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刺叉鼻魨

多刺叉鼻魨,體無鱗,被小鈍刺,小刺有時埋於皮下不顯著,該魚體被小刺,埋於皮下,性懶而貪吃,但在肛門前方常有一群較大的魚屯刺。

基本信息

分類

界:動物界

門:嵴索動物門

亞門:嵴椎動物亞門

綱: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目:魨形目Tetraodontiformes

亞目:四齒魨亞目Tetraodontoidei

科:四齒魨科Tetraodontidae 

特徵

體無鱗,被小鈍刺,小刺有時埋於皮下不顯著,該魚體被小刺,埋於皮下,性懶而貪吃,但在肛門前方常有一群較大的魚屯刺。鼻瓣為兩分叉的皮質突起。體背側有許多白色圓點,腹部具若干條白色縱紋。暖水性有毒魚類。體長一般100~210毫米,大者體長可達500毫米左右。我國在海南島上海和西沙群島一帶可捕到。
世界上最毒的魚要算紋腹叉鼻魨。這種魚分布在紅海和印度、太平洋海域。它們的相貌醜陋,但色彩艷麗,它的卵巢、肝、腸、皮膚、骨甚至血液中都含有一種神經毒素——魨毒素。研究人員還發現:魨毒素的毒力與生殖腺活性密切相關,再繁殖季節前達到最高期。如果在這個季節中不慎吃了這種魚,2小時內便可死亡。魨中毒或稱河豚中毒時海洋生物中毒中最劇烈的一種。

習性

生活於3~50公尺海域,幼魚偏好在河口區活動,屬廣鹽性魚類。遊動緩慢,受驚嚇會泵入大量的空氣或水,將魚體漲大成圓球狀,以嚇退掠食者。晚上就地而眠,很少躲入洞中。肉食性,以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

分布

 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北部及西部海域。
附記:
含劇毒的河豚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