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多元性漢語神學詮釋》主要內容:“漢語神學”有廣狹兩義。前者泛指以漢語表達基督教神學思想所做的神學研究,後者則專指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降、源自中國大陸人文學界基督教研究旨趣、並在全球華人學者中興起的神學研究。《多元性漢語神學詮釋》則是後者意義上的“漢語神學”研究成果。 《多元性漢語神學詮釋》以現代神學和詮釋學為主線,把西方學者,如弗萊(Han W.Frei)和科利(Paul Ricoeur)對基督教神學研究的看法有機地融入漢語神學的評析中,展示了作者對“漢語神學”的詮釋和“漢語神學”的建構,透析了人文學者以及教會神學家們對基督教神學研究的多元性向度和複雜性的景觀。
圖書目錄
總序/王志成陳紅星
序一/李秋零
序二/楊熙楠
自序
內地版序
導言與題解
第一部分 漢語神學的回顧與分析
對中國內地基督教學術發展的回顧與分析
對《翻譯與吸納》的翻譯性吸納
漢語基督神學的語言形式籮筐
漢語神學在公共領域中的論述進路
——對哈貝馬斯思想的一種反思性挪用
漢語基督教神學的類型學思考
第二部分 漢語神學、聖經與基督教傳統的關係
《聖經》作為神學研究文本的問題意識
——論漢語神學與普世基督教傳統的傳承與交流問題
邁向一個基督中心論式實踐性經文閱讀
——弗萊思想中的《聖經》敘事、基督徒身份和神學建構關係
“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5:39)
——論《聖經》、耶穌基督與神學建構的關係
《聖經》詮釋與生命轉化
——一種利科式的解讀
聖靈開口說漢語
——論漢語神學的社群性關注
第三部分 漢語語境的神學評析
什麼叫神學?(WasHeiβtTheologie?)
——從海德格爾的兩種定義說起
蒂利希有必要採納嗣子論嗎?
——一個《聖經》觀點的回響
巴特:啟示實證論者?
——從朋霍費爾看巴特的啟示觀
另一種公共神學?
——評亨頓的《基督、護理及歷史》
作者簡介
林子淳,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專研詮釋學及現代神學,現職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出版主任兼研究員,並於大學及神學院兼任教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