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國姓氏]

多[中國姓氏]
多[中國姓氏]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多姓,郡望為丹陽郡,在姓氏人數中排名第920名。其姓出處有多種說法,始於商代,有人名多父鼎,在漢代有多軍,宋代有大將軍多岳,《鏡花緣》中有人名多九公。 清代有兩江總督為多氏。現多姓集中分布於河北阜城縣建橋鎮建東、建北、建陽及東多、西多、東高莊、趙門、祁樓鄉多城頭等村,在河北霸州、河南清豐、淅川等縣亦有大量多姓人氏。阜城多姓來歷:原籍陝西省渭南縣,1409年(明成祖永樂七年),始祖多貴妣王氏率四子遷河間府阜城縣建橋屯三甲籍,長門多勉,四子多榮,二、三子失諱。

基本信息

讀音

多[中國姓氏] 多[中國姓氏]

多[多,讀音作duō(ㄉㄨㄛ)]

多氏由來

多(duō)姓源出有:

多氏

據《姓氏考略》記載,多姓在商時有多父鼎,多姓始此。周時有將軍多友,漢時有多軍,為武帝時無錫侯。《太平寰宇記》載:唐時坻丘郡六姓,一曰多姓。《姓氏考略》云:郡望為丹陽郡。在姓氏人數中排名第920名。家譜有靈台譜(文革期間損毀)、民勤譜、淅川譜、清豐譜、阜城《多氏家乘》(清代多景祺等編,清道光九年(1829)多氏自厚堂家刊本,共四冊。現存於中央民族學院。註:譜初修於清順治間,為七世祖多嘉楨等修)等。另據考證,現滿族、蒙族、達斡爾族、傣族、鄂溫克族均有多姓存在,與漢族多氏後人無關。

關於商代多父鼎,據中華姓氏協會專家考證,多父鼎是一件器具,在夏商周時期,擁有鼎的人,都是些地位顯赫的人,或是大奴隸主,多父,就是擁有這種鼎的一個人,他保存的這個鼎也因其名稱為多父鼎,這是記載最早的多姓,可以看作多姓由來。

類似的事情還出現在西周晚期周宣王年代,有一名大將名為多友,因保衛國家得到周宣王“鼎”的賞賜,稱為多友鼎。這個鼎在1980年從陝西長安縣斗門鎮下泉村西周窯藏出土,通高51.5厘米、重35千克,器表光素無紋,造型十分普通,但它腹內所鑄的279字銘文,為至今出土銘文最多的銅器,記錄了當年多友帶兵抵禦獫狁南侵的戰爭。因多友鼎出土於陝西長安縣,可推測在西周時以多友為代表的多姓族人有一部分居住在長安一帶。

另據資料顯示:在春秋戰國時期,在秦國內有一支姓氏為多氏,秦末年,陳勝、吳廣起義,楚漢相爭,部分秦人的後代(含多氏一支)為躲避戰亂四處遷徙,一支向南隨吳、越國人的後代遷到東南沿海的東越國一帶(今福建閩中地區),史稱吳越人。關於多氏在東越國一帶曾較繁榮的記載還見於《秦漢魏晉南北朝蠻、越、溪、俚諸族姓氏》資料中,在東越國較大的姓氏有:丁氏,呂氏,傜氏,華氏,革氏,吳氏,建氏,多氏,騶(鄒)氏等。

漢代多軍

關於漢代多軍,《史記》及《漢書》載,原系漢武帝時東越國一名將軍(推測應為秦人多氏南遷後代),武帝元封元年,東越國反抗漢朝,漢武帝派兵討伐,多軍棄軍歸順漢朝,被封為無錫候,建無錫侯國。到了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在漢武帝宮廷發生了巫蠱事件,太子劉據被逼帶兵逃亡,多軍的兒子多卯已襲爵無錫候,受命與趙文王一起帶兵追擊,但由於同情太子,到弘農時就放棄了追擊,獲罪,除去無錫候爵位,交了恕罪金,沒被進一步追究責任,無錫作為候國的地位被廢除,復置無錫縣。而無錫一帶,在漢初屬會稽郡,在三國至隋唐時期屬丹陽郡,郡望之說興起於南北朝到唐代,多氏郡望定為丹陽郡,可見多氏家族在丹陽郡一帶居住時間較長,且比較興盛,這些人應為無錫候多軍、多卯之後。

