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睡一小時
“多睡一小時” 公益活動概要
“多睡一小時”公益活動 (World Sleep Day extra hour of sleep) 。2007年1月,上海市學校體育工作會議上“每天多睡一小時”進入正式檔案,“每天鍛鍊一小時:運動就是生命 每天多睡一小時:休息保證體力 每天吃好一頓營養餐:營養促進健康”。世界睡眠日的 “多睡一小時”公益宣傳是從2009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開始啟動,由青島市睡眠和醫療行業專家、青島市各大媒體和知名睡眠服務提供商適之寶枕工坊聯手發起來的一次公益宣傳分活動,活動目標在於通過積極傳播健康睡眠知識和理念,呼籲社會重視和關注兒童睡眠時間問題,給孩子們更多的睡眠時間,保證孩子們的健康成長。2009年世界睡眠日的 “多睡一小時”公益活動 舉辦了一次“睡眠問題專家座談會”,通過媒體通報發布的形式對於睡眠時間不足的危害進行了警示,同時專家們提出了世界睡眠日當日“多睡一小時”的倡議書,旨在引起社會各界對於兒童睡眠問題和睡眠時間的重視。繼2009年之後,2010年3月20日,“多睡一小時”公益活動再次在全國各地開展並得到了眾多地方教育部門和專家的重視。2011年“多睡一小時”公益活動:“多睡一小時”呼籲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3月20日當日通過提前熄燈半小時(提前睡眠半小時)和3月21日早上推遲上班上課半小時的辦法,通過多睡一小時的時間概念,實現對於中小學生和白領人群的睡眠時間的關注,喚起人們對於睡眠健康的關注。
2011年3月21世界睡眠日3個放假方案倡議:
A 321推遲上班1小時,
B 321推遲上班半小時+320晚自己早睡半小時,
C 320自己早睡1小時。
“多睡一小時”的真正含義
2011年,“多睡一小時”中國和新加坡睡眠協會等發布睡眠研究報告稱,“多睡一小時”主旨是通過提高人們的睡眠品質,延長夜晚深睡眠的時間,實現同樣的睡眠時間裡把睡眠營養提高一小時,從而實現睡眠總量不需要那么長時間也能達到“夠”的健康睡眠目標。
“多睡一小時”中國研究人員介紹,將睡眠簡單地看作是節省能量的手段是錯誤的,睡眠實際上不能節省能量,而是給予人必須的一種“睡眠營養”,一般來說,成人需要的睡眠營養是6-9小時不等,但是,更根本的問題取決於當夜的睡眠品質。
優質睡眠的標誌是深睡眠。隔天起床後的精神狀態是初步衡量睡眠是否足夠的尺度,睡眠品質才是影響你所需睡眠時間的關鍵。而睡眠品質的高低決定於你是否能儘快進入"深睡眠"狀態,以及是否能擁有長時間的深睡眠。如果做得到,你的睡眠總量就可能並不需要那么長的時間才達到"夠"的標準。當我們處在深睡眠時,
腦波的活動頻率降低,是大腦真正獲得充足休息的階段。要是睡覺時不斷被各種因素干擾,就會始終無法進
入深睡眠狀態,或者深睡眠的時間太短,大腦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即使睡了很長時間還會覺得精神不濟、渾
身酸痛。
“多睡一小時”新加坡睡眠協會研究人員將睡眠分成幾個生理階段,人剛開始入睡的一個半小時為深睡眠狀態,其後出現淺睡眠,大約在20分鐘後,又恢復到深睡眠狀態,此後,以90分鐘為周期,交替出現深淺睡眠現象,1個晚上大約要出現4-5次周期。一般來說,我們晚上睡6~9小時,經歷4~5個獨立的周期,每個周期持續約90分鐘。周期與周期之間有短暫的清醒期,不過我們記不住這些清醒期。更複雜的是,每個睡眠周期又分5個階段(如克雷特曼的學生迪蒙特所描述的那樣):瞌睡、輕度睡眠、兩個階段的深度睡眠和REM 睡眠。一個健康的成年人的睡眠由25%的深度睡眠、50%的輕度睡眠和25%的rem睡眠組成。
“多睡一小時”公益活動背景:
孩子普遍睡眠不足 專家呼籲讓中小學生多睡一小時
孩子每天最少需要睡眠9個小時,孩子應該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成長,孩子需要玩耍、遊戲……中國小上課時間能不能晚一個小時,讓孩子們早晨多睡一個小時?
