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主
李睍[xian](?―1227年),西夏神宗李遵頊之孫,西夏獻宗李德旺之侄,清平郡王之子,西夏最後一位皇帝。
公元1227年春,蒙古軍進圍都城中興府,李睨堅守半年後,因城中糧食用盡,軍民大批得病,又遭強烈地震,城中宮室都被震塌,只得於農曆六月向成吉思汗奉上祖傳金佛和金銀財寶請降,要求寬限1個月再獻城。
李睍向蒙古請降後不久,農曆七月,成吉思汗去世,密不發喪,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後按照成吉思汗遺囑被殺,蒙古軍將領察罕努力使銀川避免了屠城的命運,併入城安撫城內軍民,城內的軍民得以保全,[1]西夏滅亡。
獻宗驚憂而死後繼位,在位二年,國亡,後為蒙古兵所殺,葬處不明。
在位時已為西夏滅亡的前夕,曾拒降蒙古。右丞相高良惠及各將士積極抵抗蒙古,但無奈天意造化弄人,中興府發生大地震,以致瘟疫肆虐,糧水短缺,軍民死傷過半,西夏注定滅亡了。最後於1227年投降蒙古,不久成吉思汗病故,蒙軍恐夏主有變,睍慘遭殺害。他死後,廣大夏民遭屠城殺戮,西夏燦爛的文化發展被停頓。他雖為末代皇帝,但錯不在他,亡國之君應為襄宗及神宗。
人物生平
繼承帝位
李睍是西夏神宗李遵頊之孫,西夏獻宗李德旺之侄,清平郡王之子,初封南平王。乾定四年(1226年)七月,李德旺去世,西夏群臣擁立李睍繼位[2],改年號為寶義。蒙古進攻
李睍繼位後,立即遣使赴金朝報哀,以求取得金朝支持。金朝遣使赴西夏弔祭,並把以前作戰中擄掠的西夏人口遣還西夏。
李睍即位時,就面臨亡國的危局。接位後率領軍民展開抗蒙救亡的最後搏鬥,但無法抵擋成吉思汗的猛烈進攻。
蒙古大軍分東、西兩路向西夏都城中興府逼進。八月,蒙古軍西路越過沙陀(今寧夏中衛),搶占黃河九渡,攻陷應里。十月,蒙古東路軍攻破夏州。於是,兩路夾擊,形成鉗形攻勢,指向西夏腹地都城中興與靈州地區。十一月,成吉思汗親率大軍圍攻靈州,李睍派大將嵬名令公率領十萬兵馬往救靈州。成吉思汗的騎兵在結凍的黃河上面馳騁衝殺,戰鬥十分激烈,夏軍遭到慘敗,夏將佐里等戰死,靈州失守,兀納刺城也被蒙古軍攻克。靈州城守將為西夏神宗前太子李德任,被蒙古軍俘虜,堅貞不屈被處死。李德任子李惟忠,年方7歲,見城破父親被殺,也求從死,蒙古將不忍殺害而留其性命。
十二月,蒙古軍攻克鹽州川,四處搜尋,燒殺搶掠,西夏居民幸免於難者“百無一二,白骨蔽野,數千里幾成赤地”。成吉思汗攻取靈、鹽二州後,又遣大將阿魯術督軍進圍中興府。李睍遣兵駐紮於合刺合察兒地與蒙古軍英勇作戰,兩軍相持不下,蒙古軍為此作長期圍困中興府的打算。李睍以中興府被圍事,遣使赴金國請停止兩國聘使往來。寶義二年(1227)正月,金哀宗卻出乎意料地向西夏派來賀正旦使節。西夏正忙於守城的軍務,使接待金使“館燕皆不成禮”。
投降亡國
寶義二年(1227)二月,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大軍,南下渡黃河攻入金積石州,隨後攻破臨洮府及洮、河、西寧三州。其時西夏正處於“春寒,馬飢人瘦,兵不堪戰”境地。李睍忽聽說蒙古軍士有數萬人患疫病,欲乘機偷襲。後又得報蒙古將耶律楚材用攻破靈州時繳獲的大黃治病,使蒙古軍無恙,夏兵遂不敢出。三月,蒙古軍再次進攻沙州,成吉思汗遣大將忽都鐵木兒先招降州將,州將偽降,宰牛置酒犒勞蒙古軍,暗中設伏兵以待。忽都鐵木兒險些被俘,脫險後率蒙古軍反攻,沙州陷落。
李睍被圍困在中興府中,眼看城被攻破,國勢瀕危,一籌莫展。他召來三朝老臣右丞相高良惠委以國事。高良惠“內鎮百官,外厲將士”,堅守都城,自冬入夏晝夜親自巡邏。部屬官吏都勸他保重,他感嘆地說:“我世受國恩,不能芟除禍亂,使寇深若此,何用生為?”終因年事已高,勞累過度而死。末帝睍三次到他的靈前痛哭,中興府城中一片悲泣之聲。
五月,成吉思汗回師隆德(今寧夏西吉境),因天氣炎熱,到六盤山避暑。他見西夏已孤立無援,還不出降,就派御帳前首千戶察罕赴中興府向李睍諭降,又一次遭到拒絕。六月,西夏發生強烈地震,宮室房舍塌毀,瘟疫流行。被困已堅守半年之久的中興府,已是糧盡援絕;軍民因患病無治,已完全喪失抵禦和作戰能力。李睍處於山窮水盡,只好攜同夏國的大臣李仲諤、嵬名令公等文官武將們,奉“圖籍”向蒙古軍請降,但提出寬限一個月的請求,“以備貢物,遷民戶”而後親“自來朝謁”。
