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外從祖”作為親屬關係稱謂詞時,是外從祖祖父的簡稱。
外從祖祖父,上古漢語也稱為外從祖王父,中古漢語簡稱為外從祖,指的是外祖父的親兄弟,即母親的伯父或叔父。外祖父之兄,中古漢語稱為伯外祖父,簡稱伯外祖;外祖父之弟,中古漢語稱為叔外祖父,簡稱叔外祖。
外從祖祖父,現在稱為伯外祖父或叔外祖父。
外祖父和外從祖祖父的父親都是外曾祖父。
親屬關係在五服之外,外從祖祖父死後無需服喪。
外祖父親兄弟的幾種稱謂中,中古漢語以後最普遍頻繁的稱謂是“外從祖”,因此,“外從祖”在古籍裡面往往是“外從祖祖父”靈活習慣的用法。
示例
唐·姚思廉《梁書·列傳第二十四·顧協傳》:顧協,字正禮,吳郡吳人也。晉司空和【顧和】七世孫。協幼孤,隨母養於外氏。外從祖宋右光祿張永嘗攜內外孫侄游虎丘山,協年數歲,永撫之曰:“兒欲何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