宋代多氏

關於宋初《太平寰宇記》記載唐代坻丘郡六姓,一姓為多,到底是怎么回事,坻丘郡在什麼地方,姓多的為什麼能成為六大姓之一,其資料還沒有查到。在《舊唐書》、《新唐書》中及相關古地名資料中均無坻丘郡記載。但查到有一地叫頓丘郡,始置於西晉泰始二年(公元266年),治所在頓丘(今河南清豐西南),下領4縣,轄境相當於今河南清豐、濮陽、內黃、南樂、范縣等地,在北齊時廢。查不出在唐朝時與多姓關係,今天在河南清豐縣的多姓為明朝時從河北阜城遷去的。但唐代有一擅長樂詞的女子,名多麗,是當時唐名相燕國公張說之子張均的家妓(指大戶人家供養專事表演的藝人)。在唐朱揆撰《香艷叢書·釵小志》中載:張均妓多麗,彈琵琶曲頂上有高麗絲結,趙詩爭奪,致傷二指。因多麗善做詞,後代將多麗做為一種詞牌名,傳至今天。

關於宋代多岳,據《十國春秋傳》第53卷記載:多岳,天彭(今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天彭鎮)人。後主[後主即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後主孟昶(919~965年)]遣使征之,不就,潛入普州。寓鐵峰,教授生徒,門下多知名士。宋代名士費德厚寫有一首《多岳先生祠》,其詞為:天荒初破起鄉風,東普聲名日愈隆。回想國人矜式處,先生功倍蜀文翁。這首詞稱讚了多岳開學辦教育的功績,並將其與蜀地以辦學聞名的文翁相比。

另據北宋末年臨川鄧名世著《古今姓氏書辯證》:近世臨川有痬醫,能攻治傷折者,皆多氏,而不知其所自出。若非無錫侯之裔,必多於、多蘭之類單為多氏者,今闕之,以傳疑。可知,在北宋末、南宋初年,江西臨川一帶有多氏後人存在,且以從醫為生,以創傷外科及骨科著名。

在元代,多氏後人主要居住在甘肅靈台縣,這一點從多氏家譜早期記載可以看出。但多氏後人如何遷到甘肅靈台、陝西渭南,中間過程暫無考證。但從此多姓的發展就開始明晰起來。

多宏安(即多弘安)在族兄多象謙(字尊光,號懷凌,敕贈文林郎,內翰林國史院庶吉士,為一代文壇領軍人物)與夫人倪孺人合墓時,為之作銘,在碑文上有如是幾句:“我家得姓受氏源遠流長,自漢封侯以來,宗族實繁於秦中,若在埠昌(阜城),則從初遷始祖上溯,以建我兄弟,僅八世。”而在漢代多姓封侯者僅多軍一人,可見渭南多氏是從漢代無錫遷過去的,系同一家族歷史傳承。