有關專家說“能”
現在,上海的國小已開始實行每堂課只上35分鐘;杭州天長國小已推行了“朝九晚五”的作息時間……在國外,英國中小學生9點到校,15點30分離校;加拿大中小學生上午8點40分到校,11點30分離校,下午12點30分上課,國小15點30分離校,中學16點30分離校;日本的學生也是早上8點以後到校。北京市曾規定學生到校時間國小不早於7點50分,中學不早於7點30分。事實上,北京中小學生往往在7點20分甚至7點15分以前就得到校。要收作業,要打掃衛生,要升旗,冬季還要早鍛鍊,夏季更有夏季的規矩……最可憐的是那些離校遠的學生,要汽車、捷運的上上下下,然後再一路小跑往學校趕。
據北京市五中副校長張毅調查,北京中學生目前大都需要6點左右起床,家遠的學生更要5點左右就起來,有的郊區學校要求學生早上7點到校早讀,學生起床更早。 這么早,人的大腦還處於淺睡眠狀態,學生們就要出門往學校趕了,大多數學生是騎車上學,這不得不讓人擔心他們的安全。
孩子們普遍缺覺
家住北京市西城區德外大街的徐先生每天早晨6點20分送孩子上學,上了電梯,看到的都是孩子,有頭靠在電梯壁上打瞌睡的,有張大嘴巴哈欠連天的。徐先生的兒子就靠在爸爸身上,算是最幸福的一個了。張毅另一項調查顯示,人們普遍認為早晨是大腦最為興奮的時刻,有較高的學習、工作效率。學校也把早上的一二節課定為學習的黃金時間,一般安排數學、語文等比較重要的課程。但實際上,這個時段上課效果並不好。
宣武區一所學校重點班的老師在上第一節課時,看到全班大半學生都趴在桌子上,忍不住問:“屋裡有人嗎” 現擔任高中實驗班數學教學的張毅老師說,我把早上第一節課和下午的課做過比較,發現早上學生並不興奮,上課的積極性不高,課比較難上;相比之下,下午的課學生反應更積極一些。有的學生也說早上的第一節課提不起精神來,思維還很混沌,大多數學生都用第一節課來調整學習狀態。
很多人還是受著“早睡早起身體好”的傳統觀念的影響,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興信息傳播方式的湧現,學生回到家裡要完成大量作業,必要時還要看會兒電視新聞或看看書。太早起床,9小時的睡眠難以保證。 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清楚,上中國小的孩子每天能睡上8個小時,簡直是天大的幸福,尤其上中學的孩子,最多也就能睡8個小時。每天少睡一個小時,長此以往,怎么了得
大家都來關心學生睡眠
對北京市部分中國小作了初步調查後,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五中副校長張毅提出了“將中小學生上課時間後移一小時”的建議。張金英、危天倪、王俊傑幾位市人大代表對此給予附議。
學生到校早,老師來得就更早,一般7點20分到校,學校管理人員則在6點40分就已經在學校了。上班族們“朝九晚五”,老師們卻要提前一二個小時上班,他們普遍睡眠不足,同時工作壓力大,長期如此,多數老師處在亞健康狀態。推遲學生的上課時間,老師們早上也可以多睡一會兒,對改善老師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都有一定的幫助,也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科學常識告訴我們,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時為宜,而處於生長發育期的中小學生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應當保證小學生每天有10小時睡眠時間,中學生每天要有9小時睡眠時間,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有關專家指出,中小學生處在長身體的階段,沒有充足的睡眠,對骨骼發育、身體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北大附中校長康健教授也說,現在有不少女孩子瘦弱矮小,這與平時少睡早起功課多有很大關係。
“多睡一小時”公益活動發展歷程
(World Sleep Day extra hour of sleep)
2004年5月,上海四年級小學生朱舜傑:“希望讓他們多睡一小時”
2004年召開的上海市第五次少代會組委會收到青少年提案1568件,涉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提案501件,提出減輕學生負擔的提案320件。其中,不少提案提到,孩子們感到睡眠不足,要求多睡一會。10歲的四年級小朋友朱舜傑這樣寫道:“每天早上7∶40準時上課,對我們小學生來說太早了點。我們有的小朋友冬天經常遲到,春天上課時有時會睡過頭,這是因為我們的睡眠不足。”朱舜傑希望上課時間推到8∶30,讓他們多睡一小時。
2007年1月,上海市學校體育工作會議:“每天多睡一小時”
2007年1月,上海市學校體育工作會議在眾人的期盼中舉行。這是關係全市數千所大、中、國小校體育的大事,也是關係180萬大中小學生健康的大事。會議下發的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檔案,將成為全面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全面提升學校體育質量,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新的“紀錄”指南。 “每天鍛鍊一小時:運動就是生命 每天多睡一小時:休息保證體力 每天吃好一頓營養餐:營養促進健康”。
