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鹽湖城冬季奧運會入場式服裝,好象選擇哪種服裝形制是隨意的,但發達國家或國際化意識強的國家的目標其實非常明確。選擇的標準在於:首先奧運會的級別是最高的,選擇服裝應該有經典的元素;運動會有競技和娛樂功能,服裝不應該是正式禮服;冬季應該選擇外套類。因此,美國服裝專家為各國家隊引領員設計的統一著裝是白色達夫爾外套。無獨有偶,日本代表隊隊服,還有幾個歐洲國家代表隊隊服也是不同風格和顏色的達夫爾外套。達夫爾為何物?它的造型來源於怎樣的一種掌故?它的格式等級如何?它是什麼場合和風格的外套?冬季中國市場上達夫爾外套十分搶眼,國人更習慣叫它休閒外套,認為是百分之百的現代設計元素,這顯示出人們的無知。其實它在18世紀後期就登場了,二戰中它一舉成為盟軍海上部隊的防寒服,英軍元帥蒙歌馬利可以說是當時的時尚人士,對此尤為器重。從此達夫爾也就加入了紳士外套的家族中,當然它是“休閒”一族,又具有不折不扣的陽剛血統。這也是鹽湖城冬奧會選擇達夫爾作隊服的重要原因。
選擇
在適宜的身份、季節和場合,人們對外套的選擇只有柴斯特外套、巴爾瑪外套、塹壕外套和達夫爾外套四種,或它們的變種。而首選就是巴爾瑪外套。這是為什麼呢?十幾年來通過對紳士外套的研究,發現了一些很值得研究和總結的現象,形成品位和格調的原因總是跟如下情形有關:
一.歷史久遠。但梵谷規格服裝必須要有足夠的歷史積澱,儘量遠離前衛。而外套的歷史比任何一種類型的服裝都要久遠,因此,今天我們仍在使用的第一禮服燕尾服(TailCoat)和晨禮服(MorningCoat)直譯的話應是燕尾外套和乘馬外套。現在穿著的外套都在17、18世紀以前就出現了。因此選擇經典外套暗示著主人深厚的歷史底蘊。二.實用和簡潔程度標誌著級別高下。這一點外套尤為如此,柴斯特和巴爾瑪是既實用又簡潔的那一種,前者成為禮服外套,後者為準外套。塹壕外套和達夫爾外套只實用而並不簡潔,所以就落得非正式外套的名分。
三.保有英國血統。英國紳士不僅是國際社交界公認標本,重要的是它背後的規章制度很完備,支撐了一個被國際社會接受的現代西方文明大廈。已開發國家構成的主流世界經歷了二百多年“崇英”歷程,直至今日仍以它作為衡量“地道”和“純粹”的準則。現在看定型而又流行的柴斯特、巴爾瑪、塹壕和達夫爾等四種外套,前三種都有純正的英國血統。達夫爾雖然最初產生於比利時,但後來完全被英式風格同化,因它作為英海軍外套的印象太深,而被忘記了它的出生地比利時。
白領人士為什麼首選巴爾瑪外套?上述條件當然必須具備,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原因:在二百多年的歷史演變中,巴爾瑪幾乎不拒絕所有外套的語言,又仍能保持極盡簡約的務實風格。因此在1954年完善了它作為“全天候外套”(AllWeatherCoat)的所有功能。今天看來這只是季節上的多元選擇,其實從那時發展到今天,更
