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
約50%的VIN患者伴有其他部位的上皮內瘤變。 普通型VIN與HPV感染有關,70%―93%的普通型VIN中可檢測到HPV。 因此,普通型VIN治療中應注意HPV感染的檢測、治療、隨診。
概述
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squamous 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局限於外陰表皮內,未發生向周圍間質浸潤及轉移的癌前病變。多見於45歲左右婦女。近年來VIN發生率在性生活活躍的年輕婦女中有所增加,患者年齡也趨年輕化(<35歲)。約50%的VIN患者伴有其他部位的上皮內瘤變。年輕患者的VIN常自然消退,但60歲以上或伴有免疫抑制的年輕患者可能轉變為浸潤癌。病因
不完全清楚。DNA檢測發現VIN病變細胞DNA多為單倍體;利用顯微分光光度計作多發性病灶DNA分析結果,顯示不同病灶起源於不同的幹細胞;大的融合病灶可起源於單一的幹細胞或是不同散在病灶的融合。普通型VIN常與HPV感染有關,尤其與HPV16感染關係密切。p53基因異常可促進分化型VIN向鱗癌發展。其他危險因素有性傳播疾病、肛門―生殖道瘤變、免疫抑制以及吸菸等。
分類
2004年VIN新的定義僅指高級別的VIN病變(即原VIN Ⅱ及VIN Ⅲ)。依據病理形態學、生物學及臨床特點,將VIN分為兩類:
1、普通型:與高危型HPV感染相關,多發生於年輕女性,超過30%的病例合併下生殖道其他部位瘤變(以CIN最常見),與外陰浸潤性疣狀癌及基底細胞癌有關。普通型VIN包括三種亞型:疣型VIN;基底細胞型VIN及混合型VIN。2、分化型:與HPV感染無關,病變在苔蘚硬化基礎上發生,形態主要為潰瘍、疣狀丘疹或過度角化斑片。多發生於絕經後女性,多不伴其他部位病變,與外陰角化性鱗狀細胞癌有關。此外,外陰Paget病等其他不能歸入上述兩類的VIN病變歸入未分類型VIN。臨床表現
VIN的症狀無特異性,多表現為外陰瘙癢、燒灼感、皮膚破損及潰瘍,程度輕重不一。部分患者無症狀。病變可發生於外陰任何部位,最常見於會陰、陰蒂周圍及小陰唇,可累及肛周、尿道周圍。病灶可表現為表皮隆起的丘疹、斑點、斑塊或乳頭狀贅疣,單個或多個,融合或分散,呈灰白、粉紅色、黑色素沉著,或者紅白相間的片狀,嚴重者可呈瀰漫狀覆蓋整個會陰。通常,多中心病灶更常見於較年輕婦女(<40歲者);絕經後婦女多為單發病灶。診斷
確診需根據病理學檢查。對任何可疑病灶應作多點活組織病理檢查。為排除浸潤癌,取材時應根據病灶情況決定取材深度。為了提高活檢陽性率,可採用局部塗抹3%―5%醋酸或1%甲苯胺藍,陰道鏡下觀察外陰、會陰及肛周皮膚組織的血管情況,在血管不典型處取材。有條件者,應行陰道內HPV檢測協助診斷。治療
治療的目的在於消除病灶,緩解臨床症狀,預防VIN向惡性轉化。首選治療方案應綜合考慮以下三個因素:① 患者因素,包括年齡、症狀、一般情況、手術併發症、隨診情況、心理狀態等;② 疾病有關因素:病灶的病理類型、大小、數量、位置、發生浸潤的風險,病變是否侵犯黏膜及陰毛生長區;③ 治療療效,對於外陰外觀、結構、功能的影響。1、局部藥物治療:可採用抗病毒、化療、免疫治療藥物外陰病灶塗抹。① 1%西多福韋:廣譜抗DNA病毒藥物;② 5%咪喹莫特;③ 5%5―氟尿嘧啶軟膏;④ 干擾素凝膠等。2、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對患者進行準確的評估,排除浸潤癌。浸潤癌高危者與潰瘍者禁用。目前臨床套用的物理治療主要有雷射汽化、雷射切除、冷凍、電灼以及光動力學治療。治療後能保留外陰外觀,尤其適用於小陰唇或陰蒂的病灶,多用於年輕患者病灶廣泛時的輔助治療。3、手術治療:手術目的在於將病灶完全切除並對病灶進行徹底的病理學評定。術式包括:① 局部擴大切除:適用於病灶局限者。② 外陰皮膚切除:適用於年輕患者。③ 單純外陰切除:適用於治療老年、廣泛性VIN病變患者,切除範圍包括外陰皮膚及部分皮下組織,與根治性手術的區別在於其不需要切除會陰筋膜。綜上所述,VIN的治療強調個性化:① 普通型VIN與HPV感染有關,70%―93%的普通型VIN中可檢測到HPV。因此,普通型VIN治療中應注意HPV感染的檢測、治療、隨診。② 分化型VIN不伴有HPV感染,基本上檢測不到HPV。其臨床表現及預後與普通型VIN差異很大,其經常同時合併外陰鱗癌。③ 約35%的VIN患者同時有陰道和子宮頸病變,故所有VIN患者均應行子宮頸刮片檢查,並仔細檢查陰道、子宮頸等。預後
約38%的VIN可自然消退。治療後VIN的復發率為10%―20%(多在未經治療的部位)。其術後復發的高危因素包括:高危型HPV感染、多發病灶、切緣陽性等。任何VIN均需進行長期隨訪:一般於治療後3個月、6個月各檢查一次。此後每6個月檢查一次,至少隨訪5年。預防
避免不潔性生活,預防HPV感染,及時治療外陰炎,避免吸菸,長期套用免疫抑制劑時注意外陰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