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五針松及起源

大別山五針松及起源

1.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研究; 2.中國城市森林; 9.中國城鄉喬木;

基本信息

書名:大別山五針松及起源
作者:彭鎮華, 江澤慧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責任編輯:劉先銀
書號:ISBN 7-5038-2277-5
定價:58.00元
出版地:北京
出版時間:1999.2
版次:1-1
頁數:86頁
開本:29cm

內容簡介

大別山五針松(Pinus dabeshanensis Cheng et Law)就是面瀕危的我國特有珍稀樹種之一,1992年10月被列為國家珍稀樹種第一批二級保護樹種。該樹種1956年在安徽岳西縣首次發現,經由著名樹木分類學家鄭萬鈞先生鑑定並定名,僅分布於安徽、湖北兩省交界海拔700-1200m的中山地帶。從生物學特性來看,由於自然分布範圍僅局限於大別山區,面積較小,一直鮮為人知;而從其經濟價值來看,材性主要指標均優於華山松、黃山松及紅松。
《大別山五針松及起源》的作者,曾在安徽農業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多年,天時、地利加勤奮,使他們自1982年起,歷經18年,一直潛心於大別山五針松的研究,從形態特徵、地理分布、起源、生物學特性、生態學特性、繁殖更新、保護、材性及用途等方面,首次對大別山五針松進行系統論述和科學探索。全書融科學性、實用性於一體,語言樸實,結構嚴謹,有助於推動我國松類樹種的研究。同時,對於生產、教學和科研單位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彭鎮華 教授
彭鎮華教授,1964年7月在蘇聯列寧格勒林業技術大學獲生物學副博士學位。
現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博士生導師。安徽省生態學會理事長,《中國城市林業》《安徽農業大學學報》主編,《套用生態學報》《林業科學研究》副主編等。
主要研究方向為林業生態工程、城市森林、土地利用、林木遺傳育種等。主持完成長江中下游低丘灘地綜合治理與開發研究、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研究上海現代城市森林發展研究等國家和地方的重大及各類科研項目30餘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等。出版專著11部,發表科技論文100餘篇。
彭鎮華教授榮獲首屆梁希科技一等獎,2001年被授予九五國家重點攻關計畫突出貢獻者,2002年被授予“全國傑出專業人才”稱號。2004年被授予“全國十大英才”稱號。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工程建設研究系列著作有:
1.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研究
2.中國城市森林
3.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安徽實踐
4.長江中下游灘地楊樹栽培與利用
5.上海現代城市森林發展
6.中國城市森林建設理論與實踐
7.綠竹神氣
8.綠色江蘇現代林業發展
9.中國城鄉喬木
10.中國城鄉喬木(英文版)(Urban and Rural Arbores in China) ;
11.北京林業發展戰略
12.海峽西岸現代林業發展戰略
…………
等等。
江澤慧教授
江澤慧 教授
,中國林科院首席科學家,博士生導師,博士後指導小組成員,我國著名木材科學家和學科帶頭人。 
現任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林科院圖書館館長,國家林業局科技委副主任,中國花卉協會會長,中國林學會第一副理事長,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中國木材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國際竹藤組織董事會聯合主席,國際木材解剖學會會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林業工程學科評審組成員、《全國農業科技發展綱要》領導小組成員兼專家顧問組副組長、《林業科學研究》主編、中國現代科學全書《林業工程卷》主編。
江澤慧教授長期從事森林利用學、木材學、木材解剖學的教學、科研、管理工作,先後主持或參加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攀登計畫項目及省市科研項目21項,其中主持13項。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出版《東南亞木材識別及用途》《中國新林種:抑螺防病林研究》《中國現代林業》等專著5部,《木材學》教材1部、主編論文集3部,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國家教委授予巾幗建功標兵。指導培養碩士生15名,現指導博士生5人。
江澤慧教授先後主持國家攀登計畫項目、“973”項目、“86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等,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出版專著有《世界主要樹種木材科學特性》《世界竹藤》《中國林業工程》《長江中下游低丘灘地綜合治理與開發研究論文選集》等10部,在國內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先後培養林業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博士後30餘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