各地多氏介紹

甘肅陝西多氏

關於多氏在甘肅靈台、陝西渭南的情況。從家譜上可知,陝西渭南多氏是從甘肅省靈台縣遷過去的。關於靈台多氏來由,據此間老輩人口傳,是因時任元朝大臣的祖上獲罪,有倆兄弟被好心僕人從元大都(現北京)救出去後定居在靈台的。因靈台家譜被毀於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間,此說無從考據。在家譜上,多家可以追溯的始祖為多藝(字彥禮)及妻姚氏,其以下有十人名諱,分別是多才興、當伯道,蠻達達、天仲名、毛彥才、多道明、虎得林、多遠、都文秀、多復禮。其中有一半的人不再姓多,改姓他姓,原因不詳,但蠻達達、都文秀等人,可推斷是在元朝期間,與當權的蒙人關係密切,或被賜姓蒙姓,或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改姓蒙姓,就像中國人到了外國取個外國名字一樣。另家譜記載,貴祖(就是現在阜城多氏第一世祖多貴,多彥禮後人,生活在元末明初)以下有六人名諱不知詳情,其中一人名多七,按當時軍隊的花名冊,他在明洪武四年,因為四丁抽一的政策,被抽充為城都府右衛軍,後來(家譜記為正德九年,應為誤記,因正德九年距洪武四年143年,多七不可能有這么大年齡,更不可能以這么大的年齡仍在服兵役,推測為洪武九年),改調到順天府武功右衛巾帽局。另有三十二人,只存名諱,不知世系,只知其中一人叫高經,住在西安三橋鎮,現在這個地方仍然存在,在西安市西北,西寶高速公路入口處。在靈台家譜(傳說多氏從大都遷靈台時原有一家譜,稱為老譜,在靈台又重新續譜,稱靈台譜)上,勉強可以考查出世系一到十三世的人中,第一世為叢善(從家譜及現在靈台後人所存資料推斷,叢善祖為現在靈台縣多氏後人第一世祖,妻子為馮氏,生活年代與多貴基本相同或稍早,同為多藝祖後人,因多藝祖以下世系不清,只好自叢善排起),曾當過壽官;二世宣,是個生員;五世多岩、六世多榮,任壽官;六世多玉,任城都教授;七世多學,字識,妻王氏(在家名慈君),明朝嘉靖年間人,《華亭縣誌-民國版》載:多學為明洪武年(應為誤記)進士,並註明為文舉,沒說其當御史。《甘肅省志》介紹多學為華亭縣人(古人重原籍,推測靈台多氏可能源自華亭,兩縣相距不遠,也可能是誤記,待考),是明進士(屬誤記,查《明清進士錄》,無多學記錄),先後任四川成都經歷、監察御史、山東省巡案;七世多孚,是個庠生,八世多允中,任新樂知縣,八世多建中,任蘭州教授;九世多名臣,任崞縣縣丞;九世多宗臣、多蓋臣,是庠生,多僑臣,是武生;十世多大受,號敬修,任洛州教授(在1646年,即順治三年秋天,曾與阜城七世祖多嘉禎會面,兩人就家族的事情進行了長談,因明朝時靈台屬陝西,所以多嘉禎將多大受稱之為陝西宗人,也可以看出在明末清初,靈台、阜城兩地的多氏族人間還有來往,靈台的家譜在當時記載得也比較完善,曾附錄於阜城多氏家譜一續譜後面,但現在一續譜早已丟失,當時的靈台譜也隨之亡佚);十世多大任,號元貴,順治六年任三原縣教諭,後任占化縣知縣(升知府銜);十世多大祚,號永錫,順治九年為貢生,後任南宮縣縣丞;十世多大觀,康熙十七年歲貢,廩生;十一世多士楨(多大任之子,士楨子多煦),號克生,是個廩生;十一世多秉樞,是個拔貢生。十一世多士武,《涇陽縣誌》載:貢生,雍正五年,任涇陽訓導。另據現靈台後人多春海、多傳科、多清彥、多明玉、多凌洲等人在2003年後考證:在靈台十一世“士”字輩後,分別排列有(煦)、全、錫、澤、立、應、萬、金、玉、培、積、士、建,現傳至第26世。其中第十一世多士朴,1685年(乙丑科)貢生,任興平縣教諭,多士栻為康熙39年貢生,任涇陽訓導(與涇陽縣誌載多士武是否為一人,待考),1700年任德化縣知縣,十三世多全美,雍正九年歲貢,後任榆林府懷遠縣訓導;十四世多錫慶,嘉慶四年歲貢。現靈台多姓主要分布於中台鎮,西屯鄉,獨店多家莊,什字鎮等地。

在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現共有五支多姓家族。據慶陽環縣多氏宗人多輝考證:十八世丕祖昆仲、十九世仲祖昆仲、十九世祖妣均自靈台縣遷入;十九世存福祖、二十世仕善祖先後自涇川縣玉都鎮遷入。離開靈台均在清朝光緒年間。遷徙原因基本都是天災人禍。

在甘肅省民勤縣還有大量多姓存在,據民勤家譜記載:民勤多姓始祖多寧,在清朝雍正年間從山西曲沃經商至此,娶祖夫人生兒育女後返回原籍,無下落,曲沃之前傳承待考。宗譜自乾隆庚辰年(公元1760年)首創,嘉慶、道光、光緒、民國三十三(公元1944)年、1989年,前後共修六次。在近代歷經戰爭、六十年代的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和七十年代的改革開放後,許多民勤族人遠走新疆,或定居內蒙阿盟左旗、右旗、額濟納旗、河套等多處。其中內蒙阿盟人數比較多。

