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涼

人物簡介

江蘇省江陰縣人,1927年11月9日出生。1945年9月至1948年7月,就讀於上海陸行中學,1948年9月至1949年7月在江蘇省江陰縣太平橋國小任教,1949年8月至10月,就讀於上海華東革命大學,1949年10月在奉化縣西塢區擔任文教管理員,1949年12月,擔任奉化縣西塢區稅務所所長,1953年擔任寧波稅務局稅政科科長,1954年擔任鄞縣稅務局稅務股股長,是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9月擔任鄞縣第一初級中學校長,並任中共姜山區文教支部書記,1960年3月9日被寧波市委任命為寧波市女子中學副校長,1961年4月擔任寧波二中校長,1970年至1986年擔任寧波十三中(現寧波外事學校)校長,1986年離休。

人物生平

1956年,鄞縣人民政府根據省財政、教育兩廳聯合發出的關於私立學校由國家統一接辦的通知,通知堇南中學清理校產、檔案,準備移交。6月底, 接辦小組檢查清理情況。7月轉為公辦中學,11月接辦結束。9月,堇南私立初級中學由縣人們政府命名為“鄞縣第一初級中學”,委派中共黨員幹部夏雨涼為校長,並任中共姜山區文教支部書記。
夏雨涼任校長後,認真貫徹“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提出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學生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必由之路”。學校工作重點對學生提出了“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教學工作與勤工儉學三個方面的要求”。勞動教育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其中。社會主義思想教育,要加強勞動觀點教育,端正勞動態度,堅持學校向工農開門的方針,重視對工農子弟的培養,學生幹部大部分必須由工農子弟擔任,要注重對工農子女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培養。學校的教學工作,同樣必須“堅決貫徹向工農開門方針”。備課要考慮工農子女接受程度,多提問工農子弟,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每個教師要制定“提高工農子弟知識質量”的計畫。改革教學制度,增加勞動實踐時間,各科教學必須結合社會實踐。教學方法上採取“講透新課,鞏固新課、聯繫實際、加強實際”的方法。勤工儉學提出了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興趣和習慣,以及建立與工農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打下今後才加農業生產勞動的基礎,使之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的要求。設立“勞動指揮部”,1959年在校黨支部的直接領導下,建立勤工儉學委員會,校長副校長親自擔任領導,下設經濟審核組、總務組(採辦出納、保管工具、保管產品)、蔬菜組、工業組、畜牧組、水稻組。下設工業、農業、畜牧業三個部門。
在夏雨涼先生主持學校工作期間,1956年國中開設了文學、漢語、數學(算術、代數、平面幾何)、物理、化學、生物(植物、動物)、生理衛生、時事政治、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57年又增設了英語課程。58年,在大躍進形勢下,課程改革,增設農業勞動技術課。文學、漢語課合併為語文課,各課改用省編教材。1956年姜中教師積極回響黨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號召,努力鑽研業務,掀起了文化業務進修的熱潮。物理教師沈啟地組裝成第一架礦石機,學生中物理興趣活動開始活躍起來,“米丘林小組”,“民樂小組”相繼成立。體育組抓緊勞衛制貫徹。學校開展周末晚會,文體和學科活動相當活躍。在教學方面。1959年,學生按照教育部頒發的《中學政治課大綱》規定,以共產主義道德和社會發展常識、政治常識、經濟常識、辨證唯物主義常識、黨的方針政策等內容教育學生,開展三面紅旗萬萬歲教育,還組織學生參加全民性運動。1960年1月,在寧波市國中會考,姜中195名學生參加考試,平均總成績為71.94分,在全市43所中學中(不含民辦中學和農業中學),名列第六;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五科單科成績,最低為11名。
這一時期,重視勞動,是姜中辦學的一大特點。
1956年7月,鄞縣第一初級中學改名為“鄞縣姜山中學”,增設高中部,招高、國中新生各2班。至此,學校共有11個班級,學生593人,成為全縣四所高中之一。是年,建教學樓一幢,計教室七間。發展教師徐公明、徐從義入黨,10月,建立中共臨時支部,夏雨涼先生任書記。1960年3月調離鄞縣姜山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