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群介紹
大安鎮古名大烏墟,在平南縣城東南25公里的西江南岸,墟始建於清初,乾隆年間已發展成為“上接平貴、下通藤容、四方客商雲集”的大都會了。嘉慶年間墟中有店、當、館、號、堂、記、居等商號336個之多。清道光以後,西江流域流傳有“一戎二烏三江口”的口碑,可見大安是當時廣西的一大圩鎮。現存大安古建築群體,座落在大安鎮西北,白沙、新客二江匯合處,古建築群以大王廟(列聖宮)、粵東會館、大安橋、大碼頭等古建築物組成。是研究古代廣東、廣西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1989年7月20日縣人民政府(平政發[89]136號)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政發[94]83號)把大王廟、粵東會館和大安橋三合一公布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安大王廟古建築群。
該廟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進行重修,落成後未及刻碑,大成國軍打進大安,戰火把廟夷為廢墟。舊《平南縣誌》記載:“列聖宮在大烏(大安)墟即大王廟,香火最盛,鹹豐初年寇亂,盡為劫灰蕩平,後於光緒初年,闔墟士商募金興葺竣宇,雕甍輝煌,金碧宏麗倍於疇昔矣。右有惠福夫人祠,左為財神廟、粵東會館”。現存大王廟是光緒元年的遺物,主體三進,面寬三間,有頭門、中座、後殿和文昌閣;中間有前後天井,井翼為廊;附廟左右,皆座東南向西北,總建築面積為400多平方米。大王廟建築是磚石木結構,硬山頂,鑊耳風火牆、琉璃脊飾,雕檐畫棟,有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現存的碑刻是研究兩廣經濟、文化交流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
粵東會館
位於大王廟左側,與廟並列。創建於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道光二年(公元1822
年)遷建於此。會館是明清時期各地商幫設立的組織機構。為了顯示資本實力,在會館的建造中極盡工人之能事,繪畫精美,雕刻精細,爭奇鬥豔。昔有民謠曰:“湖南會館一枝花,粵東會館賽過它;福建會館燙金箔,江西會館筆生花。”粵商在平南、大安及思旺皆設立會館。論年代之早和建築宏偉壯觀,皆首推大安粵東會館。大安粵東會館原貌為三進,寬三間,左右有側門;主體有頭門、中座和后座,前後天井,井翼為廊房;后座及後天井和廊房在鹹豐初年毀於戰火。後來修復,總建築面積近千平方米,建築為磚石木結構,硬山頂,風火牆,琉璃脊飾。粵東會館對研究古代兩廣經濟、文化、藝術交流有很高的實物參考價值。
古石橋 是一座多跨的石樑橋,在大王廟之右,橫跨新客河,是昔日大安往西江武林港口必經之道。古石橋始建於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舊《平南縣誌》記載:“大安橋,縣治東南五十里大烏墟(大安)邊,邑紳勞千拱倡修,雄壯固為一邑之冠”,“鹹豐初斷於寇,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附近士商捐資重修。”大安古石橋長35米,寬3米,有7跨,橋墩、橋樑、欄桿皆用花崗岩石料做成。相傳是根據“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理數來建造。所以大安古石橋既穩重,又輕巧,既美觀,又實用,百多年來固若磐石。大安橋有四個橋墩採用“石排架”墩,是橋樑史上較早的一種輕型墩,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大碼頭 在粵東會館前,白沙江邊。原來位於大王廟前,是新地(新賢)梁姓所創建。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增廣廟前地,自下而上築石為障,所以易碼頭於今址。大碼頭長50米,寬4米,全用花崗岩條石砌築成。大碼頭是水運的交通要道,也是附近居民汲用之所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