成吉思汗答應李睍的請求。此時成吉思汗已患重病,駐蹕在清水縣(今甘肅清水)西江養病。成吉思汗聞知西夏將獻城投降,於是立下遺囑:他死後暫時秘不發喪,以等待李睍獻城投降。寶義二年(1227)七月,成吉思汗死於清水縣行宮,李睍獻城出降,皇室舉族隨蒙古軍晉謁,行至薩里川時都被殺害。蒙古軍進入中興府後,西夏滅亡。[3]
為政舉措
政治
李睍在位期間,政治制度受宋朝影響很大,官制的設定基本上模仿北宋。中央行政機構有:中書省、樞密院、三司、御史台、開封府、翊衛司、官計司、受納司、農田司、群牧司、飛龍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學、漢學等。地方行政編制分州、縣兩級,在特殊的政治中心和軍事國防要地有時也設郡、府。
樞密院是西夏最高的軍事統御機構,下設諸司。軍隊由中央侍衛軍、擒生軍和地方軍三部分組成。中央侍衛軍包括“質子軍”、皇帝衛隊和京師衛戍部隊。“質子軍”人數約五千人,是由豪族子弟中選拔善於騎射者組成的一支衛戍部隊,負責保衛皇帝安全,號稱“御圍內六班直”,分三番宿衛。
另有皇帝親信衛隊三千人,是從境內各軍中精選出來的強勇之士組成,皆為重甲騎兵,分為十隊,每隊三百人,隨皇帝出入作戰。
在地方官制改革方面,把夏初萬戶、都統(軍帥)司與兵馬都總管府三種路制統一為封建制性質的兵馬都總管府路。劃為十九路,路下設府、州、縣,州分三級,即節度、防禦、刺史。路、府、州官兼管軍政,這是党項族軍政一體的特點在漢官制中的延續。縣官只管民政。
西夏族居住區,路下設萬戶路及猛安、謀克三級機構,與漢族地區府州縣自成兩個系統。
教育
夏襄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項重大的改革,是仿照宋朝的制度,實行科舉。1147年,正式策試舉人,立唱名法。又設立童子科,通過科舉策試任用官員,是對擁有政治特權的貴族的一個限制,但廣泛任用文人執政,又不能不使夏國統治集團走向文弱了。
實行科舉,就必須廣設學校培養生員。李睍時設立國學,招收貴族子弟三百人。1144年,夏襄宗下令各州縣普遍設立學校,增子弟員至三千人。又在皇宮中立國小,設教授,宗室子孫七歲至十五歲都可入學學習。1145年,建立大學。1146年,尊孔丘為文宣帝。1148年三月,又建內學。李睍親選名儒主持講授。學校講授漢學,主要是儒學。科舉也以儒學取士。李睍從多方面接受漢文化,模仿宋朝,是封建關係確立後的反映,從這方面說,是有積極意義的。
經濟
西夏夏末帝時,銀州党項族部落首領拓跋遇便向宋朝邊吏訴說賦役的苛虐情況,要求允許他移居內地,以逃避繁重的賦稅和勞役。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農民生活更是陷於絕境。大慶四年,興州、夏州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涌”,林木皆沒,數千居民死亡。夏末帝採納御史大夫蘇執禮的建議,下令興、夏二州,遭地震家中死二人者免租稅三年,死一人者免租稅二年,傷者免租稅一年,但是人民無以為食的情況並沒有根本改善。
西夏末帝在位期間,西夏的土地所有制,有皇室、地主和小農三種占有形式。皇室占田,主要是通過戰爭掠奪而來,或者是宋、金割予的土地。朝廷驅使士兵在戰爭間隙時進行耕種,占有全部收穫物。所謂“夏國營田,實占正軍,一有徵調,輒妨耕作”,就是指的軍墾而言。另一種則是官僚、貴族和地主所占有的私田。他們將掠奪來的或皇帝賜予的土地,役使無地的農民耕種,或將土地分租給農民,收取高額的地租。
史籍記載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元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七》
家庭成員
祖父:夏神宗李遵頊
父親:清平郡王李某某
伯父:夏獻宗李德旺