民族而非黨派利益為出發點來選材、敘述和解讀。

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是本片重點挖掘的主要內容,進而從中詮釋抗日戰爭中呈現的各種現象。關注的內容包括戰時動員、衣食住行、危機應對、社會心理等。軍事活動除和大後方直接相關者則作為背景化穿插處理。本片除了關注民國知名人物外,更重要的是重心下移關注中下層人物群體,透過豐沛的細節進行人性化的表達。

大後方 大後方

紀錄片《大後方》的創作,本質上是一個還原的工作。“還原”,有兩個層面的意思。其一,是還原“大後方”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地位和作用。其二,是將“抗日戰爭”還原到它的本質:一場現代戰爭,我們是在講述一場戰爭的故事。

本片無意借民族大義一味地美化先輩們所做的一切,在對抗戰先輩所作所為保持一種理解、同情、敬重的態度的同時,冷靜而客觀地藉助軍事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理論深入透視並剖析戰時中國的內在矛盾,以及中國人如何艱難而堅毅地應對乃至與克服這些矛盾而求得生存、發展並取得最後勝利的。 “內斂的,深沉的,有節制的,不斷在積蓄著力量”,這種氣質和當時“大後方”在抗戰格局中的狀態是相吻合的。同時,這也是本片“國際化”的基礎。

除了國際化,在策劃一部片子的時候總是希望創新。所謂的“創新”,對於此片,首先不是在形式上。本片的創新,更多地體現在內容上,即首次將“大後方”整體呈現。“別人講過的少講或者不講,或者換一種全新的角度講”,做到內容上的獨特;敘述語態——人性化表達,充滿歷史的細節;人物的魅力——讓那些在抗戰中似是而非的面孔變得清晰;國際視野——將抗日戰爭放在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局下去關照,在片中有意識進行國家間的對比。

分集劇情簡介

第一集:就是不要同他講和

全面抗戰開始後,中國首都南京已經受到空襲,隨時有被日軍攻占的危險,何處可以成為中央政府的新的所在地需要迅速抉擇。本集本片選取在1920年代就提出“對日持久作戰”的軍事學家蔣百里作為貫穿全集的線索人物,地方實力派人物四川省主席劉湘、蔣介石等作為輔助人物,介紹1937年中國抗戰所面臨的危局與首都西遷重慶的決策經緯,同時,本集還將闡述退往以重慶為中心的西部大後方是源於有遠見的戰略思考,這種思考構成抗日持久戰略的核心內容,也是決心抗戰到底的民族意志的具體體現。

同時,本集將梳理從西安事變開始的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端和形成的過程,展現中國共產黨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集:向西 向西

抗日戰爭在東部沿海地區首先爆發,但現代化的戰爭很快讓整箇中國都卷了進來。隨著戰爭的全面化,淪陷區、敵後根據地、大後方、孤島(上海租界)、戰區等形式開始出現。日本的飛機、重炮、戰車、艦炮讓各地的中國人都受到莫大的威脅,不分省份、民族和信仰,中國人團結起來一致抗敵。但由於東部戰事不利,中國軍隊的防線逐漸西撤,隨之同時展開的是政府機構和官員百姓從東部向西部的疏散與西遷,中國持久抗戰所需的物力和人力等從沿海遷往內地。大遷徙的意義非常深遠,抗戰中最活躍的一群保留下來,拒絕妥協投降,抗戰到底;保留了完整的行政、教育和軍事機構和必要的工業生產能力;有利於對西部的啟蒙和開發。

具體結構,大背景是沿海千百萬同胞從東部沿海向西部內陸的遷徙,離開富庶的地區到落後的內地。比如中央大學、政府機構、工廠、文物單位等的西遷。兩個方面的主要內容。一是敘述上海民營企業的緊張拆遷過程,主要人物林繼庸,吳蘊初。二是講述宜昌大撤退,主要人物盧作孚和民生公司。

由於遷徙是國力從東南沿海工商業較發達地區的河網平原地帶向尚停留在農業時代的內陸山區和高原地區移動,可以通過畫面表現出這種時空環境的巨大轉換。

第三集:愈炸愈強

從長谷川清“無差別轟炸南京”開始,轟炸成為了中國抗日戰爭大後方的最大威脅。日軍對以重慶為中心的後方城市進行了六年多的轟炸,企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抗日意志。

為了中國上空的安全,日加烈夫帶領著蘇聯援華航空志願隊來了,美國人陳納德來了,已經辭職的川軍空軍司令蔣逵也出山了。

轟炸給以重慶為中心的抗戰大後方帶來深重災難,其中三九年的五三、五四重慶大轟炸,四一年的重慶大隧道慘案尤其慘烈。但災難並未讓中國人喪失抵抗的意志,戰時首都重慶,愈炸愈強,中國人的意志愈炸愈堅。