2007年6月 上海教育論壇:希望上海的孩子能夠每天多睡一個小時
2007年上海教育論壇上,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沈曉明在談到神經學科如何套用到教育中,講述了一個在研究中的插曲,是一家三代人的睡覺時間。孫子說,晚上做作業到9:30,有時候看看小人說睡下去是10:30;爺爺說,什麼時候天黑什麼時候睡覺;爸爸說,基本上八點鐘睡覺算很晚。這樣一比是不是中國人是不是一代比一代睡的少?沈曉明指出,他們還做了一個中美孩子睡眠的比較研究,結果上海的孩子比紐約的孩子要少睡。所以中國的孩子一代比一代睡的少,而且比地球那邊同齡的孩子睡的少。他表示把這樣的研究成果運用到上海,就是儘可能推遲孩子到校的時間,希望上海的孩子能夠每天多睡一個小時。上海教育論壇創辦於2004年,每年舉辦一次。論壇堅持以“現代城市”為主題,每年圍繞不同專題邀請中外專家進行觀點碰撞、成果的交流和分享。三年來已累計有來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近60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與會人數逾千人。
2009年3月 “多睡一小時”公益宣傳活動啟動
“多睡一小時”公益宣傳活動 (World Sleep Day extra hour of sleep) 是從2009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開始啟動,由青島市睡眠和醫療行業專家、青島市各大媒體和知名睡眠服務提供商適之寶枕工坊聯手發起來的一次公益活動,活動目標在於通過積極傳播健康睡眠知識和理念,呼籲社會重視和關注兒童睡眠時間問題,給孩子們更多的睡眠時間,保證孩子們的健康成長。2009年世界睡眠日的 “多睡一小時”公益活動 舉辦了一次“睡眠問題專家座談會”,通過媒體通報發布的形式對於睡眠時間不足的危害進行了警示,同時專家們提出了世界睡眠日當日“多睡一小時”的倡議書,旨在引起社會各界對於兒童睡眠問題和睡眠時間的重視。
2010年3月 “每天鍛鍊一小時、多睡一小時”落實監督。
為切實保障學生能“每天鍛鍊一小時、每天多睡一小時”,上海市正在組建陽光體育家長志願者隊伍,這是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上海市教委體育衛生藝術科普處處長王從春透露,明年本市將著重抓“底線”,加大對各校保障學生能“每天鍛鍊一小時,每天多睡一小時”的實施情況的督察力度。上海學生的體質情況並不容樂觀。據上海市教委2008年對上海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抽測結果顯示,本市中國小“黃豆芽”學生明顯減少,但學生總體超重肥胖率達19.4%。中小學生的近視檢出率不容樂觀。此外,還有學生運動能力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本市教育部門推出了多項積極舉措。但受到學校時間、場地設施、家長觀念、學業負擔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每天鍛鍊一小時、每天多睡一小時”的要求。為此,本市明年將加大督察力度,同時還將成立陽光體育家長志願者隊伍,請家長來幫忙一起監督,讓孩子們都能從中受益。
“多睡一小時” 公益活動 (新加坡)
“多睡一小時” 公益活動 (新加坡)
夜未眠傷神傷身,每天睡到自然醒"是上班族的美夢,殘酷的現實卻是許多人沒有時間睡覺,能睡覺時又睡不著。 根據新加坡睡眠協會(Singapore Sleep Society)網站資料,城市人的睡眠時間越來越少,平均從2001年每天7小時,縮短到去年每天6.7小時。不僅睡眠時間減少,許多人也面對睡眠問題。 在本地睡眠失調專科診所,最常見的病例是失眠症(insomnia)和睡眠窒息症(obstructive Sleep Apnoea,OSA)。
其他與睡眠相關問題,還有長期睡眠不足(sleep deprivation)、時差反應(jet lag)、輪班工作導致睡眠失調和依賴安眠藥等。 睡眠協會會長林麗玲醫生表示,雖然這些睡眠問題都可以治療,不過人們往往忽視它們的存在。 因為不少人認為睡眠對健康不會有多大影響,或是以為白天精神不好、晚上睡得不安穩和打鼾,只是正常生理現象或壓力大。
世界睡眠日3月19日 多睡1小時 (新加坡)
為提高公眾對睡眠問題的認識,新加坡睡眠協會從3月19日至28日舉辦"睡眠意識周"(Sleep Awareness Week)。10天活動包括研討會、講座和參觀睡眠實驗室(Sleep Lab),協會也開設網頁提供相關醫學資訊。
另外,協會還在Facebook發起"睡多1小時"活動,鼓勵公眾在本月19日的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當天,遲1小起床或早1小時睡覺,體驗充足睡眠帶來的身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