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 者】楊向榮 陳 偉 編著
【定 價】19元
【I S B N 】978-7-5024-5533-0
【頁 數】204頁
【開 本】B5開
【版 次】1版1次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
內容簡介
創新人才指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廣義創造性人才,創新人才結構應該包括以下六個方面要素: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創新人格、創新的知識儲備、創新技能。這些要素為創新人才的必備要素,本書內容的基本結構就是按照這六個方面要素具體設定的。
本書是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地方院校“六縱十橫”體驗式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成果,可供高等學校相關課程教學使用,也可供有關專業人員參考。
前 言
無論是社會向度、思想向度,還是政治向度,時代的深刻轉變,給每一個生活在其中的個人提供了挑戰和機遇。不難發現,在當下此起彼伏的競爭激潮中,惟有飽含激情、追求創新,才能占據優勢並實現超越。因此,創新也就顯示了其不可比擬的開創性意義。
創新,已然成為社會發展、組織進步、個人成功的有效途徑和主要推動力。江澤民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2006年2月9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綱要》,“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創新,意義重大,時不我待。
“創新”一詞起源於拉丁語,原意有三層含義:更新;創造新的東西;改變。創新作為一種理論,其形成是在20世紀。1912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第一次把創新引入了經濟領域。他從經濟的角度提出了創新,認為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生產函式,實現生產要素的從未有過的組合。時至今日,“創新”一詞的含義已經非常寬泛,改進、突破、創造新成果等等無不是創新的體現。“創新”已經擴展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講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經營創新、技術創新、教育創新、分配創新等等。
圍繞個體層次的“創新”,學者主要從微觀和巨觀的研究視角展開了相關的研究。微觀研究中創新常被等同於創造力,關注創新個體及其個性特徵,研究了造成創造力差異的個性或心理特徵,這對有針對性的挑選和培養人才大有好處;巨觀研究則主要從社會心理學、社會學角度分析創造力,充分利用生理學、腦科學、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大膽探索創造力的內在過程和內在機制,並關注從個體到社會、從組織內部到外部影響個體創造力的各個層面因素。此外,其他層次的創新研究也成果頗多,如:團隊或群體層次的創新研究、企業層次的創新研究、行業和區域層次的創新研究等。國內有些高校進行了創新教育的探索和實踐,如:中國人民大學開設了經濟學—數學實驗班、國學教育實驗班、金融學—數學實驗班、工商管理—法學實驗班、古典學人才培養實驗班等,通過促學科交叉融合的途徑,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天津大學的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學科帶頭人、具備豐富科研教學經驗的博導和教授將給本科生開設“研究與創新”類型的課程,要求每名本科生在4年期間,必須選修1至3個學分的“創新課”。有的學校將創新教育作為創業教育的基礎,在專業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注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從理論研究到教育實踐,我們對創新的研究已經涉及各個領域和不同層次,取得了諸多成果。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在大學教育中圍繞培養創新性人才的目標,有針對性地提高創新能力和技能的研究和實踐尚不系統,仍然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2005年7月29日,躺在病榻上的錢學森對前來探望的溫家寶總理說:“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來源是當代大學生,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對於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錢學森提出,要用“大成智慧教育”把學生從沉重的填鴨式、滿堂灌和格式化的教學中解放出來,為21世紀培養出大智大德、通曉全面知識與精於專業知識辯證統一的人才。這為我們解讀新時期的“創新”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進而引發了我們對大學創新教育的反思和推進。