在轟炸蔣介石黃山官邸的“斬首行動”失敗以後,日本陸軍航空隊負責轟炸的遠藤三郎少將,無奈地向軍部遞交了“轟炸無用論”的報告。

第四集:最大的傷口

戰時救護的範圍包括軍隊醫療救護,難民,以及難童的救護。本集將重點講述中國軍隊醫療救護系統從無到有的艱難歷程。主要講述紅十字救護總隊在戰爭中發展壯大,以及對於整個戰爭的重要作用。主要人物是紅十字救護總隊的隊長林可勝。

還有一條線,講述宋慶齡和保衛中國同盟。因為除了為中國戰士提供醫療援助,他們還為難民和難童做了大量的救護工作。宋慶齡本人在整個八年抗戰中一直沒有停止過救助工作。

將林可勝與宋慶齡的故事交替並行,使得本集有更多可看性。

第五集:霧都 風雲際會

本片的主要內容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抗戰時期的重要作用,以及圍繞統一戰線所發生的故事。本集以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位女新聞發言人龔澎的人生故事為線索,展現了以周恩來為領導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維護統一戰線、團結民主黨派以及在大後方外交領域的風采與魅力。

第六集:創造犀利的武器

戰艦,中國不能生產,日本已經生產並裝備1400萬噸;

飛機,中國不能生產,日本已經生產並裝備2500架;

戰車,中國不能生產,日本已經生產並裝備7000輛;

重炮,中國不能生產,日本已經生產並裝備10000門。

中日開戰之初,為數不多的進口重武器損失殆盡;中國成批量生產的只有步槍、機槍和部分迫擊炮,並且品種繁多,不能通用。

但這些輕武器,已是中國軍隊抗擊侵略的最後依仗。

軍工人俞大維、李承乾、江杓等人在環境險惡、資源匱乏的情勢下,組織實施兵工企業的遷移、復工,奇蹟般實現了正面戰場的彈藥無缺。本片以21軍工廠的故事為核心,展現戰時兵工的鐵血傳奇。

第七集:一滴汽油一滴血

抗戰爆發後,日軍迅速占領了中國沿海的重要城市和港口,封鎖了國際上援助中國的海上通道。

封鎖的結果便是中國的後方出現了嚴重的油荒。後方公路上行駛的,多是以酒精、天然氣、木炭代替汽油的汽車和馬車、驢車,致使人們喊出了“一滴油——滴血”的口號。

1938年底,經過20萬人的艱苦努力,滇緬公路打通,成為戰時物資運輸最重要的一條“生命線”。

與此同時,為了解決戰時能源問題,位於大西北的玉門油礦也在緊張地勘探開發中。

1942年,滇緬公路在日軍的持續轟炸下被切斷,而此時玉門油田則進入大規模開發時期,抗日戰爭期間,玉門油礦共生產原油25萬噸,占同期全國原油產量的90%以上。

滇緬公路中斷後,駝峰航線成為轉運戰略物資最重要的空中通道,整個抗戰期間,近六百架飛機墜毀,超過一千人犧牲在駝峰航線上。到戰爭結束時,65萬噸物資經由駝峰航線抵達中國。

第八集:寫出最後的勝利

抗戰文藝涉及的範圍有文學、戲劇、音樂、美術、出版等諸多方面。本集將重點放在了大後方戲劇運動的形成,以及文化人士在戰爭中的經歷。通過個體的命運反映出整個大後方文藝的全貌,呈現出全民抗戰的高漲熱情。

“盧溝橋事變”之後,中國形成了一股全民抗戰的熱潮。人們紛紛奔赴前線,抵禦日軍的侵略。而那些文化人士也逐漸形成了另一條無形的戰線,通過文學創作,鼓舞軍民的士氣。本集從上影人劇團入川開始講起,以夏雲瑚和國泰大戲院為主線,以老舍、徐悲鴻、郭沫若等文化人士的個人經歷為輔線。將大後方文藝活動展現出來。

第九集:流動的課桌

一個叫王德懿的女生,跟隨大學的遷徙,讀了四個大學才完成學業,這是抗戰時期高校教育的真實寫照。

為了保存民族的文化教育血脈,抗戰爆發後,中國的教育機構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大搬遷。

從1937年11月中央大學率先搬遷到重慶開始,陸續有100餘所高校搬遷到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大後方各省,主要分布在重慶、成都、昆明等城市。也有部分高校搬遷到了偏遠的山區。

抗戰時的教育並沒有因為戰爭而偏廢,而是創造了空前的成就,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一大批棟樑。他們在後來的幾十年間成為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

至抗戰勝利,中國的教育全面超越了戰前的水平,在為國家、為大後方培養人才的同時,也為大後方的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十集:一切為了前線

