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
解放前,北部山崗荒山禿嶺,丘陵坡地易旱易沖,山溝濕地釘螺叢生,血吸蟲病十分猖獗。解放後,全鄉人民治山治水、植樹造林,興修塘壩,建築水庫(石山頭、石龍洞),疏浚渠道,建造提水站,將貧瘠土地逐漸改造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良田。1958年在鄉境北部建成北山水庫後,東西乾渠配套,全鄉大面積得以自流灌溉。1985年糧食總產17739噸,比1965年增7959噸。農民年人均收入416元。在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同時,全鄉開展了消滅血吸蟲病的工作。70年代末,基本消滅了血吸蟲病。
境內北部山區有石龍洞,明《弘治句容縣誌》載,東石龍洞形如巨龍(今為水庫所淹),西石龍洞中有石棋盤石匣。石灰石蘊藏量大,鄉村工業以建材為主。石龍洞石灰早就頗有名氣。70年代辦起了水泥廠、磚瓦廠等,繼而又發展了鍋爐廠、化工廠、服裝廠、粘土礦等。1985年全鄉工業產值為726萬元。
鄉境東北部為省屬句東農場,主產茶葉。60年代,這裡曾是江蘇省勞動大學,“文化大革命”中停辦。境內有公路4條,句蜀公路縱貫南北,石裔(石山頭至小裔莊)公路橫穿東北,交匯於石山頭,句容、鎮江每天有客車抵境;還有柳橋至北山,解巷至余家山公路,在柳橋北與句蜀公路交匯。
60年代,境內有雲塘、下蔭二所國中,60年代中期,新建大卓中學一所,70年代增設高中。全鄉現有高中1所,國中4所,國小55所(其中完小15所)。
解放初,集鎮僅有幾幢瓦屋,多為草房,現在,樓房鱗次櫛比,路燈高懸。70年代建造的大會堂,已改造成影劇院,有座位1090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