重要的是增加了“禮儀全天候”的砝碼,我權且把它叫作“全制式外套”。 有如此容量的萬能外套,原來不過是雨衣,19世紀初在英國叫它兩用領大衣。倫敦近郊巴尼斯小鎮(Balmacaac)上的人1850年以來喜歡穿著這種插肩袖雨衣,由兩個詞被簡化到一起而得名(Bal-collar)。駝色有防雨塗層的斜紋棉布、可關可敞的領型、暗門襟、加扣的斜插袋、插肩袖、領扣、袖袢、後開叉扣等等,這些設計都和防風防雨有關。時至今日,這些元素的原始功用已不重要,而演化成準巴爾瑪外套紳士語言的象徵符號。有意思的是,它被上流社會接納以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被推出作為戰地軍服,並在此基礎上完善功能設計出塹壕服,到二次大戰其防雨防風的細部設計成為服裝仿生學和功能化的集大成者。因此,巴爾瑪外套和塹壕服就有“兄弟外套”的說法。
它的推廣,以20世紀初美國東部常青藤名校聯盟的推崇成為催化劑,直到30年代末。在50年代利用蘇格蘭呢做成活里,既增加了巴爾瑪的英國品質,又加強了它的使用範圍和時間,為其成為白領的“萬能外套”奠定了基礎。巴爾瑪在級別上屬中性。它的顏色除了標準的駝色,也有黑、深藍、棕色、灰色等等;面料除了防雨斜紋布,還有羊絨、粗呢、薄呢;款式上,其它外套的元素也滲透進來,如半插肩袖、明門襟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級別的要求,顏色越深級別越高。如黑色、深藍色巴爾瑪適合作禮服,駝色巴爾瑪可視為準外套。越遠離準巴爾瑪,款式的細小設計特徵越少,因為這時防雨的功能已無足輕重,如領扣眼和口袋扣眼、暗門襟等。但專家建議應選擇插肩袖、暗門襟、斜插袋的基本款式;駝色、深藍和黑色作為基本色;華達呢、羊絨、粗紡呢作為基本面料。
種類
女性外套,包含西裝外套、牛仔外套、罩衫外套、風衣、夾克、鋪棉外套、連帽外套、運動外套、薄外套、短外套、長外套等形式,有棉、皮、羊毛、單寧布、羽絨等材質。男性外套,包含西裝外套、牛仔外套、風衣、夾克、鋪棉外套、連帽外套、運動外套、薄外套等形式,有棉、皮、羊毛、單寧布、羽絨等材質,具有保暖、防水、透氣等功能。
偽裝防風外套
英軍二戰時期的偽裝防風外套(CAMOUFLAGEWINDPROOFSMOCK),該型服裝包括外套與褲子,通常是罩於戰鬥服(BATTLEDRESS)外。
歷史沿革:最初設計該型服裝系統的用意,是為英軍的山地作戰部隊提供一種適用於寒區作戰使用的兼顧防風與偽裝的服裝系統,因此戰爭中該型防風外套共出現了四種顏色:黃褐色(適用於無植被山地),白色(雪地),綠色與迷彩(山地)以適應各種不同地域,季節,植被。例如五十二蘇格蘭低地師在作為山地部隊其間就得到黃褐色防風外套配發。坊間流傳此款外套於二戰初期初只為配發精銳部隊使用,實為謠言。
沙漠戰役時期遠程沙漠大隊多穿著英軍公發毛料大衣,或皮製無袖長外套做夜間禦寒之用,SAS與遠程沙漠大隊協同作戰其間及其後在夜間禦寒服裝的選用上也沿襲了該作法。如果說特種部隊(沙漠遠程大隊/突擊隊/SAS等)在中東有獲得此類防風外套配發,也只可能是在黎巴嫩的雪訓基地受訓時得到,其時沙漠戰役早已結束了。一九四四年冬季則作為通用防寒服裝大規模配發與全英國陸軍使用。多見於西北歐戰場。而特種部隊也是於同一時期有少量使用此款外套的迷彩款,SAS主要還是使用丹尼森傘兵罩服。皆有照片為證。二戰後,此款偽裝防風外套於韓戰其間配發大英國協國家參戰部隊作為冬季服裝使用。