阜城多氏

在明成祖永樂七年(1409),先祖多貴的夫人王氏率四子從陝西渭南遷河間府阜城縣建橋屯三甲籍(家譜記載,當時移民時只有始祖妣及四子,貴祖為何沒來,不知,有傳說是貴祖一同遷來,後又帶二、三子回陝,從資料看,應屬誤傳。在移民時,貴祖可能因某種原因沒有隨遷,推測或因事務在身,或高堂尚在,需要贍養),開始了當今《多氏家乘》記述的時代。這一支在遷居阜城220年後,才開始重新續家譜,自一世祖後先人名諱失考較多,這可能與遷居後忙於生存,沒有多少人能夠顧及續修家譜有關,甚至最初遷來時始祖夫人王氏帶的四個兒子之中二子、三子名諱都沒有傳下,甚為可惜。在家譜上二世祖勉祖以下只存名諱、不知世系的有六十人,其中一人名多珩,當過夏邑訓導(明嘉靖《河間府志》載:多珩為阜城人,官訓導);可以推斷,這六十人肯定都是明朝多氏宗人,且至少應在1600年以前就已去世,因在一續家譜時,七世嘉禎祖就已經是老年人了,他都搞不清世系支派的,肯定當時活著的人中,最老的人都不知道,也就是說應從1647年向前推至少四、五十年以上,世系應在至多六世之前;這些人的名諱中,應該有始祖妣從渭南帶到阜城來的老二、老三,應該有二至七世以上失考的27支多氏宗人,也就是說現在阜城多家人,不但有長門、四門,還應有二門、三門,不過分不清失考的這些支派誰屬於哪門罷了;最為令人驚訝的,是這六十個名諱中有一個“安”,與傳說中貴祖的二弟同名(傳說當年移民時,老大多貴、老二多安、老三多通一同從渭南遷出,老二多安有的說遷往黃河北某地,有的說與老大一家共同遷到阜城邑建橋屯,如是後一種情況,則阜城多氏應有兩個始祖,但阜城沒有這種說法,真實的可能性較小,存疑)。阜城多氏家族發展繁盛,600多年間,有功名者達1400多人,其中朝廷命官400多人。這一支後來又有多支遷往河北、河南、山東各地。現阜城多姓聚居地主要有建橋、多莊(含東多、西多)、多城寺頭、范家鹼場(今大范莊)、郎爾莊、馬趙村、多王村、阜城縣城、柳王屯等地。縣外多氏族群主要有:河南清豐縣、山東冠縣、德州鄴家園、承德市平泉縣七溝鎮、承德縣下板城鎮、平山縣溫塘鎮、武邑石海波、滄州馮家口、交河及莊等地。現阜城世系傳至第二十五世,與靈台基本相同。

清豐多氏來歷

河南清豐縣多氏的來歷。據《清豐多氏家乘》載,是阜城的三世一支(失諱),在明朝中前期,因世祖已故,就由一位老太太帶著兩個兒子,由當時的河間府阜城縣建橋屯遷到大名府清豐縣城東南四十五里的一個地方,稱之為多家新莊。但由於這一支沒有做好續家譜的工作,第一至五世的名字全部無法考證,後人也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後來在康熙二十年,有一位阜城縣叫多登龍的庠生在山左其村教書,與多家新莊相鄰,發現這兒有一批姓多的人,十分驚異,於是考查這個村莊的祖墳墓地,按上面的記述進行推理,得於確認多登龍與多家新莊的七世宗人同輩份,雍正四年二月,由宗長中書公多鹿卿開始續修家譜,由於前五世失諱,只好從第五世續起,並由七世宗人多世琬(庠生)作序。

冠縣多氏

冠縣東大近村多氏來歷。據家譜載,其始祖為清豐縣三世第五門一支,因當時亡早,始祖妣率二子從清豐遷到冠縣城東北二十里大近村。也就是說冠縣一世始祖為清豐縣的三世、阜城縣的五世,從這兒來講,現清豐縣的二十二世,為阜城縣的第二十四世,是冠縣的第二十世。現阜城縣多氏已經繁衍至第二十五世,河南清豐縣至第二十二世(從阜城論為第二十四世),冠縣至第二十六世(從阜城論為第三十世)。當然,這一切,都是從明永樂七年(1409年)阜城始祖妣王氏率四子從陝西渭南遷至河間府阜城縣建橋屯三甲民籍算起。