本書便是這種反思與推進的結晶。從對創新教育的既往研究以及著眼於未來創新教育的發展,主要形成了兩個觀點:一是創新的根本在於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創新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創新教育的主體是大學生,要圍繞主體的內在特點和發展需求來設計教育方式、方法,注重培養創新個性,通過創新教育實踐內化為學生的創新能力。二是每個人都具備創新的潛能,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引導、開發,使內在的能力轉化為現實的能力。創新教育不僅是在理論上給予指導,更應注重結合實踐進行體驗和磨礪,需要通過教育、啟發、互動、訓練等手段去開發每個人潛在的創造力。
基於以上緣由,我們編寫了這本注重體驗的大學生創新實踐教程。本書借鑑了創造學、教育學的相關研究成果,在對近年來國內外創新理論梳理的基礎上,提出了體驗式創新教育的培養模式。本書從認識論、實踐論的視角出發,從創新性意識、思維、精神、人格、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入手,探尋了創新與創業的結合之道,選取了貼合大學生創新實際的大量真實生動的創新實例,輔以互動、體驗的訓練思考題。將理論與實踐融合,為大學生成為創新型人才添加“催化劑”,使創新內化為自身的素質,從而在學習工作中結出“創新”的碩果。
通過本書,我們期望可以對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貢獻綿薄之力,同時,也希望由此能夠引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由於水平所限,本書也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誠懇地希望專家、同行批評賜教。
作 者
2011年1月
目 錄
緒論1
第一章 創新意識的培養4
第一節 探究事物本質習性的培養4
1.1探究事物本質習性的內涵
1.2探究事物本質習性的培養過程
第二節 創新態度和信念的培養12
2.1堅定的創新信念
2.2自主的創新態度
2.3 敢於想像,發揮潛能
2.4持之以恆,堅韌不拔
2.5控制風險,正視挫折
第三節 創新性抱負和自覺的培養19
3.1樹立創新抱負
3.2培養創新自覺
3.3明確發展目標
3.4增強開放與合作意識
第二章 創新思維的培養27
第一節 創新思維的五大特徵27
1.1積極的求異性
1.2敏銳的觀察力
1.3創造的想像力
1.4獨特的知識結構
1.5活躍的靈感和直覺
第二節 創新思維的四大方式41
2.1 逆向思維
2.2 側向思維
2.3 類比思維
2.4 發散思維
第三章 創新精神的培養61
第一節 獨立精神61
1.1 獨立精神的釋義
1.2獨立精神的理性思考
1.3獨立精神的培養訓練
第二節 探索精神66
2.1 探索精神的釋義
2.2 探索精神的培養
第三節 批判精神68
3.1 批判精神的釋義
3.2批判精神的培養
第四節 獻身精神71
4.1 獻身精神的釋義
4.2 獻身精神的培養
第四章 創新人格的培養75
第一節 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75
1.1智力因素的培養
1.2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1.3培養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第二節 廣泛的興趣和專一的控制力83
2.1 培養廣泛的興趣
2.2 培養專一的興趣需要獨立堅強的控制力
第三節 高效的團隊合作和敢為人先的冒險精神88
3.1高效的團隊合作
3.2敢為人先的冒險精神
第五章 創新知識的儲備95
第一節 知識量的層面95
1.1掌握從事創新活動領域的基礎知識
1.2掌握從事創新活動領域的最新知識
第二節 知識結構層面102
2.1廣泛涉獵,精於所在專業、領域的知識
2.2不斷提升對已有知識進行創造性加工整理的能力
2.3不斷增強創新活動管理控制能力
第六章 創新技能的培養112
第一節 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112
1.1信息獲取能力
1.2信息處理能力
第二節 知識整合能力119
2.1整合與知識整合
2.2知識整合的分類
2.3知識整合能力的培養
第三節 組織管理能力124
3.1對組織管理能力的認識
3.2制約大學生組織管理能力培養的因素
3.3大學生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
第四節 實踐操作技能128
4.1實踐操作技能的概念、構成要素
4.2大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培養的途徑
第五節 成果開發和轉化能力133
5.1國外高校學生科技成果開發與轉化過程中的經驗
5.2我國大學生成果開發與轉化能力的現狀及原因
5.3成果開發和轉化能力的培養
第六節 創新技法139
6.1智力激勵技法
6.2列舉技法
6.3類比技法
6.4聯想技法
6.5設問探求技法
6.6要素組合技法
第七章 創新與創業的結合156
第一節 大學生創新與創業的必然結合156
1.1創業的含義
1.2創業與創新的關係
1.3 大學生創新與創業結合的必要性
1.4如何將創新和創業有效地結合起來
1.5創新與創業的結合綜合案例分析
第二節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164
2.1創業者的素質
2.2創業精神
2.3創業能力
2.4提高創業能力的可行性途徑
第三節 實現創業夢想188
3.1做好創業的充分準備
3.2將創新融於創業之中
3.3 成就創新人生
訓練題參考答案(部分)197
參考文獻201
後記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