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的戰爭。除眾所周知的大人物外,承擔這場戰爭重量的主要是普通老百姓。他們共赴國難,一起品嘗戰爭帶來的苦難,為民族國家做出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就大後方而言,老百姓的付出可以總結為兩方面,一是出人,二是出物。人,指的是兵員和勞工。物,指的是前線和後方需要的大量糧食、鹽等物資。可以說,大後方的全力支持是抗戰勝利的堅固基石。

本集影片從抗戰時期的兵役制度、糧食問題、鹽業生產和勞工問題四個方面切入,全面展現大後方普通老百姓在抗戰時期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

第十一集:結盟

本集內容重在表現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中國與美國、英國等聯合反對法西斯的故事。敘述的主要線索,圍繞蔣介石與史迪威的合作與矛盾展開,內容涉及廢除不平等條約、第一次緬甸戰役、駝峰航線、宋美齡訪美、開羅會議等重大歷史事件。

第十二集:1945中國的驚雷

抗戰勝利了,在大後方生活了8年的下江人、北方人,他們要回到家鄉。

國民政府要還都南京,抗戰陪都成為永遠的記憶。

而勝利後的中國將走向何處?誰能代表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國共關係怎樣協調?

從雅爾達會議、赫爾利訪問延安、中共七大、波茨坦公告、中國參加聯合國成立大會、日本投降、受降儀式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我們重溫1945年的歷程,看到了國家的榮耀,勝利的輝煌,也思考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挑戰與突破

《大後方》努力突破以前黨派之見塑造的學術範式,從現代戰爭自身的邏輯及特徵來思考大後方的歷史。需要突破的不僅是“學術範式”,更有“思維範式”——創作者會一不留神就踏入某個觀點的誤區,因為我們會自覺不自覺地運用從小培養起來的情緒、思維和語態,把戰爭簡單化,臉譜化。一場戰爭勝利的取得,民族大義與英雄犧牲當然極其重要,但僅靠精神與犧牲,中國贏不了戰爭。勝利,還需要智慧、謀略、妥協、忍耐,以及中國在風雲變幻的二戰大格局中的角色變化所帶來的運氣。創作者是否持有理性和學術的精神(而非感情用事),會決定影片的最終氣質——“內斂的,深沉的,有節制的,不斷在積蓄著力量”的一種氣質,而這和當時“大後方”在抗戰格局中的狀態是相吻合的。同時,這也是本片“國際化”的基礎。國際化,並不是採訪幾個外國專家或者進行了境外拍攝,那只是表象而已。國際化,首先,且最重要的,就是創作者的觀點以及考察事物的立場要經得起學術的檢驗。

對於創作者來說,歷史紀錄片最大的魅力在於能用當時的影像,講述當時的歷史。抗戰時期中國的影像留存並不豐富,但也基本讓我們可以盡力去做一部比較“純正“的歷史紀錄片。這花去了創作者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尋找和挖掘”史實和相關的影像,是最考編導功力的地方,然而我們做到了,這是《大後方》最有特點的地方。

主要看點

不一樣的抗戰故事

從戰場的背後、民眾的角度去講述這個仗打得究竟有多難,又是怎么打下來的?兵如何調?糧如何供?傷兵如何救治?“大後方”的概念應是什麼——是種糧、送兒女上戰場的老百姓;是為前線造槍造炮的人;是為戰亂中的中國提供一方可以擺放課桌的土地;是為勝利吶喊的舞台……在此前,沒有哪一部抗戰紀錄片像《大後方》一樣對以上重要細節進行系統地、全面地的反映。大後方是和前線呼應的另一處戰場。

獨特的語態

大量引用當時的書信、報紙、隨筆,配以專業人士的誦讀,將70多年前的場景真真實實推近到眼前,真正有“撫摸歷史”的感覺;

國際化觀點,突破以前黨派之見塑造的學術範式,從現代戰爭自身的邏輯及特徵來思考大後方的歷史。

使用當時人的語言,透過豐沛的細節進行人性化的表達。

影像表達

獨家黑白影像資料;

權威、全面的專家訪談(大陸、台灣、美國、英國、日本、印度)

對歷史故事與親歷者的發掘

主創團隊

製片人:徐蓓

總導演:徐蓓 曾磊

編導:徐蓓 曾磊 周卉 趙興明 劉占國 楊芸 李斌 郭剛

製作總監:趙興明 郭剛

攝像:吳旭 郭剛 李侗

再現執行導演:黃珂兮

攝像助理:扶驍瀟

製片主任:牟靈玲

製片:彭然、楊柳、劉艷、陳沁

推廣主管:彭然

助理編導:王禎、劉牛、李侗

後期特效:銀永慶、蔣平

音樂總監:何訓友

海報設計:法國NOVABRAND品牌策劃與設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