溫塘多氏

平山溫塘多氏來歷。在石家莊市平山縣溫塘鎮韓台村有30多戶、120多人姓多,據考證,他們的祖先是阜城建橋多氏9世傳人多子龍後代,多子龍的兩個兒子多明(雲台),多岱(小三)為了生計,從河間府老家出走,一路耍拳賣藝,歷經艱難,行至韓台村入住,安家立業。平山多氏家族的墓地位於韓台村的東南部,地名“大東溝”,號稱左青龍,右白虎,鳳凰雙展翅。墓前面有一股長流不息的清泉,先祖稱;“龍鳳龜戲水”,屬於風水寶地。墓地碑記,由於在文革期間被砸毀,字跡現已模糊不清,無法考證。平山多氏傑出歷史人物較多。民國二十年代,多文煥家兩代祖傳行醫,品德高尚,醫術高明,縣內官員及百姓為其掛金字大匾,提名“濟世和人”。抗日戰爭期間,多佩然,多普照是平山縣最早入黨的白區黨員。多普照在淮海戰役中,曾經擔任華東野戰軍八縱隊24師72團政委,上海解放後擔任上海市江寧區區長等職務,1961年病逝,被追認為烈士,現葬於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多普照的父親在縣衙掛職,為人公正,為民除霸,深得民心,因而為其掛匾,提名:“明策天府”。抗日戰爭中,宗人多玉成在解放新樂城戰鬥中英勇犧牲,被追認為烈士。1943年8月10日,占據在溫塘的日寇到韓台進行滅絕人性的大掃蕩,在大東溝將百十戶人家的村莊屠殺村民12人,其中多氏5人被殺害,傷兩人,房屋燒毀一百多間,成為不可忘卻的“大東溝慘案”。

承德多氏

承德市多氏後人來歷。承德市平泉縣七溝鎮南杖子村:據承德宗人多明緒介紹,該村有多氏後人20多戶100餘人,其始祖多金,系阜城多氏十三世族人,在乾隆未年至嘉慶初年由阜城縣馬趙村遷出;還有一支居住承德縣六溝鎮旗桿溝村,約100多人,其始祖多銀,系十三世族人多金的弟弟,同時代遷到承德安家。

淅川縣多氏

河南省淅川縣多氏來歷。在淅川縣大石橋鄉磨峪灣村多氏人數也比較多,現發展至近2000人,後人遍布全國十八個省(市、自治區)。乾隆年間,因洪水影響,磨峪灣村四兄弟遷居15里外菊花嶺,現也繁衍至300餘人。據淅川宗人介紹,老輩人傳說,淅川多氏起源於明朝中前期,始祖通公生於洪熙年(1425年),其出身於官宦之家,書香門第,因在京城犯事,通公被高管家從家宅水道口背出,一路南下至淅川磨峪灣村。又傳通公兄弟三人,在明朝永樂初年大移民中,長兄多貴一家遷居河間府阜城縣建橋鎮,老二多安一家遷居黃河北某地,老三即多通遷居河南淅川縣。淅川多氏自通公至今,已繁衍至二十二世。從淅川家譜宗族來源傳說分析,如為第一種情況,通公生於洪熙年(洪熙這個年號只有1425年使用,使用者明仁宗朱高熾是明代第四位皇帝,為明成祖朱棣長子。永樂二十二年,即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他身體較弱,在位僅十月,於洪熙元年,即1425年五月暴死,終年47歲),現傳至第二十二世,比阜城少三世,年代基本吻合(在1425年,阜城應已傳至第三世);如為第二種情況,通公生於洪熙年應為誤記,實際可能是卒於1425年。因淅川族人在歷史上苦難較多,世系傳承稍慢,現傳至第二十二世,也在情理之中。淅川多氏600年來,人才輩出,第六世族人多成璠富甲淅川,老縣城的城牆及多所建築賴其捐資修繕。明末李自成起義四過淅川,多氏族人為保國保家,回響明廷,慘遭禍害,第六世族人兄弟四十二個,遇難三十六人,故老譜稱之為“闖賊”“闖王之亂”,僅餘六支自清代傳至今天,實在可惜。清末民初,第十五世族人多佐智居危濟世,出任縣丞,興辦義學,資助賢才,名揚豫鄂陝三省之地。十六世族人多仁聲,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十六期,1938年參加抗戰,於1947年赴台,國軍將領,至中將銜。抗日英雄多寶三,以百姓之軀與日軍對抗,記入當代《淅川縣誌》。

