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微觀結構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結晶性均聚物均屬多相體系。因為結晶聚合物並非完全結晶,而有晶區和非晶區交叉存在。但是,從聚合物的分子鏈來看,無規和交替共聚物均被認為是均相體系,因為共聚單體所構成的鏈段長度不足以促使其分相。多相聚合物體系主要包括接枝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各種形式的嵌段共聚物和多嵌段共聚物)、互穿網路聚合物和共混聚合物。不同聚合物分子鏈的組成方式及分類如下:
在多相聚合物體系中,不同組分的大分子鏈自相聚集,又相互排斥,形成各種形狀的兩相或多相形態結構。一般,這種兩相形態結構可以分成三種情況:
①兩相都是非連續相,片層形態結構屬於這一類,即每一種大分子鏈聚集成片;而兩種不同的片相互間隔成層狀而排列起來,片層在空間可採取各種形式。嵌段共聚物在一定條件下會形成片層的兩相形態結構。
②一個是連續相而另一個是非連續相,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兩相形態結構。經常出現於兩種組分的體積分數不等的二元共混聚合物、接枝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中。體積分數大的組分往往是連續相,常稱基體;體積分數小的組分常視為分散相,一般以粒子或微區形式分散於連續相中。粒子或微區的形狀和大小隨體系的組分、組成和製備方法而異。在特殊情況下,體積分數小的組分,也可以形成連續相。
③兩相都是連續相,屬於這一類的典型例子是互穿網路聚合物。此外,二元共混聚合物體系在相倒轉點的兩相常常都是連續相。
兩相聚合物體系中的兩個組分可以都是非晶態的;或者一為非晶態,另一為結晶的。原則上,兩組分也可都是結晶的,但實例甚少。
多相聚合物體系的形態結構對其巨觀性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常使某些性能顯示非線性的組成依賴性,並具有協同效應。已經證明,通過控制體系的分子結構和組成,有可能控制其本體的形態結構,並使之在寬廣的範圍內變化。迄今已有多種具有獨特性能的多相聚合物材料生產,如ABS 樹脂和其他改性塑膠,而且正在不斷地創造出新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