一九五零年代的第一次印支戰爭期間則有大量出售給法國。其後第一次印支戰爭結束,越南陸軍空降部隊也有大規模使用此款迷彩布料,縫製為五九式戰鬥服式樣使用。所謂粉紅/紫色/SAS迷彩說的都是這一型。至於英軍,在第一款野戰夾克問世後,即廢用此款防風外套(剩餘品多入庫封存),反而是特空團與特舟團將偽裝防風外套小做改進後作為公發品使用。這種前襟裝上全長拉鏈的"偽裝防風外套"被稱為:SASSMOCK。一直到八十年代始逐漸為DPM迷彩的款式替代。其間仍然可以在SAS/SBS的訓練照片中見到此款外套的蹤影。
一九九零年海灣戰爭時期,黃褐色防風外套被大量放出供二十二特空團(22SASRGT)使用,著名的BRAVOTWOZERO的照片上即可見到八名隊員皆穿著黃褐色防風外套。要注意的是這些外套都是二戰剩餘的庫存品,所以並沒有改裝上全長拉鏈。此款外套是戰時設計,注重的是減少工藝難度/工時/原料消耗,所以裁剪相當簡單,外套主體連風帽只用八塊布即可完成。風帽的部分裁剪方式與肩部一塊額外加強布的設計仍然可以在以後的”防風外套”中找到。
皇家陸戰隊的極地防風外套(SMOCKCOMBATWINDPROOFARCTIC)面料為Gabardine防水斜紋布。在裁剪上相對於老前輩,除沿襲了風帽的部分裁剪方式與肩部一塊額外加強布的設計,又融合了傘兵罩服的設計,比較明顯的即為收腰繩帶,與傘兵罩服如出一轍。只是使用的防水斜紋布質地要比傘兵罩服使用的更好,而衣內的襯裡也是使用了一樣的防水斜紋布,傘兵罩服則是用的綠色薄棉布。
外套保養
外套應儘量不讓其受雨淋和日光曝曬。避免皮革接觸到酸、鹼、鹽或有機溶劑。當不穿外套時,應加以清理後妥善保存。用合適的辦法定型,用比較寬的衣架掛起來,要避免在皮革製品上堆積重物以免變形,影響穿著。皮革製品應存放在乾燥、陰涼、防塵的地方,且應在皮革製品附近放一些樟腦丸之類的防霉、防蟲等藥品。衣服放入衣櫃,應該正著掛放。雖說衣櫃是儲存衣服的地方,但也不能保證不進灰塵,而且一般衣櫃的接縫處以及木板貼面的黏合劑最容易吸引小蟲子或滋生蟎蟲。因此,衣服收進衣櫃後,最好都是正面朝上疊放或掛放,絲綢、羊毛、羊絨材質的衣物旁要放上樟腦丸,大衣、羽絨服、西服以及淺色的外套,最好用防塵套罩。
公共場合脫下外衣,要正著放。去餐館、電影院等公共場合,如果要脫外衣,先將衣服正面朝上,再將衣服袖子對摺,把裡面的面料包起來,搭在椅子上,最好不要將衣服攤開,衣服里子靠著椅背。
外套晾曬
⒈最好在陰涼處晾乾,不要暴曬,暴曬過度不好。
⒉純棉衣洗時一定注意,很愛變型,最好手洗,要輕,涼曬時要平鋪,儘量不要拉開懸掛。
⒊外套應該正著晾,還是反著晾,與衣服的材質、顏色和晾曬時間的長短有關。對於一般材質和顏色較淺的衣服來說,正著晾曬和反著曬晾區別不大,但如果是絲綢、羊絨、羊毛材質的衣服,或顏色較為艷麗的棉質服裝,以及容易掉色的牛仔材質的服裝,洗過後,最好將其反過來晾曬,否則,太陽紫外線的照射強度容易破壞衣服面料的柔軟度和色澤度。對於一些貼身的內衣褲來說,最好不要反過來晾,因為空氣中的粉塵、微生物等髒東西容易沾染到內衣褲上。建議貼身衣物一乾就馬上收起來,在空氣中暴露時間太長,可能引起發癢等皮膚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