另:在明代江西廬陵(現江西吉安市),也曾有多氏存在。王陽明傳記中載:王陽明(1510年,升江西吉安府廬陵縣知縣)在處理一個案件時,有兩名當事人為多家兄弟。

其他地區

四川瀘州、宜賓江安多氏情況。在瀘州和江安,有部分多氏後人存在,據傳,他們是在清朝初年,從甘肅遷到湖北,又從湖北遷到四川的,具體情況待考。現這一支人數也比較多。

另北京市、天津市等地也有大量多姓存在,多為建國後各地多氏聚居區宗人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遷移到此,也有民國甚至以前就遷到京津,留傳至今,如北京立水橋等地多氏。

至今,多氏族人已遍布全國甚至世界各地,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在各地落地、生根、發芽、壯大。

少數民族多氏

傣族:即雲南多姓,系剁姓所改。剁姓,原來是少數民族不滿朝廷的統治,拉起隊伍造反,後被鎮壓,為了教訓起義的這些人,當地和官員就強令這些人改姓剁,即“讓刀剁”之意,讓他們以此為鑑,不再反抗朝廷,但這些人的後代大多改到了別的姓,其中就有部分人改姓多,這部分人與其它多姓人沒有什麼聯繫。但傣族多姓在歷史上是比較有名氣的,明代隴川土司多思順、多歪孟,當代抗日英雄多永安、多英培。

達斡爾族:系“德貢”氏改,蓋取其首音諧“多”而為單姓,系出敖拉“哈拉”,這一支在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人數較多。

滿族:一是多爾袞氏後代,二是多羅宏氏,世居那木都魯(俄羅斯濱海地區),後有人取姓氏首音諧音漢字“多”為姓氏,稱多氏。三是滿族多羅氏後代,世居葉赫。四是滿族多秦氏後代,世居黑龍江。五是滿族多興氏後代,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

蒙古族:斡羅納爾氏、多爾塔喇氏後代,世居黑龍江,漢化姓氏為多氏。多羅科氏後代,世居義州,漢化姓氏為多氏。名人有民國時期革命先烈多松年。

鄂溫克族:多爾托爾氏,有學者疑為是“多拉爾”音轉,後有人取姓氏首音諧音漢字“多”為姓氏,稱多氏。

夜郞古國:漢代,夜郞王先後有多同、多興,都被漢朝消滅,一般認為夜郞是現代彝、苗、仡佬、布依等少數民族祖先,有歷史姓氏資料猜測多姓源自夜郞王多同,可能性很小,從現在資料看他們與漢族多姓關聯不大。

國外多氏

關於多氏的記載還見於中國大陸向日本的移民中。日本歷史上有過4次移民高潮,其中大舉遷入日本的漢族移民,最著名的是秦人集團和漢人集團。漢人集團的首領史稱阿知使主(又做阿智使主),阿知使主是漢靈帝後裔,《續日本紀》說是曾孫。西晉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劉阿知見當時天下混亂之像已生,便於農曆五月初一決定率其家族東渡,前往日本避難。據9世紀中葉的《阪上系圖》,阿知使主帶來的漢人共分7姓,即段姓、李姓、郭姓、朱姓、多姓、皂姓、高姓。作為漢人集團的多氏家族,後來在音樂方面成就較高,成為日本雅樂世家,在宮廷擔任掌握雅樂的朝臣,從唐朝延續至近代。當代雅樂演奏名家仍以多氏家族為主(如多忠輝、多忠完等,有一說掌握雅樂的多氏家族是在唐代遷移到日本的,相關資料待考),且仍沿用“多”作為自己的姓氏,這在日本漢移民中是絕無僅有的(其他姓氏,如最大的劉姓,都不再用漢姓,而是分化為現代的高橋、大藏、原田、坂上等數十個姓氏,日本有秦、劉、關、張、段、郭、王等單姓,基本都是近、現代到日本的移民或其後代,在日本單姓資料中,只有“多”姓註明為古漢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